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异兽图 文
昔年曾读《山海经》,所称怪兽多异名。
仲尼删书述禹贡,九州无过万里程。
抟木青羌何以至,伯益所疏疑非真。
西旅底贡召公惧,作书训戒尤谆谆。
周史独著王会篇,睢盱百怪来殊庭。
载笔或是夸卓荦,传久孰辨伪与诚。
虽然宇宙亦何尽,环海之外皆生人。
阴阳变幻靡不有,异物非异亦非神。
曾闻汉朝进扶拔,唐时方贡来东旌。
壹角马尾出绝壁,绿毛忽向人间行。
近代所闻非孟浪,往往史牒皆有征。
今之画者何所似,毋乃诞漫不足凭。
考古图记岂必......更多
赠星人胡竹轩 文
碛砂寺 文
遇旧友 文翻注译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
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已经错过才想起追问,仔细看才发现是故人。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战乱随处可见,消息很难得到,即使得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
擦一擦眼睛稳定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举杯与朋友笑谈。
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请你搬到我家附近来住,两个白了头发的(明朝的)遗民。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乱离:指明、清之际的战乱。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
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遗民:改朝换代后的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已经错过才想起追问,仔细看才发现是故人。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战乱随处可见,消息很难得到,即使得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乱离:指明、清之际的战乱。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
擦一擦眼睛稳定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举杯与朋友笑谈。
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请你搬到我家附近来住,两个白了头发的(明朝的)遗民。
遗民:改朝换代后的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翻赏
满江红·拂拭残碑 文翻注译赏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疆圻蹙;
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拂拭去残碑上的尘土,当年石刻的宋高宗信托岳飞时的诏书还可依稀辨读,令人感慨万分地是,皇帝当初对岳飞是何等的器重,后来又为什么那样的残酷,难道是功高震主就身当该死,可惜事过境迁高宗依托岳飞的诏书难赎惨杀岳飞的罪恶,最令人感到可恨可悲而又极为无理的是,秦桧等人一手制造的杀害岳飞的风波亭冤狱。
岂不念,疆圻蹙;
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宋朝的皇帝啊!
难道你就不想疆土在逐日散失,难道你就不思念徽钦被俘而去的奇耻大辱,然而徽宗钦宗真正返回之后,赵构的帝位又怎能相属,千年万代的人们啊再不要说不该南渡偏安一隅,当时的赵构啊自己就怕把中原收复,可笑地是区区一个秦桧又有多少能耐,只是他迎合了赵构的心意而已。
参考资料: 1、 郭彦全.历代词今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447页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敕飞字:敕,帝王下给臣子的诏命;
飞,指南宋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
难赎,指难以挽回损亡。
岂不念,疆圻蹙;
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疆圻蹙:疆域缩少,指金人南侵,南宋的版图已远小于北宋。
徽钦辱:1125年(宣和七年),金兵南侵,直逼宋都汴京,宋徽宗赵佶见事不可为,急忙传位给宋钦宗赵桓。
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攻破汴京,掳徽宗、钦宗二帝北还,北宋由此灭亡。
南渡:徽、钦宗二帝被掳后,赵构以康王入继大统,是为高宗。
他不知耻,不念父兄,自汴梁(开封)迁都临安(杭州)以图偏安,史称南渡。
桧:指秦桧。
秦桧(1090-1155),字会之,江宁(南京市)人。
1115年(政和五年)进士。
1127年,随徽、钦二帝至金,四年后,金将他放还。
高宗任以礼部尚书。
绍兴年间为相,深受宠信,力主议和,杀害岳飞,镇压大批主战派。
为人阴险狡诈,在位十九年,罪恶累累,恶贯满盈。
逢:迎合。
欲:愿望,需要。
参考资料: 1、 郭彦全.历代词今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447页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拂拭去残碑上的尘土,当年石刻的宋高宗信托岳飞时的诏书还可依稀辨读,令人感慨万分地是,皇帝当初对岳飞是何等的器重,后来又为什么那样的残酷,难道是功高震主就身当该死,可惜事过境迁高宗依托岳飞的诏书难赎惨杀岳飞的罪恶,最令人感到可恨可悲而又极为无理的是,秦桧等人一手制造的杀害岳飞的风波亭冤狱。
敕飞字:敕,帝王下给臣子的诏命;
飞,指南宋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
难赎,指难以挽回损亡。
岂不念,疆圻蹙;
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宋朝的皇帝啊!
难道你就不想疆土在逐日散失,难道你就不思念徽钦被俘而去的奇耻大辱,然而徽宗钦宗真正返回之后,赵构的帝位又怎能相属,千年万代的人们啊再不要说不该南渡偏安一隅,当时的赵构啊自己就怕把中原收复,可笑地是区区一个秦桧又有多少能耐,只是他迎合了赵构的心意而已。
疆圻蹙:疆域缩少,指金人南侵,南宋的版图已远小于北宋。
徽钦辱:1125年(宣和七年),金兵南侵,直逼宋都汴京,宋徽宗赵佶见事不可为,急忙传位给宋钦宗赵桓。
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攻破汴京,掳徽宗、钦宗二帝北还,北宋由此灭亡。
南渡:徽、钦宗二帝被掳后,赵构以康王入继大统,是为高宗。
他不知耻,不念父兄,自汴梁(开封)迁都临安(杭州)以图偏安,史称南渡。
桧:指秦桧。
秦桧(1090-1155),字会之,江宁(南京市)人。
1115年(政和五年)进士。
1127年,随徽、钦二帝至金,四年后,金将他放还。
高宗任以礼部尚书。
绍兴年间为相,深受宠信,力主议和,杀害岳飞,镇压大批主战派。
为人阴险狡诈,在位十九年,罪恶累累,恶贯满盈。
逢:迎合。
欲:愿望,需要。
参考资料: 1、 郭彦全.历代词今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447页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疆圻蹙;
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词的上片直接点题,夹叙夹议,主要通过史实,引发人们对岳飞蒙冤受屈产生愤慨。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起首从叙事起,引出以下直至终篇的慷慨。
残碑的发掘出土,以铁的事实证明高宗当年褒奖岳飞千真万确。
这便是“倚飞何重”的证据,可后来为什么又把岳飞残酷地杀害了呢? “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词人举古来不合理之事相对照,以见岳飞之冤。
“最无辜、堪恨又堪悲,风波狱。
”末二句归结到“后来何酷”的事实。
上阕略叙事实,深致感叹,于感叹中连发三层疑议,层层紧逼,引起无限激愤,自然导入下片对事理的分析。
下片剖析岳飞被杀的原因。
“岂不念,封疆蹙;
岂不念,徽钦辱。
”岂不念国家的疆界在敌人侵略下日渐缩小,岂不念徽钦二帝被俘的耻辱。
这本不成问题的,作为问题提出来,正在于它出于寻常事理之外,那只能是别有用心了。
“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实乃一针见血之论。
鞭辟入里,不仅辛辣地诛挞了宋高宗丑恶的内心世界,也是数千年帝王争位夺权史中黑暗内幕的大曝光,读后令人拍案击节。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二句揭出高宗必杀岳飞的原因。
高宗为了保住自己的帝位,可以置徼钦二帝死活于不顾。
岳飞一贯主张抗金,恢复中原,且到朱仙镇大捷,中原恢复有望,再发展下去,势必直接危及高宗帝位。
岳飞被杀害,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结尾二句归到岳飞悲剧的产生,乃出于君相的罪恶默契。
暴露了高宗的卑鄙自私的龌龊心理,岳飞之冤狱也可以大白于天下了。
此词纯以议论着笔,可当作一篇精彩的史论来读。
全词以敕碑引发,渐次深入,既对岳飞的遭遇表示了深刻的同情,又对宋高宗不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残害忠良进行毫不留情地挞伐,语言犀利。
此词犹如一篇宣判词,揭示了虚伪自私的宋高宗的真面目。
它痛快淋漓,极具史胆史识,可谓咏史词的杰作。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元明清词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08月:第149页 2、 毕桂发.毛泽东评点历代名家词赏析第一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05月:第948页 3、 刘杨忠.豪放词选:凤凰出版社,2012年4月:第311页
明日歌 文翻注译赏
醒世恒言 文
砚眼 文翻注译
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称其是。
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
”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公大惋惜。
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称其是。
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
”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公大惋惜。
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
(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
已经到了府邸之后,让仆人前往,用一两银子把砚台买回来。
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
仆人坚持说就是这个砚台。
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个‘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
”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正好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一下使它平整了。
”陆庐峰十分惋惜。
这个砚台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八哥眼"。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称其是。
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
”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公大惋惜。
待用:等待(朝廷)任用。
尝:曾经。
既:已经。
邸:官办的旅馆。
金:银子。
易:交易。
是:对的鸲鹆qu yu:鸟名,俗称“八哥”。
何:为什么。
值:遇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称其是。
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
”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公大惋惜。
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
(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
已经到了府邸之后,让仆人前往,用一两银子把砚台买回来。
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
仆人坚持说就是这个砚台。
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个‘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
”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正好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一下使它平整了。
”陆庐峰十分惋惜。
这个砚台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八哥眼"。
待用:等待(朝廷)任用。
尝:曾经。
既:已经。
邸:官办的旅馆。
金:银子。
易:交易。
是:对的鸲鹆qu yu:鸟名,俗称“八哥”。
何:为什么。
值:遇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欧阳晔破案 文翻注译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
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
晔曰:“杀人者汝也!
”囚佯为不知所以。
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
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
”囚无以对。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
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
晔曰:“杀人者汝也!
”囚佯为不知所以。
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
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
”囚无以对。
宋朝人欧阳晔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
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食物。
吃完后,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庭院中,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
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
”这个人假装不知道,欧阳晔说:“我观察到饮食的人都使用的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肋骨,不是你是谁?
”这个人无言以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
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
晔曰:“杀人者汝也!
”囚佯为不知所以。
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
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
”囚无以对。
致:造成。
狱:案件。
临:面对。
狱:监。
.讫:终了,完毕。
色:脸色。
惶:恐惧,惊慌。
顾:四周看。
佯:假装。
治:治理,管理。
劳:安慰。
箸 zhù:筷子。
欧阳晔:复姓欧阳,名晔。
鄂州:古州名,今湖北境内。
决:决断。
独:只。
自:亲自。
所以:......的原因。
民:老百姓。
去:去除。
坐:使.....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
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
晔曰:“杀人者汝也!
”囚佯为不知所以。
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
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
”囚无以对。
宋朝人欧阳晔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
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食物。
吃完后,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庭院中,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
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
”这个人假装不知道,欧阳晔说:“我观察到饮食的人都使用的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肋骨,不是你是谁?
”这个人无言以对。
致:造成。
狱:案件。
临:面对。
狱:监。
.讫:终了,完毕。
色:脸色。
惶:恐惧,惊慌。
顾:四周看。
佯:假装。
治:治理,管理。
劳:安慰。
箸 zhù:筷子。
欧阳晔:复姓欧阳,名晔。
鄂州:古州名,今湖北境内。
决:决断。
独:只。
自:亲自。
所以:......的原因。
民:老百姓。
去:去除。
坐:使.....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