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歌或作柯,一名春宵曲) 文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
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 作鸳鸯。
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
帘卷玉钩斜,九衢尘欲暮, 逐香车。
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 百花时。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
欹枕覆鸳衾,隔帘莺百转, 感君心。
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
鸳枕映屏山,月明三五夜, 对芳颜。
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
花里暗相招,忆君肠欲断, 恨春宵。
懒拂鸳鸯枕,休缝......更多
饯别王十一南游 文翻注译赏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25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10-411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烟水:茫茫的水面。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飞鸟:比喻远行的人。
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
没:消失。
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落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
五湖:这里指太湖。
此句与下面“谁见”两句均出自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落日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 谁见汀(tīng)洲上,相思愁白蘋(pín)。
汀洲:水边或水中平地。
白蘋: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25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10-411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
烟水:茫茫的水面。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飞鸟:比喻远行的人。
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
没:消失。
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
落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
五湖:这里指太湖。
此句与下面“谁见”两句均出自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落日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 谁见汀(tīng)洲上,相思愁白蘋(pín)。
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汀洲:水边或水中平地。
白蘋: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25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10-411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这是首送别诗,写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
友人已乘舟向烟水迷蒙的远方驶去,但诗人还在向他洒泪挥手送别。
渐渐地,看不见友人的旅舟了,江面上鸟在飞着,不知它们要飞往何处;
远处只有青山默默地对着诗人。
朋友乘坐的船儿沿长江向远处去了,诗人在斜阳里伫立,想象着友人即将游五湖的情景。
就这样离别了,不知有谁知道诗人对朋友的悠悠相思。
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恨,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
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爵不详)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
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
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
友人此刻又如何,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
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
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
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第三句是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
“没”字,暗扣“望”。
“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绵绵,不绝如缕。
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
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
这使人联想到《三国演义》描写刘备与徐庶分别时的情景。
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
朋友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
别后更谁相伴?
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
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
回曲跌宕之中,见出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
五六两句,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后休止。
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却不止于此。
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
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
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
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苹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
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10-411
送崔使君赴寿州 文
春望寄王涔阳 文
石梁湖有寄(一作怀陆兼) 文
送贾三北游 文
贾生未达犹窘迫,身驰匹马邯郸陌。
片云郊外遥送人, 斗酒城边暮留客。
顾予他日仰时髦,不堪此别相思劳。
雨色新添漳水绿,夕阳远照苏门高。
把袂相看衣共缁, 穷愁只是惜良时。
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
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 文
宋侯人之秀,独步南曹吏。
世上无此才,天生一公器。
尚甘黄绶屈,未适青云意。
洞澈万顷陂,昂藏千里骥。
从宦闻苦节,应物推高谊。
薄俸不自资,倾家共人费。
顾予倦栖托,终日忧穷匮。
开口即有求,私心岂无愧。
幸逢东道主,因辍西征骑。
对话堪息机,披文欲忘味。
壶觞招过客,几案无留事。
绿树映层城,苍苔覆闲地。
一言重然诺,累夕陪宴慰。
何意秋风来,飒然动归思。
留欢殊自惬,去念能为累。
草色愁别时,......更多
秋夜有怀高三十五適,兼呈空上人(一作皇甫冉诗) 文
江中晚钓,寄荆南一二相识 文
楚郭微雨收,荆门遥在目。
漾舟水云里,日暮春江绿。
霁华静洲渚,暝色连松竹。
月出波上时,人归渡头宿。
一身已无累,万事更何欲。
渔父自夷犹,白鸥不羁束。
既怜沧浪水,复爱沧浪曲。
不见眼中人,相思心断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