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惜别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笙歌旖旎曲终头,转作离声满坐愁。

筝怨朱弦从此断, 烛啼红泪为谁流。

夜长似岁欢宜尽,醉未如泥饮莫休。

何况鸡鸣即须别,门前风雨冷修修。

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

向公泣血洒行殿, 佐佑卿相乾坤平。

逆胡冥寞随烟烬,卿家兄弟功名震。

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

尚书勋业超千古, 雄镇荆州继吾祖。

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向卿将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

卿到朝廷说老翁, 漂零已是沧浪客。

贺新郎(和惠检阅惜别)

作者: 吴潜 朝代: 宋代

晚打西江渡。

便抬头、严城鼓角,乱烟深处。

无限珠玑双手接,颇觉奚囊暴富。

强载月、空舟回去。

劝子不须忧百草,四周维、自著灵鳌柱。

互今古,只如许。

杭州直北还乡路。

想山中、猿呼鹿啸,鹭翔鸥舞。

尽道翁归真个也,只怕颜容非故。

愿从此、耕云钓雨。

盘谷幽深空谷杳,但书来、时寄相思句。

千里外,镇延伫。

浣溪沙·惜别怀归老不禁

作者: 赵鼎 朝代: 宋代

惜别怀归老不禁。

一年春事柳阴阴。

日下长安何处是,碧云深。

已恨梅花疏远信,休传桃叶怨遗音。

一醉东风分首去,两惊心。

点绛唇·惜别伤离

作者: 赵鼎 朝代: 宋代

惜别伤离,此生此念无重数。

故人何处。

还送春归去。

美酒一杯,谁解歌金缕。

无情绪。

淡烟疏雨。

花落空庭暮。

鹧鸪天·惜别

作者: 严仁 朝代: 宋代

一曲危弦断客肠。

津桥捩柂转牙樯。

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

载将离恨过潇湘。

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一曲危弦断客肠。

津桥捩柂转牙樯。

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

载将离恨过潇湘。

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离愁别恨,也是一个亘古常新的主题。

但在写法上却各有不同,因而词的艺术感染力也就各异。

严仁的这首词,以借景抒情取胜。

  “一曲危弦断客肠”。

写楼上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

万种愁情,借琴曲传出,令人魄荡魂销。

首句便给通篇定下了基调,接着,作者又将笔对准到河桥附近的帆船上:人已进船,船舵和桅、“一转”,包含几许离愁别恨!

这一句由将别而即别,词意推进一层,惜别的气氛更为浓厚。

“江心”句由即别转到方别。

帆随云动,写出了似为云所“带”的主观感觉。

“楼上”一句,从对方着笔,终于拈出一个“泪”字来,把抒情气氛推上了高峰。

  以上两句互为对偶,各写一方,将惜别之情,写得深挚感人。

  下片直接抒写离情别意。

头两句仍为写景。

碧草芳美,岸柳才芽,青春作别,倍觉魂销。

正是“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两句以美好的春景,反衬惜别之情。

“载将”一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

结拍二句改设问为肯定语气,是全词一气写分别至此必然的感情蕴积。

以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喻绵绵不断的离别愁情,使主题进一步深化,令人回味不绝。

  作者在上片借景抒情,层次分明,步步推进,虽不点破,却蕴蓄着浓厚的惜别之情,是融情于景的典范。

下片惜别之情滔滔而出,亲切可感,表现出作者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武陵春(惜别)

作者: 谢懋 朝代: 宋代

门掩东风人去后,愁损燕莺心。

一朵梅花淡有春。

粉黛不忺匀。

我亦青楼成卷客,风月强追寻。

莫把恩情做弄成。

容易学行云。

次韵士繇惜别

作者: 陈东 朝代: 宋代

男儿自有四方志,离别岂能动刚肠。

功名未遂身未死,白眼青青频举觞。

惜别

作者: 李咸用 朝代: 唐代

细雨妆行色,霏霏入户来。

须知相识喜,却是别愁媒。

白刃方盈国,黄金不上台。

俱为邹鲁士,何处免尘埃。

次韵月窗兄惜别四首

作者: 陈著 朝代: 宋代

几载诗盟两见心,自从别后可曾寻。

夜来梦见匆匆散,杜宇西窗月未沈。

12345 共17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