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医学临床各科成就

两宋时期医学临床各科成就   一、内科   (一)杂病   两宋时期是中国医学史上一个高度发展的时期,尤其医学理论研究的深化是此期医学的一个显著特点。

这一特点也相应地反映在此期内科杂病学术的发展中。

  1、病因病机的理论发挥   南宋医家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著名的“三因论”还注意到致病因素相互间的密切联系,并以之论证杂病的发病原因。

如咳嗽,“要之内因七情,外合六淫、饮食、起居、房劳......更多

两宋时期医学医学著作

两宋时期医学医学著作   一、《太平圣惠方》   《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方》,100卷,北宋王怀隐等奉敕编纂。

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太宗诏命翰林医官院诸太医各献家传经验方,共得方万余首,加上太宗即位前亲自搜集的经验效方千余首。

命翰林医官使王怀隐,副使王佑、郑奇(一作郑彦)、医官陈昭遇等“参对编类”。

王怀隐等对众多医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整理归类,根据疾病证候划分为1670门,每门之前都冠以巢元......更多

两宋时期医学校正书局与医书大量刊行

两宋时期医学法医学   我国法医学在历史上是有很大贡献的,而且对国内外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其发展尤以两宋之成就最为卓著,其代表性人物与专著当首推宋慈《洗冤集录》。

  一、死亡与尸体现象认识水平的提高   (一)尸斑及其成因:《洗冤集录》最早认识到尸斑(血脉坠下)的发生机制与分布特点:“凡死人,项后、背上、两肋后、腰腿内、……有微赤色,验是本人身死后,一向仰卧停泊,血脉坠下致有此激赤色,即不......更多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 绪 论(一)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亚细亚大地之时,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到面联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逐渐的融化在文明时代的光华之中。

从此,中国医药学的文明史开始了。

  中国五千年的有文字可考医学史,由于东方文化发展的特色形成的中国独特理论框架,及近现代西方科学的撞击及西医的传入,出现两个分明的层次,在东西方医学交汇中......更多

人痘接种术的发明与传染病学的进步

人痘接种术的发明与传染病学的进步   一、人痘接种术的发明   人痘接种术始于何时、何人,至今是一个谜。

董玉山在《牛痘新书》(1884)中说:“考上世无种痘,诸经自唐开元间,江南赵氏,始传势苗种痘之法”。

这条资料有时代,有姓氏,有具体种痘方法,但缺少细节。

本书成书较晚,所引资料未见之他书,是一个存疑孤证。

唐代发明人痘接种并非完全不可能之事,《备急千金要方》卷5下“痈疽瘰疬”中就有用脓汁接种以防......更多

秦汉时期——法医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秦汉时期——法医 (更新时间:2004-1-30 16:24:00 本章字数: 574)   秦汉时期迄今未见流传下来系统的法医学资料,但文献中有几个在法医学史上值得称道的事例:   1、窒息死动物试验 王充(公元27~约97年)最早提到窒息死的动物试验:“致生息之物密器之中,覆盖其口,漆涂其隙,中外气隔,息不得......更多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   辽、夏、金、元是我国历史上以少数民族掌握最高权力的政权,公元10~13世纪间,在元朝建立以前,辽、夏、金与两宋之间,互相对峙和战争。

辽国前身称“契丹”,始由耶律阿保机统一纷争各部,于公元916年至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建立政权,国号契丹,有时称辽。

契丹建国后采取“以国制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策,一度国势兴盛。

疆域东至日本海,西接阿尔泰山,北达胪朐河(今蒙古克鲁伦河),......更多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医学家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医学家   一、成无己   成无己(1066?~1156?)。

据张孝忠《注解伤寒论·跋》称,成氏1156年已90余岁尚健在,可知其生于1066~1156年间。

聊摄(今山东与聊城县、茌平县一带)人,靖康后聊摄入金,遂为金人。

出身于世医家庭,生平事迹欠详。

撰有《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行世。

  成氏《注解伤寒论》的刊行,使仲景《伤寒论》原文变得通俗易懂,对《伤寒论》的广泛流传和......更多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卫生保健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卫生保健   古人早已养成良好的洗浴习惯。

至元代,人们不仅懂得温浴的卫生价值,而且懂得冷浴对健康的意义。

《马可波罗游记》第76章则载杭州“一些街道有冷浴澡堂,由男女服务员为您服务,这些澡堂的男女顾客从小时候起。

就习惯于一年四季洗冷水浴,认为这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冷水浴对增加肌体抵抗力是有益的。

  环境卫生方面,元代继承前代的优良传统,仍然重视河水的保护,曾定期疏浚河道,元代使......更多

隋唐五代时期少数民族医学

隋唐五代时期少数民族医学   一、藏医学的发展   公元六世纪下半叶,西藏高原雅鲁藏布江一带的社会已经逐渐进步,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农业也有较大的发展。

朗日松赞藏王(610~629)已经营造王宫赤泽布却宫。

与邻近的民族、国家也有较多的接触,据记载,这一时期“从双边传来了医药和历算”(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藏文)民族出版社,1952)。

法国一位汉学京胡亚(13,Huard)也提到西晋王叔和......更多

96979899100 共143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