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清静的夜里坐在明月下,听着幽人卢先生弹奏起古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忽然听到《悲风》的曲调,又好像是《寒松》的声音。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白雪》的指法使您纤手忙乱,《绿水》的音节确实让人养性清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可惜钟子期早已死去,世上再也找不到那样的知音。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62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闲夜坐明月,一作“闲坐夜明月”。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钟期:指钟子期。

《列子·汤问》说,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

俞伯牙弹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俞伯牙要表达的内容,钟于期都能听出来。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62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一幅夜里闲坐、明月当空、静听幽人弹素琴的落寞景致,为下文“世上无知音”的孤寂惆怅之情作铺垫,埋伏笔。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用借喻手法:忽闻“悲声调”,宛若“寒松吟”,喧染悲凉的氛围,把加深悲愁的情愫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用拟人手法: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便于作者尽情发挥,以情景交融的方式,把作者知音难觅的孤寂真情实感融入诗中,进而达到引人入胜之效果。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此句借用“钟子期”、“俞伯牙”典故喻己,紧扣上文,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为严谨,表达出诗人知音难觅的孤寂落寞之情感。

  诗中《悲风》、《寒松》、《白雪》、《绿水》都是古曲名,意在描写隐士卢子顺弹琴的高超的艺术水平,进而发出“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的感叹。

  这首诗写听幽人弹琴,借以慨叹世无知音。

思想情绪未免有些消极,但其中也必定饱含着诗人一生坎坷、历尽艰难的辛酸痛苦。

一首诗中列出四首琴曲名来,可见李白对琴道是很熟悉的。

其中写《渌水》时,言其作用可以“清虚心”,这是李白的一个重要音乐观点。

其所以如此,恐与李白多受老庄思想影响有密切关系。

    从写作上看,首写弹琴,中写琴曲,末写慨叹。

在写琴曲时,诗人以《寒松吟》比《悲风》,虽是以琴曲比琴曲,却又使人能从曲名上想到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因为“悲”与“寒”皆冷色字,感情色彩是一致的,“风”与“松”则使人想到松涛,并进而想到乐音的特色。

又琴曲有《风入松》,传为嵇康所作,“风”与“松”相连,可使人想起这一琴曲。

此可见诗人的比喻是如何贴切!

再者,“《白雪》乱纤手”一句,诗人不仅以一“乱”字,写出弹琴动作的特点,而且从《白雪》还可使人想到纤手的白嫩,这样的配词,真是妙不可言!

参考资料: 1、 傅正谷选释.唐代音乐舞蹈杂技诗选释: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03:29-30

楼中月夜

作者: 韦应物 朝代: 唐代

端令倚悬槛,长望抱沉忧。

宁知故园月,今夕在兹楼。

衰莲送馀馥,华露湛新秋。

坐见苍林变,清辉怆已休。

山中月夜寄无锡长官

作者: 皎然 朝代: 唐代

湖上凉风早,双峰月色秋。

遥知秣陵令,今夜在西楼。

别叶萧萧下,含霜处处流。

如何共清景,异县不同游。

十六月夜再同子文、巨济、李叔粲南溪步月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际晚溪游暮欲归,追凉逐胜却成迟。

月如醉眼生红晕,山作愁眉带淡姿。

天下无人闲似我,秋边有句说从谁。

弟兄一再更相送,行到更深笑不知。

月夜观雪三首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月色还将雪色同,雪光却与月光通。

都将大地作月窟,仍牖碧天名雪宫。

次韵公辟州宅月夜偶成

作者: 秦观 朝代: 宋代

新秋过雨月如霜,缓足蓬莱彻上方。

翠木玲珑藏宝界,白烟浓淡锁华堂。

书名越艳谁兴发,角动单于自感伤。

山似卧龙天似水,却疑身在海中央。

初秋月夜中书宿直,因呈杨阁老

作者: 权德舆 朝代: 唐代

欹枕直庐暇,风蝉迎早秋。

沈沈玉堂夕,皎皎金波流。

对掌喜新命,分曹谐旧游。

相思玩华彩,因感庾公楼。

同李三月夜作

作者: 皇甫冉 朝代: 唐代

霜风惊度雁,月露皓疏林。

处处砧声发,星河秋夜深。

春江花月夜(二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夜雾沈花树,春江溢月轮。

欢来意不持,乐极词难陈。

早秋月夜

作者: 雍陶 朝代: 唐代

身闲伴月夜深行,风触衣裳四体轻。

为见近来天气好,几篇诗兴入秋成。

12345 共47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