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塞鸿秋_湖上即事断 文
湖上即事断桥流水西林渡,暗香疏影梅花路。
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
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春情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道情二首直钩曾下严滩钩,清风自学苏门啸。
蜜蜂飞绕管花帽,野猿坐守烧丹灶。
扁舟范蠡高,五柳陶潜傲,南华梦里先惊觉。
雪毛马响狻猊革占,神光龙吼昆吾剑。
冰坚夜半踰天堑,月寒晓起离村店。
残菊 文注赏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倾欹:指菊倾侧歪斜。
小雪:立冬以后的一个节气。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余香:实即“余瓣”。
淡泊:指颜色暗淡不鲜。
离披:亦作“披离”,散乱的样子。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知再会:“不知能否再见”的意思。
秋风:《红楼梦》程高本作“秋分”,指季节说,两者没有多大差别。
但倘若作者有所寓意,则一字之别含义不同。
自汉武帝作过“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秋风辞》后,“秋风过客”就成了时光短暂、好景不长的代用语。
为便于推究原意,今从脂本。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此诗为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诗,贾探春(蕉下客)作,是海棠诗社菊花诗中的最末一首。
此诗作为小说人物诗,深刻展现了探春富于冷静理性的性格。
“残菊”即“残局”,暗寓大观园少女们的悲剧命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问菊 文翻赏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我想要问讯秋天的信息,众人皆不知,我背着手,口中念念有词地叩问东篱下栽种的菊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孤标傲世的人应该找谁一起归隐?
为什么同样是开花,你却比春花更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空荡荡的庭院,落满霜露,那是何等的寂寞?
大雁南归、蟋蟀停止了鸣叫,可曾引起你的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不要说世界上没有人能与你接谈,你哪怕能与我说上片言只语,我们也能相互理解对方的心思。
参考资料: 1、 曹雪芹.《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526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正因为林黛玉的风雅是故意做出来的,她实际上耐不住寂寞。
所以,在《问菊》中,她大倒这方面的苦水:“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又自作多情地问菊花:“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其实,这正是她自己耐不住冷清的写照。
若依菊花之本性,人家本来就是顺应秋之时节而生的。
若怕寂寞,何必开于秋时?
当事人只需像宝钗那样为菊的到时未开而怅叹(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或者把菊的形象留下以作永远的纪念(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即可,何必在人家正常开放的时节,问人家有没有寂寞相思呢?
林黛玉所写的三首诗被评为菊花诗最佳。
其中《咏菊》第一,此诗第二。
如果作者只是为了表现她的诗才出众,就不会在前面咏白海棠时要让宝钗“压倒群芳”,在后面讽和螃蟹咏时却又称宝钗之作为“绝唱”。
原来作者还让所咏之物的“品质”去暗合吟咏它的人物。
咏物抒情,恐怕没有谁能比黛玉的身世和气质更与菊相适合的了。
一般的咏菊诗主调就是:一、自命清高;
二、孤独寂寞;
三、标榜遁世。
菊花这个题材,又特别适合表现这些主题。
原因是,菊花是秋花,既然傲立霜雪,又孤独绽开(没有跟众多的春花一起开),特别适合失意的文人自比:瞧,我虽然失意,享受不了繁华,可我照样是精神上的贵族——你不用我,我就学陶渊明隐居去。
因此,曹雪芹让林黛玉夺魁菊花诗,也是有道理的。
因为林黛玉就是这种求之不得而怨的小文人的代表。
总而言之,林黛玉的清高正如这些菊花诗一样,是刻意装出来的。
是在明知“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的情形下,而刻意效仿出来的。
目的只是为了抒发自己小文人式的对世俗名位的求之不得的哀怨,并同时博取清高的美名和旁人的同情。
因此,一遇到真正能考验她能够取法陶令的时候,她就丢下这些“孤标傲世偕谁隐”、“满纸自怜题素怨”的标榜而不管,一个劲地去高歌“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了。
参考资料: 1、 曹雪芹.《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526
关山月 文
江中望月 文
横吹曲辞。关山月 文
横吹曲辞·关山月 文
西江月 文
蓦山溪·晚来寒甚 文
晚来寒甚,密雪穿庭户。
如在广寒宫,惊满目、瑶林琼树。
佳人乘兴,应是得欢多,泛新声,催金盏,别有留心处。
争知这里,没个人言语。
拨尽火边灰,搅愁肠、飞花舞絮。
凭谁子细,说与此时情,欢暂歇,酒微醺,还解相思否。
蓦山溪·青楼薄倖 文
青楼薄倖,已分终难偶。
寻遍绮罗间,悄无个、眼中翘秀。
江南春晓,花发乱莺飞,情渐透。
休辞瘦。
果有人相候。
醉乡路稳,常是身偏後。
谁谓正欢时,把相思、番成红豆。
千言万语,毕竟总成虚,章台柳。
青青否。
魂梦空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