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送别

作者: 卢僎 朝代: 唐代

秋郊日半隐,野树烟初映。

风水正萧条,那甚动离咏。

惜分飞(送别)

作者: 吴淑姬 朝代: 宋代

岸柳依依拖金缕。

是我朝来别处。

惟有多情絮。

故来衣上留人住。

两眼啼红空弹与。

未见桃花又去。

一片征帆举。

断肠遥指苕溪路。

新亭送别应令诗

作者: 徐陵 朝代: 南北朝

凤吹临伊水。

时驾出河梁。

野燎村田黑。

江秋岸荻黄。

隔城闻上鼓。

回舟隐去樯。

神襟爱远别。

流睇极清漳。

送别

作者: 张嵲 朝代: 宋代

岁晚多烈风,鸿雁号广泽。

寒日行天边,及兹送归客。

余生足暌异,不作儿女色。

此夕复何夕,伤离重悽恻。

子櫂既云西,余行亦将此。

岂但今日别,方异平生迹。

千里既寄书,万里空叹息。

朝市与山林,从兹恐乖隔。

送别

作者: 范云 朝代: 南北朝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

空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

送别

作者: 高翥 朝代: 宋代

老去情怀怕别离,年来不作送行诗。

人前举似终难信,问着垂杨便可知。

次韵周钦止送别

作者: 赵蕃 朝代: 宋代

不见送将归,惟闻远别离。

身今成老大,官岂计高卑。

萧寺已移酒,便人还枉诗。

临风三复罢,有恨落无涯。

关中送别

作者: 薛能 朝代: 唐代

一行千里外,几事寸心间。

才子贫堪叹,男儿别是闲。

黄河淹华岳,白日照潼关。

若值乡人问,终军贱不还。

送别赵倅

作者: 姚勉 朝代: 宋代

宝婺星边太白仙,驭风飞下锦河边。

朅来尽散阳春脚,归去独撑明月船。

名重题舆千里郡,诏催步履八花砖。

只愁此后民艰食,谁与邦民作食天。

灞陵行送别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灞陵亭:古亭名,据考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

灞陵,也作“霸陵”,汉文帝陵寝之地,因有灞水,遂称灞陵。

浩浩: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王粲: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

他曾为避难南下荆州,途中作《七哀诗》,表现战乱之祸害,诗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句。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西京:即唐朝都城长安。

紫阙:紫色的宫殿,此指帝王宫殿。

一作“紫关”。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骊歌:指《骊驹》,《诗经》逸篇名,古代告别时所赋的歌词。

《汉书·儒林传·王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

’”颜师古注:“服虔曰:‘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

客欲去歌之。

’”后因以为典,指告别。

一作“黄鹂”。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411页 2、 作品注释主要内容由朝阳山人提供

1112131415 共2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