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檐前竹

作者: 沈约 朝代: 南北朝

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

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

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

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

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

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

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

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

  岁寒三友,竹居其中。

人们之所以看重它,或者因为它“翠叶与飞雪争采,贞柯与曾冰竞鲜”的凌寒之质(齐·王俭《灵丘竹赋》);

或者因为它“未出土时便已有节,直到凌云高处依然虚心”的君子之风(管桦《竹颂》)。

传说它的竹实只为凤凰所食;

竹竿又能制成箫笛横吹。

所以碰到豪爽之士,便以它的“所欣高蹈客,未待伶伦吹”慨然自许(陈·贺循《赋得夹池修竹》);

遇上才高位卑者流,便又借它发出“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的孤傲啸叹(齐·刘孝先《竹诗》)。

这样咏竹自无不可,只是不免都带有情随境迁的主观随意性。

以至于意有所讥,就严斥竹笋的“嘴尖皮厚腹中空”;

爱有所偏,便厉声扬言“恶竹应须斩万竿”。

这真教竹子左右为难了。

  倘能摒弃这类借题发挥之习,仅把竹子当作客观审美对象来观赏,则它的“葳蕤青翠,风来动音”、“拂景云以容与,拊惠风而回萦”的清姿,也自有不同于苍松、老梅的风神。

沈约这首诗,大约就没有深意的寄托,只是客观地为檐前之竹画了一幅动人的“肖像”。

不过,这肖像带有一种“生成”的动态,在诗人开笔时才正拔节抽枝:“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

“箨”指笋壳,当竹茎拔节而出时,它便已经垂脱;

随着细长竹叶的抽生,慢慢就长出了嫩枝。

几株幼嫩之竹,就这样带着清新的生气,从诗人笔下钻出。

转眼之间,它又挺拔直上:“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变得枝叶繁茂、亭亭如盖了。

“蓊茸”画檐竹枝叶披离之态,使人简直能感觉到,正有一片清荫从高处淌下。

“离离”状竹节历历分明之貌,因为是在低处(下),竹节间距离较近,故又用“促节”形容。

这四句描绘绿竹的生态,带有强烈的动感。

但没有声响,也不用浓彩。

只见到诗人沾着萧淡的水墨,疏疏落落地挥洒那么几笔,数竿绿竹便无声无息地拔节而出、由矮而高,终于英挺地站立“檐前”,甚至还带来了一阶清荫。

  画成翠竹,这对诗人来说并不费力。

但要表现它的风韵,光靠这平面的勾勒就不够了。

接着的“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两句,着力的便是环境、音响的烘托映衬,于是这“画”便有了“伴乐”和“灯光”:诗人选择的是露水初凝之夜,因为是夜间,竹叶上那湛湛露珠就显得朦胧不清。

好在有风,诗人便让读者听那静夜中风动竹叶、露珠滴阶的清韵,这可是异常动听的。

诗人还嫌不够,又在乌蓝的中天添上一轮明月,那月光洒在竹上,便在阶前印下斑驳的竹影。

前面说到“有风”,清风徐来,那地上的竹影便参差而动。

这两句妙在均不直接写竹,只从露珠滴阶、竹影参差中映衬、烘托,而檐竹之沾满清露,在朗月清风中飒飒舞弄的美好风韵,已栩栩如在耳目之间。

按照这一思绪写下去,结句便该是诗人的赞美之语了。

但沈约偏不这样,他的结句正如蔡邕之咏“翠鸟”一样,却是被咏之物的深情倾诉:“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

”这美好的翠竹,本该生长在花草芳美的池畔,度那月下花前的风光才是哩。

而今却在诗人居处简陋的檐前,伴着他度过清寂的晨昏。

诗人在观赏檐前之竹的深深怜爱之中,大约曾浮起过一种微微的惋惜和不安吧。

而檐竹似乎有解人心意的灵性,立即前来安慰诗人:“我所仰慕的是君子的风仪,而不是花前月下的池畔风光;

能够生长在您的窗门前,正是我的心愿哪!

”这两句初看显得突兀,但在诗人观赏入神之际,将竹叶飒飒之音,想象为它的嫣然解人之语,也正符合情理。

这话语之中所显示的,正是檐竹那不慕风华、清心自守的高节,其实也还是诗人对檐竹的一种赞美。

不过,采用檐竹自身倾诉的方式,既情意动人,又含蕴不露,较之于那种“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的直赞之语,似乎有更多的情韵。

  这就是沈约的《咏檐前竹》:诗中只把竹子作为客观审美对象来观照,形象地勾勒它的清姿,映衬它的风韵,别无政治上的寓意或个人身世的感慨。

从咏物寄兴的传统眼光来看,这样咏竹似乎“浅”了些。

但读够了寄兴、说教的诗作以后,吟诵—下这类美好单纯而寓意不多的咏物诗,倒也可使耳目一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十咏 脚下履

作者: 沈约 朝代: 南北朝

丹墀上飒香。

玉殿下趋锵。

逆转珠佩响。

先表绣袿香。

裾开临舞席。

袖拂绕歌堂。

所叹忘怀妾。

见委入罗床。

怀旧诗 伤庾杲之

作者: 沈约 朝代: 南北朝

右率馥时誉。

秀出冠朋僚。

耸兹千仞气。

振此百寻条。

藴藉含文雅。

散朗溢风飚。

楸槚今已合。

容范尚昭昭。

咏笙诗

作者: 沈约 朝代: 南北朝

彼美实枯枝。

孤筱定参差。

鹍鸡已啁哳。

枣下复林离。

本期王子宴。

宁待洛滨吹。

咏帐诗

作者: 沈约 朝代: 南北朝

甲帐垂和璧。

螭云张桂宫。

隋珠既吐曜。

翠被复含风。

大言应令诗

作者: 沈约 朝代: 南北朝

隘此大泛庭。

方知九垓局。

穷天岂弥指。

尽地不容足。

咏梧桐诗

作者: 沈约 朝代: 南北朝

秋还遽已落。

春晓犹未荑。

微叶虽可贱。

一剪或成珪。

寒松诗

作者: 沈约 朝代: 南北朝

梢声振寒声。

青葱标暮色。

疎叶望岭齐。

乔{韩韦=余}临云直。

咏杜若诗

作者: 沈约 朝代: 南北朝

生在穷绝地。

岂与世相亲。

不顾逢采撷。

本欲芳幽人。

早行逢故人车中为赠诗

作者: 沈约 朝代: 南北朝

残朱犹暧暧。

余粉尚霏霏。

昨宵何处宿。

今晨拂露归。

146147148149150 共16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