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

作者: 齐己 朝代: 唐代

匡庐久别离,积翠杳天涯。

静室曾图峭,幽亭复创奇。

典衣酬土价,择日运工时。

信手成重叠,随心作蔽亏。

根盘惊院窄,顶耸讶檐卑。

镇地那言重,当轩未厌危。

巨灵何忍擘,秦政肯轻移。

晚觉莎烟触,寒闻竹籁吹。

蓝灰澄古色,泥水合凝滋。

引看僧来数,牵吟客散迟。

九华浑仿佛,五老颇参差。

蛛网藤萝挂,春霖瀑布垂。

加添双石笋,映带小莲池。

旧说雷居士,曾闻远大师。

红霞中结社,白壁上题诗。

顾此诚徒尔,......更多

题明公房

作者: 齐己 朝代: 唐代

寺北闻湘浪,窗南见岳云。

自然高日用,何要出人群。

瓦滴残松雨,香炉匝印文。

近年精易道,疑者晓纷纷。

城中示友人

作者: 齐己 朝代: 唐代

久与寒灰合,人中亦觉闲。

重城不锁梦,每夜自归山。

雨破冥鸿出,桐枯井月还。

唯君道心在,来往寂寥间。

答献上人卷

作者: 齐己 朝代: 唐代

衲衣禅客袖篇章,江上相寻共感伤。

秦甸乱来栖白没, 杼山空后皎然亡。

清留岛月秋凝露,苦寄巴猿夜叫霜。

珍重南宗好才子,灰心冥目外无妨。

剃发

作者: 齐己 朝代: 唐代

金刀闪冷光,一剃一清凉。

未免随朝夕,依前长雪霜。

夏林欹石腻,春涧水泉香。

向老凋疏尽,寒天不出房。

酬元员外见寄八韵

作者: 齐己 朝代: 唐代

旧隐梦牵仍,归心只似蒸。

远青怜岛峭,轻白爱云腾。

艳冶丛翻蝶,腥膻地聚蝇。

雨声连洒竹,诗兴继填膺。

访戴情弥切,依刘力不胜。

众人忘苦苦,独自愧兢兢。

处世无他望,流年有病僧。

时惭大雅客,遗韵许相承。

谢高辇先辈寄新唱和集

作者: 齐己 朝代: 唐代

敢谓神仙手,多怀老比丘。

编联来鹿野,酬唱在龙楼。

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

二南风雅道,从此化东周。

中秋月

作者: 齐己 朝代: 唐代

空碧无云露湿衣,群星光外涌清规。

东楼莫碍渐高势, 四海待看当午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半夜婵娟影,正对五侯残酒池。

剑客

作者: 齐己 朝代: 唐代

拔剑绕残樽,歌终便出门。

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

勇死寻常事,轻雠不足论。

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拔剑绕残樽,歌终便出门。

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

勇死寻常事,轻雠不足论。

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这首诗的作者热情地塑造出一个襟怀嵚崎磊落,慷慨豪勇,报恩酬知己,不畏死难的剑客形象,借以寄托自己的人格理想 。

真可谓志陵山岳,气吞江海, 撼人心魄。

  开头两句凌空起笔,描写饯别的场面和剑客的出门。

酒宴将散 ,剑客的豪兴借酒而发,遂拔剑起舞, 慷慨高歌 ,歌罢出门,扬长而去。

“拔剑”二字点出 剑客的身分,一个“绕”字,隐写剑客且歌且舞的场面,十分生动传神。

我们可以想见,酒酣之际,拔剑起舞,旁观者可以一睹剑客高超的剑术及风采;

舞剑作歌,人们又可以从其歌词中了解其超凡脱俗的情怀,在情绪上深受感染;

而剑客高歌方罢,不顾而去,态度是那样毅然决然,毫无留恋之态,表现出一副大丈夫的英雄气概,又该是何等令人赞叹。

这里,“歌终”的“终”字和“便”字的衔接使用,极见功力。

应该说仅此开头二句 ,剑客英雄豪迈的形象已跃然纸上。

三、四句描绘此剑客出门之后,踏上行途的景象。

  “西风满天雪”,这是北方冬季的大自然特有的最雄浑壮丽的画图。

诗人把剑客放到如此西风狂啸,漫天大雪纷飞的背景衬托之下,有力地烘托出剑客的英雄气质 。

风雪茫茫,天地浩大,中有一人,持剑独立, 瞻视前路..,那该是怎样的形象,如何的气度!

更妙的是 ,作者还要对剑客问上一句“何处报人恩”, 意思是说,这样大的风雪,连道路都难以识别,你到哪里去替你的恩人寻仇找敌为他报仇,来报答他对你的知遇之恩呢?

表面上这是对剑客的置难之词,却是赞扬他下定决心,不为风雪所阻,不辞艰苦,一定要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

  接下“勇死寻常事,轻仇不足论”二句,正面议论;

点出此剑客固然可以为酬知己而勇赴死难;

但他也决不是那种气量狭窄,为睚眦之怨而轻生舍命的亡命徒。

这里强调了剑客的有胆有识,襟怀开阔,使其思想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但这两句的妙处还不仅在于此,它又暗示了此剑客的外出“报人恩”,是一次重大的有意义的行为。

  最后,全诗以“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作结,赞扬此剑客的豪气更在战国时代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王的荆轲之上。

荆轲的勇敢事迹见于《史记·刺客列传 》,书中描写太子丹及其宾客在易岸送别荆轲的场面 ,历来脍炙人口:“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 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 还 !

’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而此剑客却嫌荆轲的反复悲歌,感伤别离,感情未免过于细腻缠绵了,可见二人比较,自有高下之分。

  齐己是一位僧人,这首诗写得这样豪壮刚猛,肝胆照人,可见他并未完全心归禅寂,超然物外。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春雨

作者: 齐己 朝代: 唐代

欲布如膏势,先闻动地雷。

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

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开。

1112131415 共69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