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煎茶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求芳甘。

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

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

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

我今倦游思故乡,不学南方与北方。

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光。

何时茅檐归去炙背读文字,遣儿折取枯竹女煎汤。

夏日游连江石门坐林下有虫咂肤视之仅可分有

作者: 李弥逊 朝代: 宋代

么麽何从到上方,敢将唇吻犯堂堂。

但知射影求阴中,可笑当车不自量。

鱟目苦遭蚊喙聒,象蹄犹畏鼠牙伤。

须臾怀命随翻手,蛮触应难望故乡。

和别沉右率诸君诗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春夜别清樽。

江潭复为客。

叹息东流水。

如何故乡陌。

重树日芬洲转如积。

望望荆台下。

归梦相思夕。

同沉右率诸公赋鼓吹曲名 临高台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千里常思归。

登台临绮翼。

纔见孤鸟还。

未辨连山极。

四面动清风。

朝夜起寒色。

谁知倦游者。

嗟此故乡忆。

同羇夜集诗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积念隔炎凉。

骧言始今夕。

已对浊尊酒。

复歧故乡客。

霜月始流砌。

寒蛸早吟隙。

幸藉京华游。

边城燕良席。

樵采咸共同。

荆莎聊可藉。

恐君城阙人。

安能久松柏。

京路夜发诗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扰扰整夜装。

肃肃戒徂两。

晓星正寥落。

晨光复泱漭。

犹沾余露团。

稍见朝霞上。

故乡邈已敻。

山川修且广。

文奏方盈前。

怀人去心赏。

敕躬每局蹐。

瞻恩惟震荡。

行矣倦路长。

无由税归鞅。

同州端午

作者: 殷尧藩 朝代: 唐代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我离家已经整整三十五个年头(端午节)了。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鹤发:指白发。

尺:量词,旧时长度单位。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我离家已经整整三十五个年头(端午节)了。

鹤发:指白发。

尺:量词,旧时长度单位。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同州端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长期离乡背井,而今返里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开头就写刻画了一个白发老人的形象,略写了端午节的气氛。

然后就写到小孩子见到自己的喜悦,想要尽快回到自己的故乡。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瑞鹤仙(送王季夷)

作者: 韩元吉 朝代: 宋代

西风吹暮雨。

正碧树凉生,送君南浦。

蝉声带残暑。

满高林斜照,暝烟横渚。

故乡路阻。

更秋入、江城雁渡。

怅天涯、几许闲愁,对酒共成羁旅。

休问功名何在,绿鬓吴霜,素衣尘土。

离觞缓举。

收玉箸,听金缕。

叹凌云才调,乌丝阑上,省把清诗漫与。

见洛阳、年少交游,倩君寄语。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

作者: 陈师道 朝代: 宋代

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河山自一方。

小市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秋怀十首

作者: 陈师道 朝代: 宋代

有家汴泗间,岁久榛棘荒。

稍知田家乐,感此归意忙。

老马甘伏枥,游魂还故乡。

四十尚无君,天下未敢忘。

3132333435 共79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