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

下映双溪水,如天落镜湖。

此中积龙象,独许浚公殊。

风韵逸江左,文章动海隅。

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

今日逢支遁,高谈出有无。

览镜书怀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

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

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

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

得道便无所谓古今,失道终不免会衰老。

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

自照自笑镜中之人,满头白发就像霜草。

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

扪心空自叹息,我的形影为何这般枯槁?

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

桃李何必多言,早晚会赞成商山四皓。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16-917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

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

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

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

  此诗共八句,可分三个部分:发端——览镜——书怀。

  开头两句为第一部分。

开篇不直接入题,也无惊人之语,甚至有些过于平静,出人意外。

似乎诗人是在漫不经心地讲述一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道理:修道成仙的人自然是长生不老,反之,那些凡夫俗子转眼就会走向生命的最后历程。

这两句诗看似对道教的肯定,实则是对道教的挖苦。

全诗也就由此而引起的。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

在这一部分,诗人紧扣开篇的“衰老”二字,以自己为例证,写览镜之所见;

深深的自嘲和自责,形成对报国无门、济世无路的现实的尖刻揭露和批判。

李白从来崇尚道教,理应是“得到”之人,可是到头来,依然“白发如霜草”。

“自笑”一句举重若轻,接法飘逸,可以说是对自己迷信道教的彻底否定。

“空”“何”二字写尽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极端痛苦。

“自笑”“扪心”“叹息”“问影”几个连续动作则把诗人览镜时的心理活动、外貌特征和神态举止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俨然是作者晚年的一幅形神兼备的自画像。

  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

诗人活用了两个典故。

诗人变“桃李不言”为“桃李竟何言”,是愤激之辞:我纵有才能,却没有施展的机会,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诗人赞赏“商山四皓”,是希冀自己能像四皓一样,能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余热。

两个典故的活用,写出了不合理制度下,杰出人才的悲剧结局,反映了诗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强信念、对邪恶势力的殊死抗争和矢志不渝的政治热情。

  全诗通篇并无华丽词句,而仅仅是以议论为主,间以声、色、形、态的逼真刻画,实在而不板滞,悲怆而不消沉,恰如水晶世界,直露、透彻;

又似一片冰心,清冷、光明。

其感人之处,全在于人格的力量和深刻的内涵。

参考资料: 1、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303-305

宣城见杜鹃花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庐江主人妇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

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豳谷稍稍振庭柯,泾水浩浩扬湍波。

哀鸿酸嘶暮声急, 愁云苍惨寒气多。

忆昨去家此为客,荷花初红柳条碧。

中宵出饮三百杯,明朝归揖二千石。

宁知流寓变光辉, 胡霜萧飒绕客衣。

寒灰寂寞凭谁暖,落叶飘扬何处归。

吾兄行乐穷曛旭,满堂有美颜如玉。

赵女长歌入彩云, 燕姬醉舞娇红烛。

狐裘兽炭酌流霞,壮士悲吟宁见嗟。

前荣后枯相翻覆,何惜馀光及棣华。

捣衣篇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明年若更征边塞,......更多

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闺阁里的佳人还不到二十岁,她面对镜中的孤影,深感与丈夫离别的痛苦。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忽然看见江上的燕子飞回,给她衔来了一封书信。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她用玉手拆封一看,不禁发出长叹息,原来她的丈夫如今仍在西域交河以北守边。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悠悠的交河之水万里北流,她多么想与她丈夫化作一对鸳鸯在河洲中双栖并游啊。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夫君的战马绕着边云,而她的红粉楼下也长满了青苔。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眼看着楼上春风将歇,一年之春又过,谁老愿意对镜看着形容不整的鬓发发愁呢?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她早晨在落花中吹着筼管,夜晚在明月下捣着征衣。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明月高高刻漏渐长,夜色已深,兰房门前垂着珍珠帘子。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床帐之上垂着同心结,琼筵上飘来了阵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琼筵和宝帐都用连理枝的图案装饰着,荧荧的灯烛照着她一人孤眠。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她将用剪刀为夫君裁做一个相思枕,让来使给他捎去。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她将庭中的兰花摘尽也不见夫君回来,红手帕都让她的眼泪湿透了。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明年夫君若是再出征边塞,她多么想化作巫山顶上的一片云朵,远随夫君而去呀!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35-236

宣城青溪 (一作入清溪山)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青溪胜桐庐,水木有佳色。

山貌日高古,石容天倾侧。

彩鸟昔未名,白猿初相识。

不见同怀人,对之空叹息。

对酒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青黛画眉红锦靴, 道字不正娇唱歌。

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

赠韦侍御黄裳其二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见君乘骢马。

知上太山道。

此地果摧轮。

全身以为宝。

我如丰年玉。

弃置秋田草。

但勖冰壶心。

无为叹衰老。

3637383940 共8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