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打球小骢步骤最奇因有所赠

作者: 徐夤 朝代: 唐代

善价千金未可论,燕王新寄小龙孙。

逐将白日驰青汉,衔得流星入画门。

步骤最能随手转,性灵多恐会人言。

桃花雪点多虽贵,全假当场一顾恩。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作者: 王实甫 朝代: 元代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

缕带宽三寸。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自从和你分别后,望不尽远山层叠隐约迷濛,更难忍受清粼粼的江水奔流不回。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看见柳絮纷飞绵涛滚滚,对着璀璨桃花痴醉得脸生红晕。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闺房里透出香风一阵阵,重门深掩到黄昏,听雨声点点滴滴敲打房门。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怕黄昏到来,黄昏偏偏匆匆来临,不想失魂落魄又叫人怎能不失魂伤心?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旧的泪痕还未干透,又添了新的泪痕,断肠人常挂记着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

缕带宽三寸。

要知道今年春天,我的身体瘦了多少,看衣带都宽出了三寸。

参考资料: 1、 关汉聊.《元曲三百首》: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第94页 2、 齐义农.《诗情画意品读元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9月1日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粼粼(lín):形容水明净清澈。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杨柳:形容柳絮不扬。

对桃花:醺醺,形容醉态很浓。

这是暗用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语意。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内阁:深闺,内室。

重门:庭院深处之门。

暮雨:指傍晚所下的雨。

纷纷:形容雨之多。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怕黄昏:黄昏,容易引起人们寂寞孤独之感。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销魂:因过度刺激而呈现出来的疾呆之状。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断肠人:悲愁到了极点的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

缕带宽三寸。

香肌瘦:形容为离愁而憔悴、消瘦。

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缕带:用丝纺织的衣带。

参考资料: 1、 关汉聊.《元曲三百首》: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第94页 2、 齐义农.《诗情画意品读元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9月1日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

缕带宽三寸。

  全篇按写法可划为两层。

前六句为前一层,写了女主人公面对春景睹物思人的心绪。

句法对仗工整,每句后两字叠用、以衬托情思之缠绵。

远山近水,杨柳桃花,香风暮雨无一不勾起女子的思念。

视角由远及近,由外及里的转移,实质上是对每日思念的描述,而主人公那寂寞的心情不言而喻。

第二层直接描摹女子的相思情态。

前四句在写法上是每句重复两三字,有一唱三叹之妙,说明主人公柔肠寸断的相思之意。

而这种日复一日折磨的结果就是玉肌消减、衣带渐宽。

末尾摹拟一个局外人的口吻询问,更突出了主人公的纯情坚贞。

  在小令《十二月》中,起句中的“自别后”可以说是点明了曲的内容——离别相思之情,为下文定下感情基调。

接着作者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展现出一幅凄清零落的景色。

山是遥山,水是远水,由远及近,写了杨柳、桃花、内阁、重门。

其对仗句中用了“隐隐、粼粼、滚滚、醺醺、阵阵、纷纷‘这些叠音词来修饰”遥山、远水、杨柳、飞棉、醉脸、香风、暮雨“起了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隐”和“粼”,“滚”和“醺”、“阵”和“纷”押韵,使作品音响联结而成和谐的整体增加了作品的音韵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二是加强了寥廊冷落的感觉,加倍地渲染了使人发愁的景色,间接抒发了闺中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渺茫的希望,可谓情景交融。

  而在《尧民歌》中,作者便采用了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连环与夸张的手法写少妇相思之苦。

其中的语言虽不乏典雅的一面,但从总体倾向来看,却是以俗为美。

如“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表达的是少妇的闺怨情绪,怕夜晚的寂寞,偏偏夜幕又降临了,竭力想抑制忧伤,又不可能不忧伤。

诗人用散文句法,使得意思显豁,明白如话,再加上“忽地”,“怎地”等口语的运用,读起来使人感到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

少妇等待归人,每天以泪洗脸,“新啼痕压旧啼痕”,实在悲苦。

日子就在相思中过去了,瞧,少妇身体又瘦损了,连腰带都宽了三寸。

  结句塑造了一怨妇的体态,增强了形象感。

在韵律上,是“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是对仗中的两句对,使曲子在优美音韵中结束。

全曲大量运用叠字、叠词,含情脉脉、如泣如诉,情致哀婉动人,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参考资料: 1、 关汉聊.《元曲三百首》: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第94页

即景(四首)

作者: 杨基 朝代: 明代

长眉短眉柳叶,深色浅色桃花。

小桥小店沽酒,新火新烟煮茶。

【正宫】醉太平_寒食珠帘外

作者: 王元鼎 朝代: 元代

寒食珠帘外燕飞,乔木上莺啼,莺莺燕燕正寒食,想人生有几。

有花无酒难成配,无花有酒难成对。

今日有花有酒有相识,不吃呵图甚的?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

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

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

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辜负了禁烟,冷落了秋千。

春光去也怎留恋?

听莺啼燕喧。

红馥馥落尽桃花片,青丝丝舞困垂杨线,扑簌簌满地堕榆钱,芳心问倦。

花飞时雨残,帘卷处春寒。

夕阳楼上望长安,洒西风泪眼......更多

赠许季升五首

作者: 赵蕃 朝代: 宋代

惶恐滩头一扁舟,桃花水涨如乘流。

君来叩户喜欲倒,一问此行还遂不。

游妙香院

作者: 赵蕃 朝代: 宋代

说似桃花寺,逢人举旧题。

山门循古磴,阁槛枕清溪。

三老催人去,孤筇得暂携。

龟峰仍不远,触热未能跻。

同欧阳令饮凤凰山下

作者: 宋琬 朝代: 清代

茅茨深处隔烟霞,鸡犬寥寥有数家。

寄语武陵仙吏道:莫将征税及桃花。

渔家傲

作者: 李光 朝代: 宋代

为恨。

今岁寓昌江,二月三日与客游黎氏园,偶见桃花一枝。

羊君荆华折以见赠,恍然如逢故人。

归插净瓶中,累日不雕。

予既作二小诗,同行皆属和。

忽忆吾乡桃花坞之盛,每至花发,乡中人多醵会往游。

醉后歌呼,今岂复得,缅怀畴昔,不无感叹,因成长短句,寄商叟、德矩二友。

若悟此空花,即不复以存没介怀也 海外无寒花发早。

一枝不忍簪风帽。

归插净瓶花转好。

维摩老年来却被花枝恼。

忽忆故乡花满道。

狂歌痛饮俱年少。

桃坞花开......更多

度南涧

作者: 蔡襄 朝代: 宋代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东园晴步二首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浅暖疏寒十日晴,桃花红暗李花明。

小蜂扑得浑无益,羽扇徒劳不作声。

4142434445 共16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