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乱山入戟拥孤城,一线人争鸟道行。

地险东西分障塞,云开南北望神京。

新图已入三关志,往事休论十路兵。

都护近来长不调,年年烽火报生平。

雄县观鱼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渔师临广泽,侍从俯清澜。

瑞入王舟好,仁知圣网宽。

拨鳞飞白雪,行鲙缕金盘。

在藻同周宴,时容万姓看。

密云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白檀山下水声秋,地踞潮河最上流。

日暮行人寻堠馆,凉砧一片古檀州。

盛京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拔地蛟龙宅,当关虎豹城。

山连长白秀,江入混同清。

庙社灵风肃,豪强右族更。

明明开创业,休拟作陪京。

天仙子·月落城乌啼未了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月落城乌啼未了,起来翻为无眠早。

薄霜庭院怯生衣,心悄悄,红阑绕,此情待共谁人晓?

拟古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朔风吹古柳,时序忽代续。

庭草萎已尽,顾视白日速。

吾本落拓人,无为自拘束。

倜傥寄天地,樊笼非所欲。

嗟载华亭鹤,荣名反以辱。

有客叹二毛,操觚序金谷。

酒空人尽去,聚散何局促。

揽衣起长歌,明月皎如玉。

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

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

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鹧鸪天·别绪如丝睡不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

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

起来呵手对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拟古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予生未三十,忧愁居其半。

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断。

行当适远道,作记殊汗漫。

寒食青草多,薄暮烟冥冥。

山桃一夜红,茵箔随飘零。

愿餐玉红草,一醉不复醒。

浣溪沙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风髻抛残秋草生。

高梧湿月冷无声。

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

人间空唱雨淋铃。

凤髻(jì)抛残秋草生。

高梧湿月冷无声。

当时七夕记深盟(méng)。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此调有平仄两体。

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

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

凤髻(jì)抛残:谓凤髻散乱。

比喻为爱妻逝去,掩埋了。

凤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

唐宇文氏《妆台记》载:“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翘花,傅之铅粉,其髻高名曰凤髻。

”此处借指亡妻。

湿月:湿润之月。

形容月亮给人以湿润的感觉。

信得羽衣传钿(diàn)合,悔教罗袜葬(zàng)倾城。

人间空唱雨淋铃。

羽衣:原指鸟羽毛所织之衣,后代指道士或神仙所著之衣,此处借指神仙。

钿(diàn)合:镶有金、银、玉、贝等之首饰合。

古代常以之作为表示爱情的信物。

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罗袜:丝罗织成之袜。

此处代指亡妻的遗物。

倾城,美女之代称,语出《汉书·外戚传上·李夫人》。

这里代指亡妻。

雨淋铃:即雨霖铃。

唐教坊曲名。

据唐郑处诲《唐明皇杂录补遗》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

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这里是说亡妻已逝,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怅痛了。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4:146-147 2、 (清)纳兰性德著;

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第129页

1112131415 共2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