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氏行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燕脂漠漠桃花浅,青黛微微柳叶新。

出使在途所骑马死改乘肩舆将归长安偶咏…寄太原李相公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驿路崎岖泥雪寒,欲登篮舆一长叹。

风光不见桃花骑, 尘土空留杏叶鞍。

丧乘独归殊不易,脱骖相赠岂为难。

并州好马应无数,不怕旌旄试觅看。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圣代元和岁,闲居渭水阳。

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时康。

朝野分伦序,贤愚定否臧。

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唐。

由是推天运,从兹乐性场。

笼禽放高翥,雾豹得深藏。

世虑休相扰,身谋且自强。

犹须务衣食,未免事农桑。

薙草通三径,开田占一坊。

昼扉扃白版,夜碓扫黄粱。

隙地治场圃,闲时粪土疆。

枳篱编刺夹,薤垄擘科秧。

穑力嫌身病,农心愿岁穰。

朝衣典杯酒,佩剑博牛羊。

困倚栽松锸,饥提采蕨筐。

引泉来后涧,......更多

出使在途,所骑马死,改乘肩舆,将归长安,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驿路崎岖泥雪寒,欲登篮舆一长叹。

风光不见桃花骑,尘土空留杏叶鞍。

丧乘独归殊不易,脱骖相赠岂为难。

并州好马应无数,不怕旌旄试觅看。

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辟命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见说瞿塘峡,斜衔滟滪根。

难于寻鸟路,险过上龙门。

羊角风头急,桃花水色浑。

山回若鳌转,舟入似鲸吞。

岸合愁天断,波跳恐地翻。

怜君经此去,为感主人恩。

南征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桃花汛涨平了湘江两岸,飘忽如云的白帆驶过枫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为了活命我经常到异地去避难,如今又漂泊远方一路上泪洒衣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当此年老多病乘丹南行的时候,一颗向北的心啊永念皇恩。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我苦苦地写了一辈子诗歌,可叹至今还没有遇到一个知音。

参考资料: 1、 韩成武.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158 2、 萧枫.唐诗宋词元曲:线装书局,2002:430 3、 莫砺锋.杜甫诗集:凤凰出版社,2013:246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桃花水:桃花盛开时节江河涨水。

又名‘“桃花汛”。

《岁时广记》载:“黄河水,二月三月名桃花水。

”云帆:白帆。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避地:避难而逃往他乡。

适远:到远方去。

沾襟:浸湿衣襟,指伤心落泪。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君恩:指唐代宗之恩。

代宗曾对杜甫两次授官(补京兆功曹和检校工部员外郎)。

君,指唐代宗。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百年:人的一生,一辈子。

参考资料: 1、 韩成武.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158 2、 萧枫.唐诗宋词元曲:线装书局,2002:430 3、 莫砺锋.杜甫诗集:凤凰出版社,2013:246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桃花汛涨平了湘江两岸,飘忽如云的白帆驶过枫林。

桃花水:桃花盛开时节江河涨水。

又名‘“桃花汛”。

《岁时广记》载:“黄河水,二月三月名桃花水。

”云帆:白帆。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为了活命我经常到异地去避难,如今又漂泊远方一路上泪洒衣襟。

避地:避难而逃往他乡。

适远:到远方去。

沾襟:浸湿衣襟,指伤心落泪。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当此年老多病乘丹南行的时候,一颗向北的心啊永念皇恩。

君恩:指唐代宗之恩。

代宗曾对杜甫两次授官(补京兆功曹和检校工部员外郎)。

君,指唐代宗。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我苦苦地写了一辈子诗歌,可叹至今还没有遇到一个知音。

百年:人的一生,一辈子。

参考资料: 1、 韩成武.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158 2、 萧枫.唐诗宋词元曲:线装书局,2002:430 3、 莫砺锋.杜甫诗集:凤凰出版社,2013:246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这首诗既是杜甫晚年悲苦生活和忧国优民思想的体现,又是诗人对自己的诗作充满自信和自负的自我鉴定。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是写诗人南征途中所见的秀丽风光。

这里“桃花水”对“枫树林”,为借对。

春天,春水奔流,桃花夹岸,极目远眺,风帆如方阵一般,而枫树也已成林,这是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

  “偷生长避地,适达更沾襟。

”表现诗人晚年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的悲辛生活。

为了苟全性命,诗人常常是今天在这里,明天又在那里,四处逃难,而今又要远去衡湘,使诗人泪满衣襟。

杜甫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深化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

诗一起首就描写了绮丽的景色,按理说看到这样好的景色本该分外愉悦才是。

但是由于乱离漂泊,又想到自己老病跋跄,面对美景,诗人反而潸然泪下了。

  “老病南征口,君恩北望心。

”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

诗人老了,病了,照理应该还乡才是,而现在却更往南走,可悲。

尽管如此,诗人报国热情不减,心一刻也未尝忘怀朝廷。

杜甫在成都时,代宗曾召他赴京兆功曹,杜甫没接受,后因严武表荐,授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他对代宗还是有着一定好感,存有一线希望的。

这里“南征日”对“北望心”,为流水对,且前后两句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更加衬托出了诗人一生奔波无定,但一心报国的思想情怀。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正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思想及悲剧命运的总结。

诗人一生抱负远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然而仕途坎坷,个中甘苦,只有自己一人独享,而纵然有绝世才华,却未见有一个能理解他的知音。

在当时社会里,文章上的知音,也就是事业上的援手。

这两句感慨很深,很大,自视也很高。

不能不使杜甫伤感:对于同时代的人诗人或较有成就的诗人,他本着“乐道人之善”的态度儿乎都评论到,全都给以相应的评价,他成了他们的知音。

然而很少有人谈论到他的诗,他自己也没有知音。

天宝末,殷璠编的《河岳英灵集》,高适、岑参、薛据等还有一些实在不高明的作家都入了选,独杜甫“名落孙山”。

但杜甫并不急于求人知,也并不因此而丧失了自己的自信:他知道将来总会有他的知音的。

但这不能不说是杜甫一生的悲剧。

三、四两联,正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照。

  诗以明媚的自然春景开头,但由于诗人晚年浪迹天涯,光景无多,前途渺茫,只得作诗自苦,慨叹当时没有知己,这样就使前面所描写的欢快、轻松的气氛消逝的无影无踪。

这样对照写来,景与情似乎极不相称,但却显得深刻悲痛,更具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599-600

秦州杂诗二十首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秦州山北寺,胜迹隗嚣宫。

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

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

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

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

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夸。

鼓角缘边郡,川原欲夜时。

秋听殷地发,风散入云悲。

抱叶寒蝉静,归来独鸟迟。

万方声一概,......更多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十二月一日三首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

一声何处送书雁, 百丈谁家上水船。

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

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负盐出井此溪女, 打鼓发船何郡郎。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短短桃花临水岸, 轻轻柳絮点人衣。

春来准拟开怀久,老去亲知见面稀。

他日一杯难强进,重嗟筋力故山违。

赤谷西崦人家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跻险不自喧,出郊已清目。

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宿九仙山(九仙谓左元放、许迈、王、谢之流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

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

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

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4647484950 共16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