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咏二绝 文
宿玉箫宫 文
一斛珠(桃园赏雪) 文
戏文·小孙屠 文
陶渊明 文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文翻注译赏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露浓 一作: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露浓 一作:雨浓)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
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犬吠(fèi)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露浓 一作:雨浓)吠:狗叫。
带露浓:挂满了露珠。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树深:树丛深处。
野竹分青霭(ǎi),飞泉挂碧峰。
青霭:青色的云气。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倚: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犬吠(fèi)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露浓 一作:雨浓)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吠:狗叫。
带露浓:挂满了露珠。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
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树深:树丛深处。
野竹分青霭(ǎi),飞泉挂碧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青霭:青色的云气。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倚: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露浓 一作: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
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
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
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
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
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
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
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
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
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
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
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
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
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
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
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不闻钟”与题中“不遇”遥相呼应。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
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
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
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
“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
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
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尾联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这其中的苦思、探索,更能给人启示,也更能让人深刻理解诗人的其他诗作。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
全诗辞句平易自然,纯用白描,景美情深。
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
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
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代别情人 文翻
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
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
风吹绿琴去,曲度紫鸳鸯。
昔作一水鱼,今成两枝鸟。
哀哀长鸡鸣,夜夜达五晓。
起折相思树,归赠知寸心。
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
天涯有度鸟,莫绝瑶华音。
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你像清水一样矜持,我像桃花生长在河岸。
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
桃花戏弄水色,水波荡漾起春光。
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
我喜欢你的容颜,你喜爱我的文章。
风吹绿琴去,曲度紫鸳鸯。
我用绿绮琴弹指奏起:紫鸳鸯,琴声随风飘扬。
昔作一水鱼,今成两枝鸟。
我们曾经欢如鱼水,如今却成为两颗树上的鸟儿。
哀哀长鸡鸣,夜夜达五晓。
夜夜相对哀鸣,一直到天亮。
起折相思树,归赠知寸心。
我折一支相思树枝送给你,聊表我寸心。
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
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飘出去的云朵哪里找回。
天涯有度鸟,莫绝瑶华音。
就算我们分隔天涯,别忘记托鸟儿带来你的音讯。
参考资料: 1、 张厚余.太白诗传 上.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91页 2、 杨辇宗,杨实诚.爱情诗注析.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271-272页
春晚寄微之 文
履信池樱桃岛上醉后走笔送别舒员外兼…李卿考功崔郎中 文
樱桃岛前春,去春花万枝。
忽忆与宗卿闲饮日, 又忆与考功狂醉时。
岁晚无花空有叶,风吹满地乾重叠。
蹋叶悲秋复忆春,池边树下重殷勤。
今朝一酌临寒水, 此地三回别故人。
樱桃花,来春千万朵, 来春共谁花下坐。
不论崔李上青云,明日舒三亦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