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太尉西园贺雪歌 文
阴阳乖错乱五行,穷冬山谷暖不冰。
一阳且出在地上,地下谁发万物萌。
太阴当用不用事,盖由奸将不斩亏国刑。
遂令邪风伺间隙,潜中瘟疫於疲氓。
神哉陛下至仁圣,忧勤悬祷通精诚。
圣人与天同一体,意未发口天已听。
忽收寒威还水官,正时肃物凛以清。
寒风得势猎猎走,瓦乾霰急落不停。
恍然天地半夜白,群鸡失晓不及鸣。
清晨拜表东上合,郁郁瑞气盈宫庭。
退朝骑马下银阙,马滑不惯行瑶琼。
晚趋宾馆贺太尉,坐觉满路流欢声。
便开西园扫征......更多
春日独游上林院後亭见樱桃花奉寄希深圣俞仍 文
五代史伶官传序 文翻注译赏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文翻注译赏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在南郊的园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风中,时时听到马的嘶鸣。
青青的梅子,才豆粒一样大小,细嫩的柳叶,像眉毛一般秀灵。
春日渐长,蝴蝶飞得多么轻盈。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花上露珠晶莹,春草茂密如烟,这户人家已放下窗帘。
她荡罢秋千格外疲倦,轻解罗衣床上眠,伴她的只有梁上双燕。
参考资料: 1、 吴熊和,沈松勤.《唐五代词三百首》.长沙:岳麓书社,1994:290 2、 李志敏.《宋词名家名篇鉴赏》.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94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宋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62 4、 《唐宋八大家大全集》编委会.《唐宋八大家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98 5、 李功元.《中华诗词曲鉴赏》.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305 6、 王意如.《唐宋词名句品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88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风和:春风暖和。
马嘶:指游人车马的声音。
嘶,叫。
青梅如豆柳如眉:青梅结得像豆子那么大,柳叶长得像美人的眉毛。
后世多以此句描绘明媚的春日风景。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日长:过了春分的节令,白天渐渐长了。
这里还有整个白天的意思。
草烟:形容春草稠密。
帘幕:帘子和帷幕。
慵(yōng)困:困倦。
罗衣:香罗衫。
画堂:彩画装饰的堂屋。
参考资料: 1、 吴熊和,沈松勤.《唐五代词三百首》.长沙:岳麓书社,1994:290 2、 李志敏.《宋词名家名篇鉴赏》.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94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宋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62 4、 《唐宋八大家大全集》编委会.《唐宋八大家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98 5、 李功元.《中华诗词曲鉴赏》.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305 6、 王意如.《唐宋词名句品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88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sī)。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在南郊的园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风中,时时听到马的嘶鸣。
青青的梅子,才豆粒一样大小,细嫩的柳叶,像眉毛一般秀灵。
春日渐长,蝴蝶飞得多么轻盈。
风和:春风暖和。
马嘶:指游人车马的声音。
嘶,叫。
青梅如豆柳如眉:青梅结得像豆子那么大,柳叶长得像美人的眉毛。
后世多以此句描绘明媚的春日风景。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yōng)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花上露珠晶莹,春草茂密如烟,这户人家已放下窗帘。
她荡罢秋千格外疲倦,轻解罗衣床上眠,伴她的只有梁上双燕。
日长:过了春分的节令,白天渐渐长了。
这里还有整个白天的意思。
草烟:形容春草稠密。
帘幕:帘子和帷幕。
慵困:困倦。
罗衣:香罗衫。
画堂:彩画装饰的堂屋。
参考资料: 1、 吴熊和,沈松勤.《唐五代词三百首》.长沙:岳麓书社,1994:290 2、 李志敏.《宋词名家名篇鉴赏》.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94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宋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62 4、 《唐宋八大家大全集》编委会.《唐宋八大家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98 5、 李功元.《中华诗词曲鉴赏》.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305 6、 王意如.《唐宋词名句品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88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此词描写少妇因游春有感而忆所思的无可排遣之情。
首句点明时序:芳春过半,踏青游赏,戏罢秋千。
由动境而归静境,写其季节天色之气氛,闺阁深居之感受,读来宛如亲历。
次句“风和闻马嘶”五字为一篇关键,虽用笔闲淡,不扬不厉,而造境传神,常人难及。
“闻马嘶”之宝马振鬣长嘶,成为古人游春这一良辰美景之一种不可或缺的意象。
时节已近暮春,青梅结子,小虽如豆,已过花时,柳尽舒青,如眉剪黛;
而日长气暖,蝴蝶不知从何而至,翩翩于花间草际,好一幅闹春图画。
“蝶蝶飞”以一动作点活了暮春之景。
过片“人家帘幕垂”极写静境。
而“花露重,草烟低”,正与写静有关:花觉其露重欲滴,草见其烟伏不浮,正是极静之物境心境下。
“秋千”句是写静至精微处,再以动态一为衬染,然亦虚笔,而非实义。
出秋千,写戏罢秋千,只觉慵困,解衣小憩,已是归来之后。
既归画堂,忽有双燕,亦似春游方罢,相继归来。
不说人归,只说燕归,以燕衬。
人,物人一也,不可分辨。
然而燕归来,可知天色近晚,由此一切动态,悉归静境。
结以燕归,又遥与开篇马嘶相呼应。
于是春景芳情,浑然莫辩。
前人谓“冯词如古蕃锦,如周、秦宝鼎彝,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此词写仲春景色,豆梅丝柳,日长蝶飞,花露草烟,秋千慵困,画梁双燕,令人目不暇接。
而人物踏青时的心情,则仅于“慵困”、“双燕栖”中略予点泄,显得雍容蕴藉。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渔家傲·昨日采花花欲尽 文
赴集禧宫祈雪追忆从先皇驾幸泫然有感 文
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 文译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意如何?
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
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意如何?
细似轻丝渺(miǎo)似波。
离人的怀抱甚是伤心,老天倘若有感情,也会因离别而衰老;
它有时如轻丝般纤细却缠绵悠远,有时又如波涛般一浪高过一浪地涌上心头。
伤怀:伤心。
渺:茫茫然,看不清楚。
扁舟岸侧,枫叶荻(dí)花秋索索。
细想前欢,须著(zhù)人间比梦间。
湖边一叶扁舟停靠在岸边,枫叶、芦花在秋风里瑟瑟发抖,将前欢与现实形成对照,相聚时的欢乐是一去不复返了,除非相逢于梦中。
扁舟:小船。
枫叶:枫树叶。
亦泛指秋令变红的其他植物的叶子。
诗文中常用以形容秋色。
荻花: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状像芦苇,地下茎蔓延,叶子长形,紫色花穗,生长在水边。
茎可以编席箔。
须著人问比梦间:全句是说过去的事纵然真实,由于时过境迁。
也形同梦寐,须用梦间的事来比况过去人间发生的事。
参考资料: 1、 谭新红编著.欧阳修词全集:崇文书局,2014.06,:第34页 2、 费振刚主编, 陶尔夫杨庆辰著.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 晏欧词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203页 3、 谭新红编著.欧阳修词全集:崇文书局,2014.06:第34页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文翻注译赏
再和圣愈见答 文
两畿相望东与西,书来三日犹为稽。
短篇投子譬瓦砾,敢辱报之金褭蹄。
文章至宝被埋没,气象往往干云霓。
飞黄伯乐不世出,四顾骧首空长嘶。
嗟哉我岂敢知子,论赖子初指迷。
子言古淡有真味,大羹岂须调以齑。
怜我区区欲强学,破◇曾不离污泥。
问子初何得臻此,岂能直到无阶梯。
如其所得自勤苦,何惮入海求灵犀。
周旋二纪陪唱和,凡翼每◇鸾凰栖。
有时争胜不量力,何异弱鲁攻强齐。
念子京师苦憔悴,经年陋巷听朝鸡。
儿啼妻噤午未饭,得......更多
奉答原甫九月八日见过会饮之作 文
老大惜时节,少年轻别离。
我歌君当和,我酌君勿辞。
艳艳庭下菊,与君吟绕之。
撷其黄金蕊,泛此白玉◇。
君勿爱此花,问君此何时。
秋风日益高,霜露渐离披。
芳岁忽已晚,朱颜从此衰。
念君将舍我,车马去有期。
君行一何乐,我意独不怡。
飞兔不恋群,奔风谁能追。
老骥但伏枥,壮心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