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渡江

作者: 沈德潜 朝代: 清代
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水底鱼龙惊静夜,天边牛斗转深更。长风瞬息过京口,楚尾吴头无限情。

游天池

作者: 沈德潜 朝代: 清代

山灵招我深,轻策上层阪。

巅顶涵清池,坎艮象成蹇。

水寒鱼不生,穴黝龙疑偃。

想当融结初,天匠费镌铲。

鉴影须眉寒,洗心烦郁遣。

沿缘把垂藤,趺坐藉苍藓。

是时暮樵还,风送歌声远。

云游萝径湿。

烟动僧愁饭。

聊追谢监游,讵同阮公返。

不见青莲花,羽化空遥缅。

山歌

作者: 黄遵宪 朝代: 清代

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没人知。

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离。

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

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

酬曾重伯编修

作者: 黄遵宪 朝代: 清代

废君一月官书力,读我连篇新派诗。

风雅不亡由善作,光丰之后益矜奇。

文章巨蟹横行日,世变群龙见首时。

手撷芙蓉策虯驷,出门惘惘更寻谁?

香港感怀十首

作者: 黄遵宪 朝代: 清代

岂欲珠崖弃,其如城下盟。

帆樯通万国,壁垒遏三城。

虎穴人雄据,鸿沟界末明。

传闻哀痛诏,犹洒泪纵横。

香港感怀十首

作者: 黄遵宪 朝代: 清代

《博物》张华志,千间广厦开。

摩挲铜狄在,怅望宝山回。

大鸟如人立,长鲸跋浪来。

官山还府海,人力信雄哉!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律门感怀诗

作者: 黄遵宪 朝代: 清代

电掣重轮走水车,风行千里献比闾。

移山未要嗤愚叟,捧土真能塞孟诸。

黑齿雕题征鬼箓,赤文绿字诩天书。

寻常弓矢疑堪用,闻道潮人驱鳄鱼。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律门感怀诗

作者: 黄遵宪 朝代: 清代

鸾声阁道碾安车,元老相从话踦闾。

未雨绸缪彻桑土,御冬旨蓄备桃诸。

借筹幸辟同文馆,警鼓惊传奔命书。

相戒鲂鱮休出入,吞声私泣过河鱼。

青玉案·吊古

作者: 徐灿 朝代: 清代

伤心误到芜城路,携血泪,无挥处。

半月模糊霜几树。

紫箫低远,翠翘明灭,隐隐羊车度。

鲸波碧浸横江锁,故垒萧萧芦荻浦。

烟水不知人事错。

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莲花步。

伤心误到芜城路,携血泪,无挥处。

半月模糊霜几树。

紫箫低远,翠翘明灭,隐隐羊车度。

鲸波碧浸横江锁,故垒萧萧芦荻浦。

烟水不知人事错。

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莲花步。

  “吊古”是古典文学中的常见题材,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几乎又没有纯粹的“吊古”。

绝大多数吊古的文字都是“借力打力”,真实目的在于“伤今”。

徐灿身际乱世,这首《青玉案》中“伤今”之意尤其明显,其中的“芜城”、“伤心”、“血泪”、“人事错”等字样饱蕴沧桑。

这首词应注意两点:第一,词中的“芜城”指扬州,有鲍照传世名篇《芜城赋》可以为证。

从“羊车”典故(《晋书·后妃上》:“(晋武帝)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

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

”)、“横江锁”典故(晋武帝时,王濬水军东下平吴,吴人在西塞山横江装设铁锁阻挡船舰)及化用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意来看,主要又凭吊金陵。

扬州为长江天堑之门户,史可法守城失败后,发生了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屠城事件,而南京又为明初都城和为南明弘光政权首都,在明清之际是牵动人心的两处“要穴”。

所以,徐灿的“吊古”就格外具有着“当下性”,从而引起知识群体血泪交迸的同感,自然也就“为世传诵”(张德瀛《词徵》)。

  第二,单只题材选择的得当尚不足以令这首词成为一首名作,其成功的奥秘还在于作者交织多种意象、笔法,构建出绮丽而沉郁、细腻而大气的多元审美境界。

简单说来,词上片以婉约伤感为主,而“芜城”、“半月模糊”等意象又颇沉挚开阔;

下片铸语沉雄,情致悲郁,“烟月”、“莲花步”之点染又见出细腻深邃的历史情怀,因而别具一种撼人的力度。

倪一擎《续名媛词话》评价此词“跌宕沉雄”、“不似绣箔中人语”也应该是着眼于此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韩江有感

作者: 丘逢甲 朝代: 清代
道是南风竟北风,敢将蹭蹬怨天公。男儿要展回天策,都在千盘百折中。
4142434445 共19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