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庵晚睡三首 文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文翻注译赏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闺阁内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
美人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
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
梳妆后微微下垂的秀发,与娥眉间的眉际月相得益彰;
微红的酒晕,如艳朝霞洒落在她的脸颊。
昼眠梦醒,夕阳西下,原来这一切都是春梦初醒的所作所为。
参考资料: 1、 王晓亮.《宋词三百首》: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第155页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玉碗:古代富贵人家冬时用玉碗贮冰于地窖,夏时取以消暑。
粉融:脂粉与汗水融和。
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
胜荷花:语本李白《西施》:“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借“荷花”表现女子美貌。
鬓(bìn)亸(duǒ)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
鬓亸:鬓发下垂的样子,形容仕女梳妆的美丽。
眉际月:古时女子的面饰。
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在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
参考资料: 1、 王晓亮.《宋词三百首》: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第155页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闺阁内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
美人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
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
玉碗:古代富贵人家冬时用玉碗贮冰于地窖,夏时取以消暑。
粉融:脂粉与汗水融和。
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
胜荷花:语本李白《西施》:“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借“荷花”表现女子美貌。
鬓(bìn)亸(duǒ)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
梳妆后微微下垂的秀发,与娥眉间的眉际月相得益彰;
微红的酒晕,如艳朝霞洒落在她的脸颊。
昼眠梦醒,夕阳西下,原来这一切都是春梦初醒的所作所为。
鬓亸:鬓发下垂的样子,形容仕女梳妆的美丽。
眉际月:古时女子的面饰。
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在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
参考资料: 1、 王晓亮.《宋词三百首》: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第155页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
这首《浣溪沙》描绘的是一幅浓艳有余的仕女午睡图,写夏日黄昏丽人昼梦方醒、晚妆初罢、酒脸微醺的情状。
全词婉转有致,犹如一幅别具韵味、浓墨重彩的油画。
上片首句写室内特定的景物—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
古时富贵人家,严冬时把冰块收藏在地窖中,夏天取用,以消暑气。
一“寒”字正反衬出室中的热。
接着,作者笔触写到室中人的身上:粉汗微融,轻薄的纱衣,芬芳洁白的肌体;
晚来浓妆的娇面,胜似丰艳的荷花,犹如一幅美人油画,将仕女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第二、三句设喻。
用意用语均似“花间”派。
“粉融”,意谓脂粉与汗水相互融和的唯美之状,不点出“汗”字,正是作者高明之处。
“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虽亦古诗词中常用之语,但在本词中却有特殊的意义,它跟“冰寒”句配合,在盛夏中得清凉之意。
以“玉”、“冰”、“粉”、“雪”之白,衬托“妆面”之红,写夏日黄昏女子妆罢的情景,真如一幅优美的彩照。
过片写她那下垂的鬓发,已靠近眉间额上的月形妆饰;
微红的酒晕,又如红霞飞上脸边。
下片一、二两句写女子微醉的情态,艳而不俗,细而不纤。
古时女子的面饰,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在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
李商隐《蝶》诗之三“八字宫眉捧额黄”,似即指此。
“欲迎”、“初上”,形容绝妙。
不独刻画之工,且见词人欣赏之情。
“月”与“霞”,语意双关,既是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也是黄昏时的实景。
可以想象这位美艳的姑娘,晚妆初过,穿着件单薄的纱衣,盈盈伫立,独倚暮霞,悄迎新月。
末句“一场春梦日西斜”,方始点明,原来上边五句所写的,都是昼眠梦醒后的情景。
女子睡起,粉融香汗,重理明妆。
“春梦”,谓刚才好梦的短暂。
慵困无聊,闲愁闲恨,全词之意,至此全出。
末句倒装,“日西斜”三字,与上片“晚来”接应。
此词纯用白描的手法叙述,选取了闺房中的一个情景,将美人的举止、姿容、睡态和醒时模样刻画得极为生动逼真,极具生活气息,让人可知可感。
词格浓艳,颇见“花间”遗风。
参考资料: 1、 夏于全.《唐诗宋词 第十三卷》: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第105页
调笑令·柳岸 文
西江月(夏日有感) 文
乌夜啼 文
惜红衣·吴兴号水晶宫 文
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
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
」亦可见矣。
丁末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
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
墙头换酒,谁问讯城南诗客。
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
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
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
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木兰花慢(曲院风荷) 文
软尘飞不到,过微雨、锦机张。
正荫绿池幽,交枝径窄,临水追凉。
宫妆。
盖罗障暑,泛青苹、乱舞五云裳。
迷眼红绡绛彩翠深偷见鸳鸯。
湖光。
两岸潇湘。
风荐爽、扇摇香。
算恼人偏是,萦丝露藕,连理秋房。
涉江。
采芳旧恨,怕红衣、夜冷落横塘。
折得荷花忘却,棹歌唱入斜阳。
次韵答叶学古 文
昔我游武林,值子长江头。
我时方南辕,子亦将西舟。
相见两大笑,典衣上高楼。
楼高不知暑,五月凝清秋。
环观四山明,俯视万井稠。
喧喧市中人,日暮歌吹浮。
忘形与子饮,一醉余无谋。
湖上荷花生,黄鹂飞柳洲。
翻然摇两桨,下上逐轻鸥。
不觉脱尘世,自谓逍遥游。
晚访城隅寺,竹林森如帱。
斫薪煮山茗,萧洒破百忧。
脚懒厌廛阓,五日成淹留。
肃肃太史家,门阑闲且幽。
荒亭荫疏桐,雀斗闻啾啁。
其人绝世贤,揶揄困时流。
唯我与吾子,大轴......更多
相和歌辞·采莲曲 文
人月圆·会稽怀古 文注赏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
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
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林深藏却云门寺:云门寺深藏山林间。
云门寺: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云门山上。
若耶溪:在浙江省绍兴县南若耶山下,相传为越国西施浣纱处,故又称浣纱溪。
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
苎萝人去:指西施离开越国。
苎萝:即苎萝山,这里就是西施浣纱之处。
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
烧丹傍井:在井水旁炼丹。
试墨临池:浙江省永嘉故县积谷山的脚下,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守永嘉时,常临池写字,池水因此变黑,宋朝米芾为池题辞,写下“墨池”二字。
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
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
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会稽怀古》中的云门寺是一座名寺,但作者仅用“林深藏却”四个字,将其环境一笔点出,使人遐想。
第二句“回首若耶溪”,展现出另一幅画图:当你置身古寺时,在山脚下看到一片开阔的溪水。
接下来便由现实回溯历史,想到了西施、王羲之的逸事。
全曲给人以闲适放达之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