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明月引(用白云翁韵送客游行都)

作者: 刘埙 朝代: 宋代

江村烟雨暗萧萧。

涨寒潮。

送春桡。

目断京尘,何日听鸾箫。

金雀觚棱千里外,指天际,碧云深,魂欲飘。

薰炉炷愁烟尽销。

酒孤斟、谁与招。

满怀情思,任吟笺、赋笔难描。

惆怅山风、吹梦老秋宵。

绿漾湖心波影阔,终待到,借垂杨、月半桥。

明月歌

作者: 阎朝隐 朝代: 唐代

梅花雪白柳叶黄,云雾四起月苍苍。

箭水泠泠刻漏长。

挥玉指,拂罗裳,为君一奏楚明光。

琴曲歌辞。明月歌

作者: 阎朝隐 朝代: 唐代

梅花雪白柳叶黄,云雾四起月苍苍,箭水泠泠刻漏长。

挥玉指,拂罗裳,为君一奏楚明光。

明月棹孤舟/夜行船

作者: 韩淲 朝代: 宋代

忽得相逢惊似旧。

问山中、酒徒诗友。

闲倚晴楼,长安市上,华发为君搔首。

绿竹疏梅今在否。

对西湖、夕阳烟岫。

鸿雁声中,人间今古,还是醉醒时候。

探春令·暗尘明月小桃枝

作者: 韩淲 朝代: 宋代

暗尘明月小桃枝,旧家时情味。

问而今、风转蛾儿底。

有谁把、春衫试。

景龙灯火升平世。

动长安歌吹。

这山城、不道人能记。

甚村酒、偏教醉。

和曹西溆明月楼韵

作者: 王柏 朝代: 宋代

宣和栋宇镇东城,平野苍然一眺明。

叠嶂有情宜晚对,两溪无奈向西倾。

招邀风月标严句,麾斥云烟醒鲁楹。

谁倚阑干来点检,渡头终日有舟横。

菩萨蛮·娟娟明月如霜白

作者: 向子諲 朝代: 宋代

娟娟明月如霜白。

鳌山可是蓬山隔。

恨不及春风。

行云处处同。

暖香红雾里。

一笑谁新喜。

知得远愁无。

春衫有泪珠。

明月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代

一环明月午初停,自挂虚窗不可扃。

恰见梧桐一双影,绿阴漠漠覆中庭。

琴曲歌辞·明月歌

作者: 阎朝隐 朝代: 唐代

梅花雪白柳叶黄,云雾四起月苍苍,箭水泠泠刻漏长。

挥玉指,拂罗裳,为君一奏楚明光。

泊船瓜洲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吹绿。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绿:吹绿。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静结合,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它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678910 共294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