【双调】寿阳曲_春将暮,花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春将暮,花渐无,春催得落花无数。

春归时寂寞景物疏,武陵人恨春归去。

一阵风,一阵雨,满城中落花飞絮。

纱窗外蓦然闻杜宇,一声声唤回春去。

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

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欲灭。

磨龙墨,染兔毫,倩花笺欲传音耗。

真写到半张却带草,叙寒温不知个颠倒。

从别后,音信绝,薄情种害煞人也。

逢一个见一个因话不说,不信你耳轮儿不热。

从别后,音信杳,梦儿里也曾来到。

问人知行到一万遭,不信你眼皮儿......更多

【南吕】四块玉_叹世两鬓皤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叹世两鬓皤,中年过,图甚区区苦张罗?

人间庞辱都参破。

种春风二顷田,远红尘千丈波动,倒大来闲快活。

子孝顺,妻贤惠,使碎心机为他谁?

到头来难免无常日。

争名利,夺富贵,都是痴。

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

谁能跃马常食肉?

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

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

随时过遣休生受。

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

带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

妻儿胖了咱消瘦。

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白玉堆,黄金垛......更多

【双调】夜行船_天地之间人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天地之间人寄居,来生去死嗟吁。

就里荣枯,暗中贫富,人力不能除取。

【乔牌儿】自然天付与,强得来也不坚固。

有人参透其中趣,何须巧对付?

【锦上花】富贵无骄,贫穷何辱。

贫不忧愁,富莫贪图。

富依公,天能祐护。

贫富人生,各人命福。

富呵亨富来,贫呵乐贫去。

就里无钱,尚良欢娱。

袖有黄金,到有嗟吁。

一日勾来,如何做做主。

【江儿水】人生百年如过驹,暗里流年度。

似晓露红莲香,落日夕阳暮,没可里使心干受苦。

【碧玉箫】春满......更多

清江引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樵夫觉来山月底,钓叟来寻觅。

你把柴斧抛,我把鱼船弃。

寻取个稳便处闲坐地。

绿蓑衣紫罗袍谁为你,两件儿都无济。

便作钓鱼人,也在风波里。

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双调】寿阳曲_山市晴岚花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山市晴岚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远浦帆归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平沙落雁南传信,北寄书,半栖近岸花汀树。

似鸳鸯失群迷伴侣,两三行海门斜去。

潇湘夜雨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烟寺晚钟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

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

渔村夕照鸣榔罢,闪暮光,绿杨堤数声......更多

【双调】夜行船_百岁光阴百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百岁光阴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蓑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没话说。

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

鼎足虽坚半腰里折,魏耶?

晋耶?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没多时好天良夜。

富家儿更做道你心似铁,争辜负了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

不争镜里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

休笑巢鸠计拙,葫芦提一......更多

【双调】乔牌儿_世途人易老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世途人易老,幻化自空闹。

蜂衙蚁阵黄粮觉,人间归去好。

【锦上花】选甚谁低谁高,谁强谁弱。

则不如开放柴扉,打下浊醪。

山展屏风,列一周遭,花不知名,分外娇。

【幺】磁鸥喜潋艳,听水任低高,偃仰在藤床上,醉魂漂渺。

啼鸟惊回,叽叽淘淘;

窗外三竿,红日未高。

【清江引】都想着吃登登马头前挑着照道,闹炒炒昏鸦噪,点点铜壶催,氵急氵急残星落,立在紫微垣天未晓。

【碧玉箫】便有敕牒官诰,则是银汉鹊成桥,便有钞堆金窑,似梁......更多

【商调】集贤宾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思情天涯自他为去客,黄犬信音乖。

日日凌波袜冷,湿透青苔。

向东风不倚朱扉,傍斜阳也立闲阶,扑通地石沉大海,人更在青山外。

倦题宫叶字,羞见海棠开。

【幺】春光有钱容易买,秋景最伤杯。

他便似无根蓬草,任飘零不厌尘埃。

假饶是线断风笋,落谁家也要个明白。

近来自知浮世窄,少负他惹多苦债,别离期限数,占卜卦钱排。

【金菊香】敢投了招婿相公宅,多就了除名烟月牌,迷留没乱处猜。

柳叶眉儿好,等你过章台。

【浪来里】更漏永,......更多

南吕·四块玉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雁北飞,人北望,抛闪煞明妃也汉君王。

小单于把盏呀刺刺唱。

青草畔有收酪牛,黑河边有扇尾羊,他只是思故乡。

天净沙·秋思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西下,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断肠人在天涯。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参考资料: 1、 陈国林 .高中生必背古诗言语 :龙门书局出版社 ,2012年8月 :200 .

枯藤老树昏鸦,枯藤:枯萎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昏:傍晚。

小桥流水人家,人家:农家。

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参考资料: 1、 陈国林 .高中生必背古诗言语 :龙门书局出版社 ,2012年8月 :200 .

枯藤老树昏鸦,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枯藤:枯萎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昏:傍晚。

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人家:农家。

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夕阳西下,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断肠人在天涯。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参考资料: 1、 陈国林 .高中生必背古诗言语 :龙门书局出版社 ,2012年8月 :200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

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

自屈原的《离骚》起一直延续到现在。

《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意思是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

那又是什么东西能让外物动起来呢?

《诗品》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他认为,这种能让物动,从而引起你内心感动的是‘气’。

那气又是什么呢?

古人认为,宇宙间有阴阳二气,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

譬如:夏天阳气最盛,所以草木茂盛。

但盛到极点就开始衰落,阴气渐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

秋冬之际阴气最重,因而草木衰败。

阴到极点又转为阳,阳生而万物长,所以春天就会百花齐放。

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

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欢的心理。

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

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

《离骚》中屈原叹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宋玉在《九辩》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布景:“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

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

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

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

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

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

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謚。

又是那么温馨。

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

哦,他们还好吗?

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

买了被子吗?

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

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

为了所谓的前程吗?

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

那功名离我近吗?

远吗?

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

我又是那么的迷茫。

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

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

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

还是会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

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

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

”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

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

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

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

路途跋涉之艰辛。

求功名之困苦。

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

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12345 共6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