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月落城乌啼未了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月落城乌啼未了,起来翻为无眠早。

薄霜庭院怯生衣,心悄悄,红阑绕,此情待共谁人晓?

拟古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朔风吹古柳,时序忽代续。

庭草萎已尽,顾视白日速。

吾本落拓人,无为自拘束。

倜傥寄天地,樊笼非所欲。

嗟载华亭鹤,荣名反以辱。

有客叹二毛,操觚序金谷。

酒空人尽去,聚散何局促。

揽衣起长歌,明月皎如玉。

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

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

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鹧鸪天·别绪如丝睡不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

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

起来呵手对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拟古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予生未三十,忧愁居其半。

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断。

行当适远道,作记殊汗漫。

寒食青草多,薄暮烟冥冥。

山桃一夜红,茵箔随飘零。

愿餐玉红草,一醉不复醒。

浣溪沙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风髻抛残秋草生。

高梧湿月冷无声。

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

人间空唱雨淋铃。

凤髻(jì)抛残秋草生。

高梧湿月冷无声。

当时七夕记深盟(méng)。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此调有平仄两体。

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

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

凤髻(jì)抛残:谓凤髻散乱。

比喻为爱妻逝去,掩埋了。

凤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

唐宇文氏《妆台记》载:“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翘花,傅之铅粉,其髻高名曰凤髻。

”此处借指亡妻。

湿月:湿润之月。

形容月亮给人以湿润的感觉。

信得羽衣传钿(diàn)合,悔教罗袜葬(zàng)倾城。

人间空唱雨淋铃。

羽衣:原指鸟羽毛所织之衣,后代指道士或神仙所著之衣,此处借指神仙。

钿(diàn)合:镶有金、银、玉、贝等之首饰合。

古代常以之作为表示爱情的信物。

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罗袜:丝罗织成之袜。

此处代指亡妻的遗物。

倾城,美女之代称,语出《汉书·外戚传上·李夫人》。

这里代指亡妻。

雨淋铃:即雨霖铃。

唐教坊曲名。

据唐郑处诲《唐明皇杂录补遗》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

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这里是说亡妻已逝,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怅痛了。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4:146-147 2、 (清)纳兰性德著;

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第129页

南乡子 为亡妇题照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泪咽却无声。

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

盈盈。

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

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

泣尽风檐夜雨铃。

浪淘沙 望海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

任将蠡测笑江湖。

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钓得六鳖无?

竿拂珊瑚。

桑田清浅问麻姑。

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壶?

于中好 咏史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马上吟成促渡江,分明闲气属闺房。

生憎久闭金铺暗,花冷回心玉一床。

添哽咽,足凄凉。

谁教生得满身香。

只今西海年年月,犹为萧家照断肠。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

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参考资料: 1、 房开江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第四卷》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5 :292 . 2、 马大勇 .纳兰性德 :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0 :28-29 .赵伯陶 .清词选译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9 :64-65 .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谁:此处指亡妻。

萧萧:风吹叶落发出的声音。

疏窗:刻有花纹的窗户。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被酒:中酒、酒醉。

春睡:醉困沉睡,脸上如春色。

赌书:此处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此句以此典为喻说明往日与亡妻有着像李清照一样的美满的夫妻生活。

消得:消受,享受。

参考资料: 1、 房开江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第四卷》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5 :292 . 2、 马大勇 .纳兰性德 :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0 :28-29 .赵伯陶 .清词选译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9 :64-65 .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

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谁:此处指亡妻。

萧萧:风吹叶落发出的声音。

疏窗:刻有花纹的窗户。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被酒:中酒、酒醉。

春睡:醉困沉睡,脸上如春色。

赌书:此处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此句以此典为喻说明往日与亡妻有着像李清照一样的美满的夫妻生活。

消得:消受,享受。

参考资料: 1、 房开江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第四卷》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5 :292 . 2、 马大勇 .纳兰性德 :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0 :28-29 .赵伯陶 .清词选译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9 :64-65 .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

上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纳兰性德和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

  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

首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

西风渐紧,寒意侵人。

值此秋深之际,若在往日,卢氏便会催促作者添加衣裳,以免着凉生病。

但今年此时,卢氏已长眠黄土,阴阳阻隔,天壤之别,她再也不能来为作者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心他了。

“谁念西风独自凉?

”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言之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

在西风吹冷、黄叶萧萧的冬天日子里,作者紧闭着窗子,独自觉得特别寒冷,但有谁关心呢?

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

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

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

  次句“萧萧黄叶”是秋天的典型景象。

在秋风劲吹之下,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通过窗户飘进屋内,给作者心头更添一层秋意。

于是,他便关上窗户,把那触绪神伤的黄叶挡在窗外。

窗户关上了,黄叶自然不会再来叨扰,但作者因此也同外界完全隔绝,因而处境更加孤独。

孤寂的感受使作者触景生情。

他独立在空荡荡的屋中,任夕阳斜照在身上,把身影拖得很长很长。

这时,他的整个身心全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哪堪重负?

纳兰性德或许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

“西风”、“黄”、“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向了一个定格镜头,凄凉的景物衬托着作者凄凉的回忆,长久地锲入读者的脑海,并为之深深感动。

  下阕很自然地写出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

前两句回忆妻子在时的生活的两个片断:前一句写妻子对自己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心,自己在春天里酒喝得多了,睡梦沉沉,妻子怕扰了他的好梦,动作说话都轻轻的,不敢惊动;

后一句写夫妻风雅生活的乐趣,夫妻以茶赌书,互相指出某事出在某书某页某行,谁说得准就举杯饮茶为乐,以至乐得茶泼了地,满室洋溢着茶香。

这生活片断极似当年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赌书的情景,说明他们的生活充满着诗情和雅趣,十分美满和幸福。

纳兰性德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意在表明白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限哀伤。

纳兰性德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阴阳相隔,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

伤心的纳兰性德明知无法挽同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七个字更是字字皆血泪。

卢氏生前,作者沉浸在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中,但他却毫不觉察,只道理应如此,平平常常。

言外之意,蕴含了作者追悔之情。

  全词情景相生。

由西风、黄叶,生出自己孤单寂寞和思念亡妻之情;

继由思念亡妻之情,生出对亡妻在时的生活片断情景的回忆;

最后则由两个生活片断,产生出无穷的遗憾。

景情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一层紧接一层,虽是平常之景之事,却极其典型,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沉重的哀伤,故能动人。

参考资料: 1、 小桥流水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性德心事几人知纳兰性德词经典鉴赏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3 :22-24 . 2、 何绵山 .古代诗词鉴赏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547-548 . 3、 刘永生 .明清词曲选 :天津古籍出版 ,1997 :155-157 .

1112131415 共2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