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方山阐维那(二首)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代

禅心无住复无依,何处飘飘只履归。

想是石桥西畔去,寒林空葬旧僧衣。

虚白子水墨图为陈思孝题(二首)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代

鹖冠饭雕胡,分与时人浅。

道存心自玄,岂必泉萝远。

绿水净鸣琴,空林对虚馆。

山中春桂枝,倏尔飞霜满。

寄语青云人,投簪事应晚。

次天全翁雪湖赏梅(四首)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代

重峦叠叠水湾湾,雪舫寻春醉未还。

因省玉堂为客夜,如今不似梦中山。

满江红·咏竹

作者: 陆容 朝代: 明代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

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

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

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名淇澳。

寻苗裔,湘江曲。

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

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

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

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

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

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修竹:长长的竹子。

映带:景物彼此衬托。

如:山河相映带,万竹争映带。

一泓:yī hóng,一道。

森寒洁绿:指竹子幽深、阴冷、洁净、翠绿。

风动二句:风一吹像仙人身上的玉佩发出鸣响,雨后像洁净的美女添上了润发的油脂。

膏沐,古代妇女润发的油脂:抹膏沐。

也指洗沐,润泽:日出雾露除,青松如膏沐;

是日值微雨,千林尽膏沐。

凤来栖: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

聊医俗:姑且医治庸俗。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问华胄:问竹子是哪个贵族的后代。

华胄,huázhòu,贵族的后裔。

问华胄,名淇澳。

寻苗裔,湘江曲。

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

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

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淇澳:淇河岸的弯曲处。

历史上以盛产竹而闻名。

苗裔:miáoyì,子孙后代。

湘江曲:湘江弯曲处。

孤高:高傲,不合群。

此赞竹子的和松柏一样高雅不俗。

阿娇金屋: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娇)的女儿。

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

这里指翠美珍奇的竹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龙阳山行遇雨

作者: 薛瑄 朝代: 明代

岁晚山行深,山中水重叠。

丛篁夹溪桥,桥断横槎接。

阴雨竟连朝,云林黯一色。

虚风忽冷然,萧萧坠黄叶。

抚景复何为,内顾远游客。

题谢皋羽传后

作者: 刘基 朝代: 明代

阮籍哭穷途,墨翟哭素丝。

贾谊上书期寤主,卞和抱玉无人知。

人生有情不可塞,谢生恸哭非狂痴。

神奔鬼遁天地革,龙鱼猫虎三辰黑。

黼裳玄衮换毡裘,鞮唱羌歌满中国。

生也何辜逢此时,有才不用空男儿。

伯益丘墟管仲没,孤根弱植谁扶持?

既不能学申胥顿首血沾臆,却吴再建荆社稷。

又不能学邹衍长号彻帝关,飞霜六月凄燕山。

空将泪洒荒冈雨,添作秋涛撼江浦。

君不见杞梁之妻善哭夫,哭得城崩又何补?

夜猿叫罢天晦冥,哭声摇动虚危星。

......更多

画鸡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参考资料: 1、 朱丽云.中国古诗一百首 (汉英对照插图本):大象出版社,2000.02:255页 2、 孙红松.国学经典诗文拔萃1:青岛出版社,2006.04:33页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平生:平素,平常。轻:随便,轻易。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一:一旦。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参考资料: 1、 朱丽云.中国古诗一百首 (汉英对照插图本):大象出版社,2000.02:255页 2、 孙红松.国学经典诗文拔萃1:青岛出版社,2006.04:33页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平生:平素,平常。轻:随便,轻易。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一:一旦。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参考资料: 1、 朱丽云.中国古诗一百首 (汉英对照插图本):大象出版社,2000.02:255页 2、 孙红松.国学经典诗文拔萃1:青岛出版社,2006.04:33页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画鸡》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的形象,赞颂了轻易不鸣,鸣则动人的品格,也表现了诗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怀。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承句“满身雪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是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诗人拟鸡为人揭开了它一生中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呜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它一声呜叫,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平身不敢轻言语”,诗人的诗路急转,说公鸡一生不敢随便啼叫,此句的气色收敛,还很低调,尤其“不敢”一词,用的很贴切,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铺垫,并对下句有反衬效果。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清晨报晓的情景,动静结合,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使两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树立了雄鸡高伟的形象,表现了公鸡具备的美德和权威。   这首诗,诗人表达含蓄又不失些许豪放之情,借助诗中的雪白大公鸡表达了自己渴望成为时代先驱者的远大志向。 参考资料: 1、 米治国 周惠泉 陈桂英.元明清诗文选: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04:50页 2、 范文玲 戴宪生.儿童一周一诗:重庆出版社,1985.12:29页 3、 张晨.中国题画诗分类鉴赏辞典:辽宁美术出版社,1992.06:221页

桃花庵歌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更多
桃花坞裏桃花,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觉。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日复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复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意在华贵的车马前弯腰屈从,只希望在赏花饮酒中度日死去。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如果将富贵和贫贱相比,那是天壤之别。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车马奔波是富贵人的乐趣所在,而无财的人追寻的是酒盏和花枝。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如果将清贫的生活与车马劳顿的生活相比,他们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闲适之乐。 世人笑我忒疯颠,我咲世人看不穿。世间的人笑我太疯癫了,我笑他们都太肤浅。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还记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没有花也没有酒,如今都被锄作了田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弘治乙丑年三月桃花庵的主人唐寅作。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桃花坞裏桃花(ān),桃花庵裏桃花仙。庵:屋舍也。桃花坞:坞为四面高,中间低的地方,今江苏省苏州市有地名“桃花坞”。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鞠躬:恭敬谨慎的样子,表示屈从,屈服。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tuī)疯颠,我咲世人看不穿。忒:太。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五陵豪杰墓: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都在长安附近,后人也用“五陵”指富贵人家聚居长安的地方。无花无酒:指没有人前来祭祀,摆花祭酒是祭祀的礼俗。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桃花坞裏桃花(ān),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庵:屋舍也。桃花坞:坞为四面高,中间低的地方,今江苏省苏州市有地名“桃花坞”。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觉。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日复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复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意在华贵的车马前弯腰屈从,只希望在赏花饮酒中度日死去。鞠躬:恭敬谨慎的样子,表示屈从,屈服。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如果将富贵和贫贱相比,那是天壤之别。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车马奔波是富贵人的乐趣所在,而无财的人追寻的是酒盏和花枝。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如果将清贫的生活与车马劳顿的生活相比,他们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闲适之乐。 世人笑我忒(tuī)疯颠,我咲世人看不穿。世间的人笑我太疯癫了,我笑他们都太肤浅。忒:太。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还记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没有花也没有酒,如今都被锄作了田地。五陵豪杰墓: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都在长安附近,后人也用“五陵”指富贵人家聚居长安的地方。无花无酒:指没有人前来祭祀,摆花祭酒是祭祀的礼俗。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弘治乙丑年三月桃花庵的主人唐寅作。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版本一)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来花下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风骚,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版本二)  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唐寅诗画得力处正在于此,这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全诗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一幅是明朝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只用了“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碌碌”等十几个字,就把明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传神地勾勒了出来。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描写得比较详细,“种桃树”、“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酒盏花枝隐士缘”。两幅画面孰优孰劣由读者自己体会和评定。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起首四行,有如一个长长的“推”的镜头,由远及近,将一个画里神仙陡然呈现在读者面前。短短四行,重复用了六个“桃花”,循环复沓,前后钩连,浓墨重彩,迅速堆积出一个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设定的情境之中。不紧不慢的语调和语速,又加重了读者的亲切感和好奇心:这桃花仙人究竟过得是怎样的神仙生活?接下来的四行便展开一幅“醉卧花间”的美图:“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看这桃花仙人何等逍遥,何等快活,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醉酒赏花。这里,花与酒,已不完全是诗人藉以谴怀的外物,简直是诗人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说也成了独立的生命个体,花、酒与人,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以上几句,可谓作者自况,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那个曾经幻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学子唐寅不见了,那个烟花柳巷醉生梦死的风流才子不见了,痛也痛过,乐也乐过,在经历了几年放浪生活之后,唐寅终于还是选择逃离闹市,为自己选定这一处世外桃源,和继娶沈氏,开始了相对平静的隐居生活。虽仕进无门,毕竟身有所托,又值壮年,美景逸思,一咏成诗。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此一句承上启下,道出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与其为了荣华富贵奔波劳碌屈己下人,何如在花酒间快活逍遥:“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但换个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贵者须得时刻绷紧神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过活,而所谓贫者,却能多几分闲情,多几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实,更加轻松和快乐。以上六行全用对比描写,感情在激烈的碰撞中展开,每一句中,因用韵的关系,前紧后舒,充分表现出诗人傲世不俗的个性,和居处生活的的超脱与释然。   注:“车尘马足显者势,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综合全文意境,显者与隐士的对比,较富者与贫者的对比更贴合,作此诗时,唐寅已经经历过了出仕不利,已经绝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进取之意,是隐居在此。   然而此中真义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见“别人笑我忒疯癫”?而“我”,却不以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昔日叱咤风云富贵至极的君王将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没,势已落,连花和酒这些在他们生前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无法奢望了,甚至连坟茔都不保。如果他们在天有知,也只能无奈地看着农夫在自己葬身的土地上耕作了。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一句收束,戛然而止,余味绵绵。   通观全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回旋委婉,近乎民谣式的自言自语,然而就是这样的自言自语,却蕴涵的无限的艺术张力,给人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烈的认同感,不愧是唐寅诗中之最上乘者。这也正合了韩愈“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音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的著名论断。   这首诗中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的两个意象是“花”和“酒”。桃花,最早见诸文学作品,当于《诗经·周南》之《桃夭》篇,本意表达一种自由奔放的情感。而至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一出,桃花便更多地被用来表达隐逸情怀了。古代,桃还有驱鬼辟邪的意思,而“桃”与“逃” 谐音,因有避世之意。在唐寅的诗中,“桃花”这一意象频频出现。试举几例: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把酒对月歌》)   桑出罗兮柘出绫,绫罗妆束出娉婷。娉婷红粉歌金缕,歌与桃花柳絮听。 (《桑图》)   野店桃花万树低,春光多在画桥西。幽人自得寻芳兴,马背诗成路欲迷。 (《题画四首其一》)   花开烂漫满村坞,风烟酷似桃源古。千林映日莺乱啼,万树围春燕双舞。 (《桃花坞》)   草屋柴门无点尘,门前溪水绿粼粼。中间有甚堪图画,满坞桃花一醉人。 (《题画廿四首其十五》)   不难看出,例中桃花意象都是用来表达闲居和隐逸生活的。   “酒”,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士人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用来表达悲壮慷慨情怀,更与世事苍凉、傲岸不羁、独行特立结缘。晋有刘伶、嵇康,唐有“饮中八仙”,宋有东坡“把酒问青天”,而到了明代,又有了唐寅醉酒花下眠。   唐寅在世时声名已著,除在绘画史上拥有突出地位外,在诗词上亦有独创的成就。其诗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警拔清新,在当时独树一帜,并以其独特超凡的个性和艺术气质,从一个侧面,给那个自由、开放近乎荒唐、混沌的时代做出典型、生动的诠释。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美人对月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娇娥:美人美貌的少女。

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题墨花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嚏涕春风欺薄罗,扶头宿酒想轻歌。

牡丹花满蛤蜊到,学士其如此夜何。

2122232425 共540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