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媚娘

作者: 庾信 朝代: 南北朝

朝来户前照镜。

含笑盈盈自看。

眉心浓黛直点。

额角轻黄细安。

秪疑落花慢去。

复道春风不还。

少年唯有欢乐。

饮酒那得留残。

将命至邺酬祖正员诗

作者: 庾信 朝代: 南北朝

我皇临九有。

声教洎无堤。

兴文盛礼乐。

偃武息氓黎。

承乏驱骐骥。

旌旗事琬珪。

古碑文字尽。

荒城年代迷。

被陇文瓜熟。

交塍香穗低。

投琼实有慰。

报李更无蹊。

归田诗

作者: 庾信 朝代: 南北朝

务农勤九榖。

归来嘉一廛。

穿渠移水碓。

烧棘起山田。

树阴逢歇马。

鱼潭见酒船。

苦李无人摘。

秋瓜不直钱。

社鸡新欲伏。

原蚕始更眠。

今日张平子。

飜为人所怜。

从驾观讲武诗

作者: 庾信 朝代: 南北朝

校战出长杨。

兵栏入鬬场。

置阵横云起。

开营鴈翼张。

门嫌磁石碍。

马畏铁菱伤。

龙渊触牛斗。

繁弱骇天狼。

落星奔骥騄。

浮云上骕骦。

急风吹战鼓。

高尘拥贝装。

骇猿时落木。

惊鸿屡断行。

树寒条更直。

山枯菊转芳。

豹略推全胜。

龙图揖所长。

小臣欣寓目。

还知奉会昌。

道士步虚词 八

作者: 庾信 朝代: 南北朝

北阙临玄水。

南宫生绛云。

龙泥印玉策。

大火炼真文。

上元风雨散。

中天歌吹分。

灵驾千寻上。

空香万里闻。

幽居值春诗

作者: 庾信 朝代: 南北朝

山人久陆沉。

幽径忽春临。

决渠移水碓。

开园扫竹林。

欹桥久半断。

崩岸始邪侵。

短歌吹细笛。

低声泛古琴。

钱刀不相及。

耕种且须深。

长门一纸赋。

何处觅黄金。

拟咏怀诗 十九

作者: 庾信 朝代: 南北朝

愦愦天公晓。

精神殊乏少。

一郡催曙鸡。

数处惊眠鸟。

其觉乃于于。

其忧惟悄悄。

张仪称行薄。

管仲称器小。

天下有情人。

居然性灵夭。

梁鸿尚节

作者: 范晔 朝代: 南北朝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   (选自南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三》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  梁鸿虽然家庭贫困,然而他推崇礼节,广泛阅读(书本),没有不通晓的(事情)。并且他不死记硬背章句。读完书,就到上林苑放猪,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访被烧到的人家,问他损失的财物,用自己全部的猪作赔偿还给房屋主人。但房屋主人还认为得到的补偿很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富,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主人同意了。(梁鸿)于是勤奋做工,从早到晚从不松懈。邻家老人们见梁鸿不是一般人,于是就一同责备批评那家主人,并且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因此,(主人)开始敬佩梁鸿,把猪还给他,梁鸿没有接受,返回自己的家乡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  而:表顺连,不译。尚:崇尚、推崇。览:阅览。通:通晓。延:蔓延。不为章句:为,著述;不死记硬背一章一句。毕:此指读书结束。上林苑:古宫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其主:其,其中。犹:还。牧:放养牲畜。舍:房屋,住所。去:离开。恒:平常,普通。责让:责备批评。豕(zhì):猪。偿:偿还。许:允许,同意。他:别的。因:于是。见:看见。还:归还。执勤:执守做工。懈:松懈。耆老:老人,耆,老。曾误遗火: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愿以身居作: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悉推豕偿之:了解后把自己的猪作赔偿还给房屋主人。称鸿长者: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  梁鸿虽然家庭贫困,然而他推崇礼节,广泛阅读(书本),没有不通晓的(事情)。并且他不死记硬背章句。读完书,就到上林苑放猪,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访被烧到的人家,问他损失的财物,用自己全部的猪作赔偿还给房屋主人。但房屋主人还认为得到的补偿很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富,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主人同意了。(梁鸿)于是勤奋做工,从早到晚从不松懈。邻家老人们见梁鸿不是一般人,于是就一同责备批评那家主人,并且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因此,(主人)开始敬佩梁鸿,把猪还给他,梁鸿没有接受,返回自己的家乡 。  而:表顺连,不译。尚:崇尚、推崇。览:阅览。通:通晓。延:蔓延。不为章句:为,著述;不死记硬背一章一句。毕:此指读书结束。上林苑:古宫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其主:其,其中。犹:还。牧:放养牲畜。舍:房屋,住所。去:离开。恒:平常,普通。责让:责备批评。豕(zhì):猪。偿:偿还。许:允许,同意。他:别的。因:于是。见:看见。还:归还。执勤:执守做工。懈:松懈。耆老:老人,耆,老。曾误遗火: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愿以身居作: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悉推豕偿之:了解后把自己的猪作赔偿还给房屋主人。称鸿长者: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边城思

作者: 何逊 朝代: 南北朝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和离情相思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名的《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人借道中所见,以言行役之久,寄托离情乡愁。

到汉代,折柳赠别更蔚成风气。

可怜灞桥柳,愁煞离别人。

人们把杨柳和离别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那长长的柳丝最容易引起绵绵离情的缘故吧。

可是对于多情善感的诗人来讲,在那杨柳尚未垂下万条绿丝绦之时,他已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来临,从而触动了他的乡愁。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写的正是早春景象。

柳色黄而已,尚未吐出细叶;

水色绿而已,苔衣尚未长成。

这正是冬尽春来的一、二月之际,春意萌动,春色逗露之时。

杜审言说得好:“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飘泊边城的游子,对时令和景物的变化特别敏感。

忽见边城杨柳色,已觉春色动地来。

一个“动”字,把萌动的春意写得活泼泼地。

而这种敏感,正是由客居异地而产生的刻骨的乡愁催发的。

元稹诗云:“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

”(《生春二十首》其十九)赵嘏诗云:“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

”(《新月》)而当边城春色动的时候,客居边城的游子也就格外思乡念家了。

为什么春色最能撩拨人的乡思呢?

王维的这首诗可以算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复:“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沈子福归江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行经孙氏陵

作者: 何逊 朝代: 南北朝

昔在零陵厌,神器若无依。

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

呼吸开伯道,叱咤掩江畿。

豹变分奇略,虎视肃戎威。

长蛇衄巴汉,骥马绝淮淝。

交战无内御,重门岂外扉。

成功举已弃,凶德愎而违。

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

朅来已永久,年代嗳微微。

苔石疑文字,荆坟失是非。

山莺空曙响,陇月自秋晖。

银海终无浪,金凫会不飞。

阒寂今如此,望望沾人衣。

141142143144145 共16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