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华阳公主碑阴 文
王姬乘凤去,春色一朝空。
昔怨绮罗月,今无松柏风。
千年见白日,狐穴入幽宫。
玉镜古尘满,落梅谁复容。
峨峨当队碑,宝刻一何工。
文擅色丝美,但书膏邑封。
惜非丈夫烈,不得传无穷。
好在故时物,清漳流自东。
寄汉阳赵尉沔 文
庆湖遗老坐诗穷,强仕之年百病攻。
谁谓南昌禄隐翁,伏枕呻吟四壁空。
相思限此江西东,寄声每托江头风。
斯言近俳聊一笑,江水方清饥可疗。
人生奇偶类探筹,造物岂容人数料。
君初试吏或当然,我太半生真不调。
昔不愿起家百日登三司,今不愿还家六印金累累。
但愿官粮办亲养,归来尚三径资。
邻墙晏起访安否,尔酌我歌尧舜时。
咄嗟此愿良难必,吞声食蘖甘如蜜。
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文赏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
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
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
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
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词。
上片以江边送别所见的景物烘托别离时的愁绪。
饯行的酒席大约是设在江畔,只见江上芦苇都已开满了白花,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那无可奈何地随风晃动的姿态,萧萧瑟瑟的凄切声响,好像是有意做弄出许多忧愁的样子,给已经愁肠百结的离人平添了许多愁思。
抬眼望去,那西沉的太阳,恹恹地在落下去,只剩半根竹竿那么高了;
那从天际飞来的两行新雁,愈飞愈远,飞往南方的老家去了;
眼前停靠着的这一条船,就要载着词人的朋友(也许是心上人)别去了。
下片进一步分写别前、别时,别后的心理活动。
词人说:我们之间的别离一直是我担心的事情,我常常怕你离我先去。
眼下,别离,无情地来临了,在这即将分手的时刻,只有拼一醉才能暂时解除心中的烦忧。
今天晚上,我的眼前还是一个活泼泼的你;
到了明天,你的模样就只能活在我的心里;
到了后天啊,想你、念你而又看不见你、喊不应你,我只能紧蹙双眉,忍受无休止的离愁的煎熬了,这怎能不教人心酸肠断呢!
这首词没有采用夸张的手法,基本上用白描,只四十八个字,便将别离的愁绪倾诉得相当充分,很有感染力。
透过悲切凄清的愁绪,可以感受到送别人与远行者之间深挚的感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文翻
绿净春深好染衣。
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绿净春深好染衣。
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绿色纯粹,盛春时节的绿色是染衣的天然好材料。
浓烈春意触近柴扉。
(湖面)水波荡漾,白鸥飞舞,眼前的景象让白鸥和"我"都忘却机心(与世无争)。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看着南来北往的行人。
只有"我"独自老去,(朋友离别)故人渐渐离去。
夕阳西下,湖面晚霞遥送(我的)渔船回家,水中鳜鱼正肥(落花人独立之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文翻注译赏
紫府东风放夜时。
步莲秾李伴人归。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
天涯寒尽减春衣。
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紫府东风放夜时。
步莲秾李伴人归。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东风初起的京城解除宵禁之时,我伴着看貌如秾李、步生莲花的美人归去。
五更的钟声响起,笙歌已散尽,月色皎皎而灯火稀疏。
香苒苒,梦依依。
天涯寒尽减春衣。
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香烟袅袅,梦魂恢依。
天涯寒意散尽,我减下春衣。
京城迢递,不知在何处,只望见稀疏冷落的银河下孤雁高飞。
参考资料: 1、 (清)朱孝臧编选;
思履主编 .宋词三百首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 :202 . 2、 (清)朱孝臧编选;
思履主编 .宋词三百首彩图全解详注 超值白金版 :中国华侨出版社 , 2012 :202页 .
紫府东风放夜时。
步莲秾李伴人归。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紫府:紫色象征华贵,皇宫、仙居皆可称紫府,此处指整个东京(今开封)。
“放夜”:解除夜禁。
步莲:步莲,形容女子步态优美。
秾(nóng)李:形容女子貌美如秾艳的李花。
香苒苒,梦依依。
天涯寒尽减春衣。
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苒苒(rǎn):气味或烟尘轻飘的样子。
凤凰城阙:凤凰栖息的宫阙,这里指京城。
参考资料: 1、 (清)朱孝臧编选;
思履主编 .宋词三百首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 :202 . 2、 (清)朱孝臧编选;
思履主编 .宋词三百首彩图全解详注 超值白金版 :中国华侨出版社 , 2012 :202页 .
紫府东风放夜时。
步莲秾李伴人归。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东风初起的京城解除宵禁之时,我伴着看貌如秾李、步生莲花的美人归去。
五更的钟声响起,笙歌已散尽,月色皎皎而灯火稀疏。
紫府:紫色象征华贵,皇宫、仙居皆可称紫府,此处指整个东京(今开封)。
“放夜”:解除夜禁。
步莲:步莲,形容女子步态优美。
秾(nóng)李:形容女子貌美如秾艳的李花。
香苒苒,梦依依。
天涯寒尽减春衣。
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香烟袅袅,梦魂恢依。
天涯寒意散尽,我减下春衣。
京城迢递,不知在何处,只望见稀疏冷落的银河下孤雁高飞。
苒苒(rǎn):气味或烟尘轻飘的样子。
凤凰城阙:凤凰栖息的宫阙,这里指京城。
参考资料: 1、 (清)朱孝臧编选;
思履主编 .宋词三百首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 :202 . 2、 (清)朱孝臧编选;
思履主编 .宋词三百首彩图全解详注 超值白金版 :中国华侨出版社 , 2012 :202页 .
紫府东风放夜时。
步莲秾李伴人归。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
天涯寒尽减春衣。
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这是一首记梦词,写梦中京城元宵节的欢乐情景,以及梦醒后的凄清之境和失落之感,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抚今追昔、怀才不遇的情绪。
上片写梦境。
在梦中,词人仿佛又置身于东京热闹繁盛的元宵之夜。
古代都市实行宵禁,闹市绝行人。
唐以后,逢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
首句用词华丽欢快,使整个梦境处于欢乐美妙的氛围之中。
尽情游览之后,词人仿佛和一个女子相伴而归。
这女子步态多姿,好像一步一朵莲花;
这女子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
他们亲密地行走在一起,周围的环境是:“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虽是曲终人散、天色将晓的时光,但节日的痕迹仍处处可见。
“五更”暗示笙歌彻夜,喧闹时间之长;
“十里”点出东京处处繁华,欢度佳节范围之广。
从侧面烘托出东京元宵佳节的欢腾热闹,给人留下了想象余地,收到了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也符合梦境似断似续、似真似幻的实际情况。
整个上片通过对梦境的描绘,体现了东京元宵之夜的良辰美景和舒心惬意,也表达了词人对之追念、珍惜、留恋的感情。
下片写梦醒之后的情和景,与上片形成鲜明对比。
一觉醒来,笙歌、灯火、佳人全都子虚乌有。
眼前是炉香袅袅,处境孤凄,脑海中梦境历历,回味无穷。
现实与梦境,如今与往昔,孤凄与欢乐,对照分明。
梦中京城,如今天涯;
梦中佳节,笙歌灯火,激动人心,如今暮春,只有琐碎平凡的减衣换季;
梦中的五更,他与佳人相伴,踏月赏灯而归,眼前的拂晓,只有对往昔的思念,更品味出此刻的孤寂。
“凤凰城阙”远在天边,当年的生活亦不再来。
“知何处”表达了一种怅惘之情。
词人把目光望向窗外,梦中的灯月,心中的京城都看不到;
稀疏的晨星中,一只孤雁鸣叫着飞过。
这许是眼前景的实写,却更具象征和比喻。
远离京城,有志难展的词人就正像那只失群的孤雁。
在这一凄清画面衬托下,词人抚今追昔、郁闷失意的心绪显露无疑。
全词构思完整,一气呵成。
上下片的环境、氛围、情绪截然不同。
一梦一真,一虚一实,一乐一哀,对照鲜明,又侧重后者,强调词人今日的失意。
做梦乃生活中平常现象,词人却能因之为词,创作出成功的佳构,抒发自己的哀乐,实非易事。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石州引·薄雨初寒 文赏
薄雨初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
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
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销尽龙沙雪。
还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
将发。
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
已是经年,杳杳音尘多绝。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
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薄雨初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
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
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销尽龙沙雪。
还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
将发。
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
已是经年,杳杳音尘多绝。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
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此词抒写离别相思之情。
作品内容上虽无新意,但炼字的精工方面却向为世人称道。
关于这一点,王灼《碧鸡漫志》中,介绍得颇为具体:“贺方回《石州慢》予见其旧稿。
‘风色收寒,云影弄睛’,改作‘薄雨收寒,斜照弄睛’;
又‘冰垂玉箸,向午滴沥檐楹,泥融消尽墙阴雪’改作‘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消尽龙沙雪。
’” 起首两句写由雨而睛。
初春天气阴冷,细雨绵绵,午后云开雾散,雨止天晴,“弄晴”二字写出了雨后斜阳照射下万物焕然一新的景象。
“春意空阔”一句,便是这种景象的概括。
接着就由近而远地渲染,近处写得具体、细致——“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
远景则阔大、苍茫——“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雪”。
(龙沙,沙漠地带的通称。
)层次井然,笔势酣畅多姿。
贺铸是善于炼字的,“薄雨”与“斜照”对比鲜明,于变化之中烘托出雨后斜阳的光彩和温暖,显出春意的盎然,空气的清新,景色的明静,以至“才黄”的柳色也引人注目。
“烟横”几句,写得境界开阔,画面丰富,景中含情。
这样“春意空阔”也就有了更形象的依托。
上片歇拍两句,收束前文写景之句,使景语化为情语,使上面所写景物与词人的生活经历相联系,使之具有特定的内涵,例如:“空阔”,是雨止天晴、四宇寥廊之景,然而此时此刻愈是空阔,则愈觉孤寂,愈能触发思亲怀人的感情:“长这柳色”是景,然亦含有别情:“烟横”三句,也暗写了雁归人不归、春归人未归的感慨。
这两句,实为全词意脉的枢细。
过片沿着“还记”追思当年的分别。
“将发”二字,写自己即将辞别登程,极其干净利落。
“画楼”二句写酒楼宴别,“红泪”,指佳人胭脂沾满了离别的泪水。
“顿成轻别”,追忆以往,透露出无限悔恨之情。
“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
音尘,即信息。
这两句语浅情深。
年年盼相见,盼音信,然而却是“音尘都绝”,表现出别后之思和思而不见之苦。
由“轻别”而思,而悔,而愁。
思与悔已融合上面的写景叙事之中。
作者先以一问句引出“愁”字,“共有”二字又逗出了两地同愁。
“芭蕉不展丁香结”,芭蕉叶卷而不舒,丁香花蕾丛生,芭蕉、丁香两个形象都是用来形容愁心不解。
这一句化用唐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诗句。
同时,也是化用了那女子诗中的两句,这样既回答了愁之深,又表达了了解和怜惜之意。
结句“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两”字与“共有”相呼应,厌厌,愁苦的样子。
这两句写得空灵蕴藉,既总括了回首经年,天各一方,两心相念,音信杳然,只有“玉楼明月长相忆”;
也说出了,关山渺邈,天涯之思,对景难排,心底总隐藏着不灭的思念和期望。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转入叙事,整首词熔写景、抒情与叙事一炉,写得委婉曲折,意味深长。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小重山 文
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文翻注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
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
东风寒似夜来些。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
玉人和月摘梅花。
楼角上刚消散一抹晚霞,淡黄色柳枝上暗栖着乌鸦,美人正乘着明月采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
东风寒似夜来些。
她笑捻着梅花回到闺房,又放下帘幕遮护窗纱,夜风劲吹寒意有些增加。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 卢晋 等.宋词名篇赏析.成都:巴蜀书社,2012:143 2、 李森 等.精译赏析宋词三百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88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
玉人和月摘梅花。
暗栖鸦:乌鸦暗栖于嫩黄的杨柳之中。
“玉人”:像美玉一样漂亮标致的人,既可指男子,又可喻女性。
和月:趁着皎洁的月色。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
东风寒似夜来些。
捻:摘取。
粉香:代指梅花。
夜来:昨天。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 卢晋 等.宋词名篇赏析.成都:巴蜀书社,2012:143 2、 李森 等.精译赏析宋词三百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