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三首 文
夏衣著体轻,晓气蒸岚湿。
清池湛城闉,微风为磨拭。
今朝乃重九,万木犹故碧。
芙蕖久退红,衰蒲尚森戟。
岁丰农务閒,林间闻组织。
天涯一杯酒,胜日同此席。
论交真臭味,不必须旧识。
高谈璨齿白,谑浪发颊赤。
向会喜今逢,追思多古昔。
千年龙山盛,坐客看落笔。
平生跌宕意,寻胜穷履屐。
领会苟在心,傍人笑脱帻。
故为牛山会,遽作儿女泣。
古人欣佳名,且用永今日。
百年如过鸟,万事何损益。
唯思快雨来,窗竹听夜滴。
杯行莫暂停,城乌......更多
送别 文
岁晚多烈风,鸿雁号广泽。
寒日行天边,及兹送归客。
余生足暌异,不作儿女色。
此夕复何夕,伤离重悽恻。
子櫂既云西,余行亦将此。
岂但今日别,方异平生迹。
千里既寄书,万里空叹息。
朝市与山林,从兹恐乖隔。
比闻赵季茂春板舆行春甚乐予跃然效之是日乃 文
棠湖有病客,破鼎支药糜。
青阳动新晴,兀兀厌坐驰。
静闻箫鼓闹,翠幰行春堤。
柔风吹帘旌,杲日浮屏缇。
行厨依竹里,绣幙联江湄。
为问来者谁,板舆双侍姬。
光彩照路傍,拍舞襄阳儿。
病翁禅定心,久矣沾絮泥。
一念忽随喜,联复相追随。
家人治尊罍,夜漏觇晨晞。
拥被起跃然,不知筋力痿。
破晓始三弄,冲寒才一卮。
爚如满天星,湛湛开青池。
晨光透户牖,纤尘寂不吹。
倏焉云头催,随以雨脚垂。
汀苹振淅沥,岸柳惊纷披。
度塘如度桥,跬步......更多
与陈时敏别 文
近别会有期,远别易惨凄。
一人失意行,众宾颜色低。
相顾各无语,握手立大堤。
白沙飞轻烟,赤草漫路蹊。
灶户八九家,皮肉瘦且黧。
再拜谒官长,鹄立无所赍。
孤厅如荒邮,壁落新补泥。
日没官吏散,角角野雉啼。
归来对寒灯,儿女相孩提。
虽云去乡国,喜不闻鼓鼙。
官卑职易称,牛刀用割鸡。
回首华亭鹤,月白露凄凄。
咏七姊妹花 文
闻官军南征解围有日喜而遂咏(二首) 文
忆左掖千叶桃花 文
秾李积皓雪,繁桃炫朝霞。
江边日日见春色,尽是寻常儿女花。
东阑一树能倾国,千瓣玲珑谁剪刻?
半吐疑红却胜红,全开似白元非白。
旁虽浅淡正复浓,雅丽称月间宜风。
阴时晴午各异态,嗔喜笑鼙无不工。
嗟我匆匆簿书急,时复微吟对花立。
白苎犹沾夕露香,青鞋不怕苍苔湿。
而今漂泊楚江滨,想像丰仪一怆神。
惆怅当时看花客,对花还说去年人。
古郡 文
东门行 文
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怆欲悲。
舍无儋石储,还视身上衣参差。
慷慨出门去,儿女牵裙。
他家自愿富贵,贱妾与君但袴糜。
但袴縻,上用穹窿,下用匍匐小儿。
时吏清廉,法不可干。
。
一旦缓急,当告谁。
行,吾望君归。
嗟!
少年莫为非。
清明日对酒 文翻注译赏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该享。
人死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纷然:众多繁忙的意思。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人指阴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
纷然:众多繁忙的意思。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该享。
人死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人指阴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诗歌首联两句是远景,一句写物景,一句写人景。
据此,我们不妨这样想,诗人在清明节这一天来祭扫,未到坟茔聚集之地,即以目睹此景,因墓地往往在深处,怕妨路径,故一眼必是望到远景。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呢?
“南北山头多墓田”,“南北”当是虚指,意即四面八方。
是不是就可以解成“四面八方的山头上有很多墓田”了呢?
难道我们竟没有体会出诗人说这句话时无限悲凉的口吻吗:“(你看啊!
)四面八方的山头上竟然有这么多的墓田,(那些可都是死去的人啊!
)”这样解就丰满得多了。
下面人景也就很是顺理成章了,墓地多,自然来祭扫的人也就多了:“清明祭扫各纷然”。
可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各”指每家祭扫每家的毫不相干,“纷然”则指人数众多。
那么既然人数众多,何以“各人自扫门前雪”呢?
难道不会出现相互帮助、相互劝慰的场景吗?
须知道,人们一般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互不搭腔,就是已经痛苦难过到了极致,以致习惯成自然,各自心知肚明,无需多言。
颔联两句,诗人走上前去,镜头拉近,细节刻画物景与人景:“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字面上很好说,就是说冥纸成灰,灰飞漫天,好似白色的蝴蝶;
相思成泪,泪滴成血,仿佛红色的杜鹃。
可为什么要以纸灰作蝴蝶,泪血作杜鹃,而不是旁的什么?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美丽的神话中有庄周化蝶、杜鹃啼血的范式。
那么就清楚了:原来蝴蝶是沟通阴阳二界的使者啊,冥纸当然就是起到这样的作用;
同样的,相思要怎么样来表达才最恳切,总不至于老是“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一类的吧,这样就浅薄了。
“我”要告诉阴间的人,“我们”想你想得都把眼泪哭干了,现在啼出来的是血啊!
这种震撼力,实在是难以言表的。
颈联承接上句,依照时间发展续写诗人的所见所想:“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出句当然是虚景,哪里会有这么巧让诗人碰到狐狸在冢穴里面睡觉呢!
不过是说,一天的祭扫结束了,日薄西山,人人各自归家,但“我”知道,只有一种动物是不会离开的,那便是狐狸。
你凭什么这么说?
虽然“我”没有看见,但“我”竟连“狐死必首丘”的道理也不懂吗?
你们这些人,祭扫之时哭哭啼啼,平日里哪里见到你们有丝毫的伤心难过?
狐狸却不同,它们始终对同伴、对“家庭”忠诚无二,即使死了,也要将头对准丘穴的方向!
真是“狐犹如此,人何以堪”啊!
这一层强烈的反差不经仔细的推敲是得不到的。
可是哪里知道反差更强烈的还在后头:晚上回到家来,看到孩子们在灯前玩闹嬉戏,他们怎么会知道“我”的心酸,怎么会知道生离死别的痛苦?
这于我们来说,又是一个极大的冲击。
可是还不止如此,我们再挖掘下去就发现:这些孩子都还那样弱小,是那么天真无邪,可是终归要长大,终归要衰老,终归也要死去,这是天命所在,是多么得令人遗憾,令人神伤。
你看,这里正好与首联我们提到的诗人厌倦死亡的思想相照应了。
是不是吃了一惊,短短十四个字,居然内涵多至如斯境地,且皆为感人心魄,发人深省之语。
尾联诗人要总结了,也算是表达自己的态度:“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应当说这是比较易见的文人士大夫的心理常态,就是及时行乐。
我们读到这里,定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古诗十九首》里那么成系统地高唱“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或者会更直接想到“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但果真如此简单吗?
我认为关于这一点我们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即并未区分与判断抒发及时行乐思想究竟是已臻化境,心本开阔,还是无奈愁极,故作旷达,这一点是极重要的问题,是可以作为专题来研究的。
就高翥这首诗而言,显然是故作旷达无疑。
你看,诗人尚在阳间,就已经想到死后别人祭祀他的酒他一滴也尝不到了,可见他对这个世界是何其留恋!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由此可见欲望能使人丧失本我,渐成依赖。
原本下面该是艺术手法的分析,因又要涉及理论,与我想要表达鉴赏的最初的心理流变旨趣不合,故略去。
高翥是南宋后期江湖诗派的重要作家,且为宁波人,可以说,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与我近来研究的楼钥有偶合之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