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友人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一日不作诗,自己的心就如同那废弃的水井一样干枯。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笔砚好似那汲水辘轳,作诗时的吟咏就像那将水从井中提上来的告诉绳索。

”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

虽然每日都思绪翻飞不停作诗,仍然可以作出新的清冷诗句。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这首诗是想告诉志同道合的朋友,作诗乃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辛苦事。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药转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郁金堂北画楼东,换骨神方上药通。

露气暗连青桂苑, 风声偏猎紫兰丛。

长筹未必输孙皓,香枣何劳问石崇。

忆事怀人兼得句,翠衾归卧绣帘中。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

中为吏役牵,十祀空悁劳。

外曲徇尘辙,私心寄英髦。

进乏廓庙器,退非乡曲豪。

天命斯不易,鬼责将安逃。

屯难果见凌,剥丧宜所遭。

神明固浩浩,众口徒嗷嗷。

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

再怀曩岁期,容与驰轻舠.虚馆背山郭,前轩面江皋。

重叠间浦溆,逦迤驱岩嶅。

积翠浮澹滟,始疑负灵鳌。

丛林留冲飙,石砾迎飞涛。

旷朗天景霁,樵苏远相号。

澄潭涌沉鸥,半壁跳悬猱。

鹿鸣验食野,......更多

南涧中题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深秋的寒气聚集在南涧,中午时分我独自游览。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回环的秋风在涧中响起,碧树的影子如吹洞箫似的摇晃。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初来这里就像别有感触,稍入深涧觉似忘了疲散。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在幽深的山谷响起像被系住的鸟儿叫声,涧中的寒藻在涟漪中回荡。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梦里总是魂游那已离开了的京城,怀念故人的泪水徒有悲伤。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孤独的生活容易伤感,迷失道路才感到少有适合归宿的地方。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究竟为什么我会如此消沉,内心的苦闷彷徨自有自己知道原因。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将来迁谪到永州来的人,也一定能领略我此诗的衷肠。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72 2、 王松龄 杨立扬 等.柳宗元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3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深秋的寒气聚集在南涧,中午时分我独自游览。

南涧:地处永州之南,即《石涧记》中所指的“石涧”。

亭午:正午,中午。

李白《古风》诗:“大车飞扬尘,亭午暗阡陌。

”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回环的秋风在涧中响起,碧树的影子如吹洞箫似的摇晃。

萧瑟(xiāo sè):秋风吹拂树叶发出的声音。

曹操《步出东门行》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参差:亦作“篸 ”。

古乐器名,相传舜所造。

《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王逸注:“参差,洞箫也。

”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初来这里就像别有感触,稍入深涧觉似忘了疲散。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在幽深的山谷响起像被系住的鸟儿叫声,涧中的寒藻在涟漪中回荡。

羁(jī):系住。

《淮南子·氾论训》:“乌鹊之巢可俯而探也,禽兽可羁而从也。

”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梦里总是魂游那已离开了的京城,怀念故人的泪水徒有悲伤。

远:一作“游”。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孤独的生活容易伤感,迷失道路才感到少有适合归宿的地方。

孤生:孤独的生涯。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究竟为什么我会如此消沉,内心的苦闷彷徨自有自己知道原因。

索寞:枯寂没有生气,形容消沉的样子。

冯延巳《鹊踏枝》词:“休向尊前情索寞。

”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将来迁谪到永州来的人,也一定能领略我此诗的衷肠。

期(qī):约会。

《诗经·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

”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72 2、 王松龄 杨立扬 等.柳宗元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3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全诗大体分两层笔墨。

前八句,着重在描写南涧时所见景物。

时方深秋,诗人独自来到南涧游览。

涧中寂寞,仿佛秋天的肃杀之气独聚于此。

虽日当正午,而秋风阵阵,林影稀疏,仍给人以萧瑟之感。

诗人初到时若有所得,忘却了疲劳。

但忽闻失侣之禽鸣于幽谷,眼见涧中水藻在波面上荡漾,却引起了无穷联想。

诗的后八句,便着重抒写诗人由联想而产生的感慨。

诗人自述迁谪离京以来,神情恍惚,怀人不见而有泪空垂。

人孤则易为感伤,政治上一失意,便动辄得咎。

如今处境索寞,竟成何事?

于此徘徊,亦只自知。

以后谁再迁谪来此,也许会理解这种心情。

诗人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而遭受贬谪,使他感到忧伤愤懑,而南涧之游,本是解人烦闷的乐事,然所见景物,却又偏偏勾引起他的苦闷和烦恼。

所以苏轼认为“柳子厚南迁后诗,清劲纡徐,大率类此”(《东坡题跋》卷二《书柳子厚南涧诗》)。

这是道出了柳宗元贬后所作诗歌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基本特色的。

  清人何焯在所著《义门读书记》中,也曾对此诗作过较好的分析。

他说:“‘秋气集南涧’,万感俱集,忽不自禁。

发端有力。

‘羁禽响幽谷’一联,似缘上‘风’字,直书即目,其实乃兴中之比也。

羁禽哀鸣者,友声不可求,而断迁乔之望也,起下‘怀人’句。

寒藻独舞者,潜鱼不能依,而乖得性之乐也,起下‘去国’句。

”他这种看法,既注意到了诗人在诗歌中所反映的思想情绪,又注意到了这种思想情绪在诗歌结构安排上的内在联系,是符合作品本身的实际的。

“秋气集南涧”一句,虽是写景,点出时令,一个“集”字便用得颇有深意。

悲凉萧瑟的“秋气”怎么能独聚于南涧呢?

这自然是诗人主观的感受,在这样的时令和气氛中,诗人“独游”到此,自然会“万感俱集”,不可抑止。

他满腔忧郁的情怀,便一齐从这里开始倾泻出来。

诗人由“秋气”进而写到秋风萧瑟,林影参差,引出“羁禽响幽谷”一联。

诗人描绘山鸟惊飞独往,秋萍飘浮不定,不正使人仿佛看到诗人在溪涧深处踯躅徬徨、凄婉哀伤的身影吗?

这“羁禽”二句,虽然是直书见闻,“其实乃兴中之比”,开下文着重抒写感慨的张本。

诗人以“羁禽”在“幽谷”中哀鸣,欲求友声而不可得,比之为对重返朝廷之无望,因而使他要“怀人泪空垂”了。

这诗写得平淡简朴,而细细体会,蕴味深长,“平淡有思致”。

苏轼称赞此诗“妙绝古今”,“熟视有奇趣”,道出了它的艺术特色。

参考资料: 1、 吴文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27-928

西江月·歌扇潜回暖吹

作者: 郭应祥 朝代: 宋代

歌扇潜回暖吹,酒兵顿解寒围。

红莲绛蜡两交辉。

小醉何妨大醉。

落笔君如王勃,属辞我愧周墀。

明年应记盍簪时。

耿耿怀人不寐。

悲从弟仲德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借问为谁悲?

怀人在九冥。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

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

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数龄。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

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

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凭吊旧宅含悲痛,心伤难止泪飘零。

借问为谁悲?

怀人在九冥。

问我如今为谁悲?

所怀之人在幽冥。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

按礼成服为堂弟,恩情不减同胞生。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

门前执手话别时,谁料你会先凋殒。

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

天数命定不免死,建功立业竟未成。

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数龄。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

夫妻灵位置空馆,早晚寂寞无哭声。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

灰尘堆积在空座,隔年杂草生前庭。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

台阶荒废无踪迹,唯有园林留遗情。

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

暗随自然消逝去,终古不再见身形。

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

脚步沉重缓缓归,忧伤悲痛泪沾襟。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07-109

闰七月二十三夜记梦诗 其二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代

对镜多新白,怀人入远思。

山河犹汉魏,风俗想轩义。

小草铜驼恨,荒陵玉雁悲。

平生伊吕志,耕钓岂无为?

终日

作者: 陈允平 朝代: 宋代

终日怀人凭曲栏,余阴未放客衣单。

只缘二月风光澹,别作一般天气看。

梅粉有香销夜雨,柳丝无方受春寒。

闲情漠漠难拘管,自逐轻鸥下急滩。

春闺

作者: 陈允平 朝代: 宋代

终日怀人倚翠阑,别长愁宽钏金宽。

颦眉钿叶抛鸳甃,弹泪灯花落凤盘。

梅粉有香供夜雨,柳丝无力受春寒。

阶前拾得相思子,自结罗囊绣合欢。

和王倅见惠十篇

作者: 曹勋 朝代: 宋代

道远一跬步,心勤每侨如。

荷深露初下,翠密红亦疏。

是知诗兴多,剩寄怀人书。

12345 共16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