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武功旧宅 文
兹邑昔所游,嘉会常在目。
历载俄二九,始往今来复。
戚戚居人少,茫茫野田绿。
风雨经旧墟,毁垣迷往躅。
门临川流驶,树有羁雌宿。
多累恒悲往,长年觉时速。
欲去中复留,徘徊结心曲。
寄柳州韩司户郎中 文
达识与昧机,智殊迹同静。
于焉得携手,屡赏清夜景。
潇洒陪高咏,从容羡华省。
一逐风波迁,南登桂阳岭。
旧里门空掩,欢游事皆屏。
怅望城阙遥,幽居时序永。
春风吹百卉,和煦变闾井。
独闷终日眠,篇书不复省。
唯当望雨露,沾子荒遐境。
始除尚书郎,别善福精舍 文
简略非世器,委身同草木。
逍遥精舍居,饮酒自为足。
累日曾一栉,对书常懒读。
社腊会高年,山川恣游瞩。
明世方选士,中朝悬美禄。
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
愧忝郎署迹,谬蒙君子录。
俯仰垂华缨,飘飖翔轻毂。
行将亲爱别,恋此西涧曲。
远峰明夕川,夏雨生众绿。
迅风飘野路,回首不遑宿。
明晨下烟阁,白云在幽谷。
寻简寂观瀑布 文
赠令狐士曹 文
简卢陟 文翻注译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可惜这《白雪》古曲,没有遇到它的知音。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我因为军事而忙碌不安,在淮海边蹉跎流离。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山涧的树上还有晨雨,山鸟在剩余的春天里鸣叫。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我有一瓢酒,可以用来慰藉奔波的生活。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白雪:古琴曲名,传为春秋师旷所作。
恓(xī)惶(huáng)戎(róng)旅下,蹉(cuō)跎(tuó)淮海滨。
恓惶:忙碌不安貌。
戎旅:军旅,兵事。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lòng)馀(yú)春。
哢:鸟鸣,鸟叫。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可惜这《白雪》古曲,没有遇到它的知音。
白雪:古琴曲名,传为春秋师旷所作。
恓(xī)惶(huáng)戎(róng)旅下,蹉(cuō)跎(tuó)淮海滨。
我因为军事而忙碌不安,在淮海边蹉跎流离。
恓惶:忙碌不安貌。
戎旅:军旅,兵事。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lòng)馀(yú)春。
山涧的树上还有晨雨,山鸟在剩余的春天里鸣叫。
哢:鸟鸣,鸟叫。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我有一瓢酒,可以用来慰藉奔波的生活。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李曹 文翻注译赏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楚江:长江三峡以下至濡须口一段,古属楚国,称楚江。
建业:今南京市。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浦树:水边的树。
含滋:湿润,带着水汽。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散丝:细雨,这里喻指流泪。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
楚江:长江三峡以下至濡须口一段,古属楚国,称楚江。
建业:今南京市。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
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浦树:水边的树。
含滋:湿润,带着水汽。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
散丝:细雨,这里喻指流泪。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这是一首送别诗。
李胄,一作李曹,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与韦应物的关系,似已无考;
从此诗看,想必两人的交谊颇深。
诗中的“楚江”、“建业”,是送别之地。
长江自三峡以下至濡须口(在今安徽省境内),古属楚地,所以叫楚江。
建业,原名秣陵,三国时吴主孙权迁都于此,改称建业,旧城在今南京市南。
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
虽是微雨,却下得密,以致船帆涨饱了,鸟飞缓慢了。
首联写送别之地,扣紧“雨”、“暮”主题。
二、三两联渲染迷?暗淡景色;
暮雨中航行江上,鸟飞空中,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地极为开阔,极为邈远。
末联写离愁无限,潸然泪下。
全诗一脉贯通,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
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
“暮钟时”,即傍晚时分,当时佛寺中早晚都以钟鼓报时,所谓“暮鼓晨钟”。
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
“微雨里”的“里”字,既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
这样,后面的帆重、鸟迟这类现象始可出现。
这一联,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同时,为二、三联画面的出现,涂上一层灰暗的底色。
下面诗人继续描摹江上景色:“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细雨湿帆,帆湿而重;
飞鸟入雨,振翅不速。
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
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
四句诗,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
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
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
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
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
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
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
诗人总是选取对自己有独特感受的景物入诗。
在这首诗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固然是诗人着力渲染的,以求与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来衬托暮雨的景物,也无不寄寓着诗人的匠心,挂牵着诗人的情思。
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处。
南京临江不临海,离海门有遥遥之距,海门“不见”,自不待言,何故以此入诗?
此处并非实指,而是暗示李曹的东去,就视觉范围而言,即指东边很远的江面,那里似有孤舟漂泊,所以诗人极目而视,神萦魂牵。
然而人去帆远,暮色苍苍,目不能及;
但见江岸之树,栖身于雨幕之中,不乏空寂之意。
无疑这海门、浦树蕴含着诗人怅惘凄戚的感情。
诗中不写离舟而写来帆,也自有一番用意。
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是以离帆入诗的,写出了行人远去的过程,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感情。
此诗只写来帆,则暗示离舟已从视线中消失,而诗人仍久留不归,同时又以来帆的形象来衬托去帆的形象,而对来帆的关注,也就是对去帆的遥念。
其间的离情别绪似更含蓄深沉。
而那羽湿行迟的去鸟,不也是远去行人的写照吗?
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连同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形成了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
置身其间的诗人,情动于衷,不能自已。
猛然,那令人肠断的钟声传入耳鼓,撞击心弦。
此时,诗人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离愁别绪喷涌而出:“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随着情感的迸发,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
又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
“散丝”,即雨丝,晋张协《杂诗》有“密雨如散丝”句。
这一结,使得情和景“妙合无垠”,“互藏其宅”(王夫之《姜斋诗话》),既增强了情的形象性,又进一步加深了景的感情然彩。
从结构上说,以“微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
全诗四联,一脉贯通,浑然一体。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观田家 文翻注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种田人家一年能有几天空闲,田中劳作从惊蛰便开始忙碌起来。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粮仓中早已没了往日的存粮,但官府的派差却还无尽无休。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看到农民这样,我这不耕者深感惭愧,我所得的俸禄可都出自这些种田百姓。
参考资料: 1、 李月辉.名画唐诗佳句欣赏: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182-184页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卉(huì):草的总称。
惊蛰(zhé):二十四节气之一。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耕种(gēng zhòng):泛指种田的事。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场圃(pǔ):春天用来种菜,秋天打场的地方。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景:日光。
晏(yàn):晚。
犊(dú):小牛。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劬(qú):过分劳苦。
膏(gāo)泽:谓贵如油的春雨。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禀(lǐn):储存谷物的屋舍。
宿储(sù chǔ):隔夜之粮。
徭役(yáo yì):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惭(cán):羞愧。
不耕(gēng)者:做官的人。
禄食(lù shí):俸禄。
闾(lǘ)里:乡里,泛指民间。
参考资料: 1、 李月辉.名画唐诗佳句欣赏: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182-184页
夕次盱眙县 文翻译赏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卸帆留宿淮水岸边的小镇,小舫停靠着孤零零的旅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大风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荡,太阳沉落大地的夜色苍黑。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山昏城暗人们都回家安憩,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夜晚孤独我不禁想起长安,听到岸上钟声我怎能入睡?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卸帆留宿淮水岸边的小镇,小舫停靠着孤零零的旅驿。
逗:停留。
淮镇:淮水旁的市镇,指盱眙。
舫:船。
临:靠近。
驿:供邮差和官员旅宿的水陆交通站。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大风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荡,太阳沉落大地的夜色苍黑。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山昏城暗人们都回家安憩,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
“人归”句:意为日落城暗,人也回去休息了。
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洲。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夜晚孤独我不禁想起长安,听到岸上钟声我怎能入睡?
秦:今陕西的别称。
因战国时为秦地而得名。
客:诗人自称。
此句意为孤独之夜,怀念家乡。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这首诗写旅途中的客思。
诗人因路遇风波而夕次孤驿,在孤驿中所见全是秋日傍晚的一片萧索的景象,夜听寒钟思念故乡,彻夜未眠。
一片思乡之情和愁绪全在景物的描写之中。
诗的妙处,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本诗对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极尽渲染,把风尘飘泊,羁旅愁思烘托得强烈感人。
首联“落帆”“停舫”意为黄昏时分船要泊岸停靠。
颔联“风起波”“日沉夕”描写夜晚江边的景象。
颈联“山郭暗”“芦洲白”写夜色降临之景;
“人归”“雁下”意为随着夜色降,在外的人们回到家,高飞的大雁也停下休息。
尾联“独夜”“听钟”“未眠”也处处点“夕”,处处写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咏露珠 文翻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秋日的荷叶上凝着一滴晶莹的露珠,那是暗夜里从玄天之上坠下的。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摇晃着仿佛要掉下去一样,看着它滚来滚去的而不是停着不动,才知道原来它是圆的而不是方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