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文·荆钗记

作者: 柯丹邱 朝代: 元代
第一出家门【临江仙】(末上)一段新奇真故事,须教两极驰名。三千今古腹中存,开言惊四座,打动五灵神。六府齐才并七步,八方豪气凌云,歌声遏住九霄云。十分全会者,少不得仁义礼先行。〔问答照常〕。【沁园春】才子王生,佳人钱氏,贤孝温良;以荆钗为聘,配为夫妇。春闱催试,拆散鸾凰。独步蟾宫,高攀仙桂,一举鳌头姓氏香。因参相,不从招赘,改调潮阳。修书远报萱堂,中道奸谋变祸殃。岳母生嗔,逼凌改嫁,山妻守节,潜地去......更多

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作者: 郑光祖 朝代: 元代
楔子(老旦扮卜儿上,诗云)急急光明似水流,等闲白了少年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老身姓李,夫主姓王,曾为太常博士之职,不幸病卒于官。先夫在日,止生一个孩儿,名唤王粲,学成满腹文章,只是胸襟骄傲,不肯曲脊于人,有他波父蔡邕丞相,数次将书来取,此子不敢前去。今日好日辰,我唤他出来,上京求的一官半职,光耀门闾,有何不可,王粲那里?(正末扮王仲宣上,云)小生姓王名粲,字仲宣,高平玉井人也。先父曾......更多

瀑布

作者: 施肩吾 朝代: 唐代

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

如青天之顶裂开一个豁口,万丈清泉从中泻下来;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又如剪裁一条素绢,在丽日朗照下,从秋高气爽的蓝天上飘然下悬。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宫词百首

作者: 和凝 朝代: 唐代

紫燎光销大驾归,御楼初见赭黄衣。

千声鼓定将宣赦,竿上金鸡翅欲飞。

北阙晴分五凤楼,嵩山秀色护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运,更拟波中出九畴。

中兴殿上晓光融,一炷天香舞瑞风。

百辟虔心齐稽首,卷帘遥见御衣红。

日和风暖御楼时,万姓齐瞻八彩眉。

瑞气祥烟笼细仗,閤门宣赦四方知。

凤吹鸾歌晓日明,丰年观稼出神京。

封人争献南山寿,五色云中御辇平。

圣主临轩待晓时,穿花宫漏正迟迟。

鸡人......更多

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草桥店梦莺莺(第四本)

作者: 王实甫 朝代: 元代

楔子(旦上,云)昨夜红娘传简去与张生,约今夕和他相见,等红娘来做个商量。

(红上,云)姐姐着我传简帖儿与张生,约他今宵赴约。

俺那小姐,我怕又有说谎,送了他性命,不是耍处。

我见小姐去,看他说甚么。

(旦云)红娘收拾卧房,我睡去。

(红云)不争你要睡呵,那里发付那生?

(旦云)甚么那生?

(红云)姐姐,你又来也!

送了人性命不是耍处。

你若又翻悔,我出首与夫人,你着我将简帖儿约下他来。

(旦云)这小贱人倒会放刁,羞人......更多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侭无言、谁会凭高意。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江岸的枫叶渐渐衰老,水洲的蕙草半已枯凋,满眼衰败的红花绿叶。

楚乡作客,登高望远,正逢这样的暮秋天气。

传来了稀疏的捣衣声,断断续续回响在残阳里。

面对这傍晚景象,我悲伤怀抱,思念远人,新愁和旧恨,接连涌起。

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侭无言、谁会凭高意。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相思之人隔断在脉脉千里之外。

两处思念情怀,相隔千山万水。

雨停云散天空高远,望不尽远处十二座苍翠山峰。

无言相诉,谁会登高望远抒发心中的情意?

纵然写得千万种分离的痛苦情思,无奈谁能驾驭行云寄去我的相思情书?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婉约词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1-42 2、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

王晓波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宋四家词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24页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侭无言、谁会凭高意。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上阕写景,奠定了凄清的基调,烘托出抑郁怀人的氛围。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篇头三句,乃登高所见。

“败红”就是“渐老”的“江枫”,“衰翠”就是“半凋”的“汀蕙”,而曰“满目”,则是举枫树、蕙草以概其余,点出当时已是深秋时节了,整个画面呈现红和绿两种时比色。

不是鲜红嫩绿,而是黯淡、憔悴的红和绿。

“败红”和“衰翠”是对应上文的“江枫”和“汀蕙”:请注意不是已老和全凋,而是“渐老”和“半凋”;

所以还残留一些凄凄惨惨的红和稀稀疏疏的绿,“渐”和“半”意味正老、正凋,还将不断地老下去、凋下去。

  “楚客登临,正是幕秋天气。

”这是一幅大笔渲染、满画面的深秋枫黄图,秋色极浓。

在写足秋色之后,睹此浓浓秋色的抒情主人公出现了,并点明了“暮秋”季节。

“楚客”两句,引用宋玉《九辩》悲秋之意,柳永曾宦游于荆襄一带古代楚地,故这里自称为“楚客”;

“登临”补出了上文之秋景是他登高所目见,并暗示主题。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

”写所闻。

深秋万物衰败,已让人心生哀愁,何况在这“满目败红衰翠”之中,耳中又闻这断断续续、稀稀朗朗的磁杵之声,在残阳中回荡呢?

古代妇女,在秋天到来时,便以磋杵杵捣,制寒衣以送漂泊在外之人。

所以在异地漂泊的行人,听闻捣衣声便生旅愁,这里也是暗寓长期漂泊,“伤怀念远”。

“暮秋”是秋天将尽,“残阳”则是一日将尽,都是“晚景”。

对景难排,因此下文就直接道出“伤怀念远”的主旨。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浓重的秋声秋色深深地触动诗人的离情,接着“对晚景”三字,承上文的所见所闻,启下文的“伤怀念远”,是对主旨的补充,说明这种“伤”和“念”并非偶然触发,而是本来心头有“恨”,才见景生“愁”。

“旧恨”难忘,“新愁”又起,故曰“相继”。

从写景过渡到抒情、“新愁旧恨相继”,此刻先后涌上心头,这愁恨又是多么的浓重。

  下阕抒情,承接上阕直接写出愁恨的缘由。

  “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脉脉”,化用《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其字当作“哌哌”,相视之貌。

(“脉”,繁体“作哌”,形近而误。

)相视,就是我与她互相对望,也就是她怀念我,我也怀念她,因此接着才会有二、三句。

“两处风情”,从“脉脉”来;

“万重烟水”,从“千里”来。

细针密线,丝丝人扣。

“念两处风情”紧扣“脉脉”,“万重烟水”与“千里”呼应,绘出词人与伊人远隔千里,山水重重,两相怀念的情状。

一个“念”字,令作者怀人之情顿生层澜。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雨歇”一句,不但写出登临时天气的实况,而且点出是风吹雨打才使红败翠衰,补暮秋雨后之状,秋雨初停,天高山青,而怀人之情让这雨后晴景引逗得愈加郁厄,将山峰望穿亦难消解。

“望断”句既是写实,又是寓意。

就写实方面说,是讲雨收云散,天高气朗,极目所见,惟有山岭重叠连绵不断。

就寓意方面说,则是讲那位“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由于云散雨收,此时也看不见了。

“望断翠峰十二”,也是徒然。

巫山有十二峰,诗人常在诗中使用李唐神女的传说。

词人在这里暗中抒发了对情人的思念,而且暗示了所思之人,乃是天仙般的一流人物。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

”深进一层。

“凭高”之意,无人可会,只能默然无语。

以“尽”字至“无言”之上,表达了词人复杂深沉的情感无人能解,也无法自诉,使得作品的情感更显深进。

“无言”、“谁会”更是紧扣上阕“脉脉人千里”,表达了词人无人与说的心情。

无人与说,只好把书信寄予千里之人,然而“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既无人与说又千里难寄,词人的苦闷愈加深重了。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结尾两句再深进两层。

第一层,既然此刻此处无人可诉,无人能会此情此意,那么这“离肠万种”,就只有写之寄于词中。

第二层,可是即使写下思念,又如何才能送至她手呢?

一种无可奈何之情,在柔情百转中倾吐而出,增强了感染力。

“归云”,此处意为无乘归去之云的人托付鸿信。

  此词艺术上的特色主要是衬托渲染的手法和宛转往复的情思。

词的上片,取正衬的手法,以苦景写悲怀,同时又将凄怨之情灌注到客观的景物中去,以悲写悲,渲染烘托出浓烈的悲苦气氛;

下片写出了词人感情上的波澜起伏,采取了总起总收、间以分述的笔法,以使感情的抒发层层逼进,步步加深。

参考资料: 1、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编著.宋词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8页 2、 钱鸿英著.柳周词传 柳永、周邦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133页 3、 钱鸿英著.柳周词传 柳永、周邦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134页 4、 姜钧编.宋词大鉴赏:外文出版社,2012.05:第13页

(二十换头)【双调】新水令

作者: 关汉卿 朝代: 元代
玉骢丝鞚金鞍革占,系垂杨小庭深院。明媚景,艳阳天。急管繁弦,东楼上恣欢宴。【庆东原】或向幽窗下,或向曲槛前,春纤相对摇纨扇。闲凭着玉肩,双歌《采莲》,斗抚冰弦。遂却少年心,称了于飞愿。【早乡词】九秋天,三径边,绽黄花遍撒金钱。露春纤把花笑捻,捧金杯酒频劝,畅好是风流如五柳庄前。【挂打沽】浅浅江梅驿使传,乱剪碎鹅毛片。旋剖湿橙列着玳筵,玉液着金瓶旋。酒晕红,新妆面,人道是穷冬,我道是虚言。【石竹子】......更多

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作者: 白朴 朝代: 元代

楔子(冲末扮张守珪引卒子上,诗云)坐拥貔貅镇朔方,每临塞下受降王。

太平时世辕门静,自把雕弓数雁行。

某姓张,名守珪,见任幽州节度使。

幼读儒书,兼通韬略,为藩镇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

且喜近年以来,边烽息警,军士休闲。

昨日奚契丹部擅杀公主,某差捉生使安禄山率兵征讨,不见来回话。

左右,辕门前觑者,等来时报复我知道。

(卒云)理会的。

(净扮安禄山上,云)自家安禄山是也。

积祖以来,为营州杂胡,本姓康工。

母阿史德......更多

点绛唇(重九戏用东坡先生韵)

作者: 向子諲 朝代: 宋代

无热池南,岁寒亭上开新宴。

青山芳甸。

尽入真如观。

举酒高歌,人在秋天半。

晴空远。

寒江影乱。

何处飞来雁。

杂剧·西游记·第四本

作者: 杨景贤 朝代: 元代
玉宇澄空卷绛绡紫云声里奏咸韶认将北斗回金柄魔利天中走一遭第十三折妖猪幻惑(猪八戒上,云)自离天门到下方,只身惟恨少糟糠。神通若使些儿个,三界神祗恼得忙。某乃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生于亥地,长自乾宫。搭琅地盗了金铃,支楞地顿开金锁。潜藏在黑风洞里,隐显在白雾坡前。生得喙长项阔,蹄硬鬣刚。得天地之精华,秉山川之秀丽,在此积年矣,自号黑风大王,左右前后,无敢争者。近日山西南五十里裴家庄,有一女子,许配北......更多
12345 共25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