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诗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驾言易水北。

送别河之阳。

沉思惨行镳。

如梦在空床。

既寤丹绿谬。

始知纨素伤。

中州木叶下。

边城应早霜。

阴虫日惨烈。

庭草复芸黄。

金风徂清夜。

明月悬洞房。

袅袅同宫女。

助我理衣裳参差夕杵引。

哀怨秋砧扬。

轻罗飞玉腕。

弱翠低红妆。

朱颜日已兴。

眄睇色增光。

捣以一匪石。

文成双鸳鸯。

制握断金刀。

熏用如兰芳。

佳期久不归。

持此寄寒乡。

妾身谁为容。

思君苦入肠。

紫兰始萌诗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种兰玉台下。

气暖兰始萌。

芬芳与时发。

婉转迎节生。

独使金翠娇。

偏动红绮情。

二游何足坏。

一顾非倾城。

羞将苓芝侣。

岂畏鶗鴂鸣。

咏舞诗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腕弱复低举。

身轻由回纵。

可谓写自欢。

方与心期共。

咏笛诗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柯亭有奇竹。

含情复抑扬。

妙声发玉指。

龙音响凤凰。

咏笔诗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昔闻兰蕙月。

独是桃李年。

春心傥未写。

为君照情筵。

咏烛诗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堂中绮罗人。

席上歌舞儿。

待我光泛滟。

为君照参差。

赠范晔诗

作者: 陆凯 朝代: 南北朝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折花 一作:折梅)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折花 一作:折梅)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 参考资料: 1、 刘光耀.历代诗词名篇译注评.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10月:103-104 2、 景宏业.学子必背·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58 3、 蒋心海.诗词大王: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年:2-3
折花逢驿(yì)使,寄与陇(lǒng)头人。(折花 一作:折梅)驿使:古代递送官府文书的人。陇头人:即陇山人,在北方的朋友,指范晔。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聊赠”句:赠:一作“寄”。一枝春:指梅花,人们常常把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 参考资料: 1、 刘光耀.历代诗词名篇译注评.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10月:103-104 2、 景宏业.学子必背·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58 3、 蒋心海.诗词大王: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年:2-3
折花逢驿(yì)使,寄与陇(lǒng)头人。(折花 一作:折梅)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驿使:古代递送官府文书的人。陇头人:即陇山人,在北方的朋友,指范晔。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聊赠”句:赠:一作“寄”。一枝春:指梅花,人们常常把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 参考资料: 1、 刘光耀.历代诗词名篇译注评.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10月:103-104 2、 景宏业.学子必背·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58 3、 蒋心海.诗词大王: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年:2-3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折花 一作:折梅)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前两句写到了诗人与友人远离千里,难以聚首,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逢驿使”的“逢”字说明不期然而遇见了驿使,由驿使而联想到友人,于是寄梅问候,体现了对朋友的殷殷挂念,使全诗充满着天机自然之趣。   后两句则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仅不是一无所有,有的正是诗人的诚挚情怀,而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由此可见,诗人的情趣是多么高雅, 想象是多么丰富。 “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来临,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联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了诗人的慧心。   艺术特色方面,诗中“一枝春”描写到眼前仿佛出现了春光明媚,春到江南,梅绽枝头的美好图景。梅花是江南报春之花,折梅寄友,礼轻情义重,它带给远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浓浓气息,是迎春吐艳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与远方挚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达。   这首诗构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用字虽然简单,细细品之,春的生机及情意如现眼前。它的艺术美在于朴素、自然而又借物寄喻,在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环境,把怀友的感情,通过一种为世公认具有高洁情操的梅花表达出来,把抽象的感情与形象的梅花结为一体了。 参考资料: 1、 刘光耀.历代诗词名篇译注评.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10月:103-104 2、 刘永生.两晋南北朝: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238

赠范晔

作者: 陆凯 朝代: 南北朝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入若耶溪

作者: 王籍 朝代: 南北朝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这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等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9(2011.11重印) :1137-1138 .
艅(yú)艎(huáng)何泛泛,空水共悠悠。艅艎:舟名。大船。泛泛:船行无阻。空:指天空。水:指若耶溪。 阴霞生远岫(xiù),阳景逐回流。阴霞:山北面的云霞。若耶溪流向自南而北,诗人溯流而上,故曰“阴霞”。远岫:远处的峰峦,这里指若耶山、云门山、何山、陶晏岭、日铸山等隐现的高山。阳景:指太阳在水中的影子;“景”是“影”的本字。回流:船向上游行进时岸边倒流的水。 蝉噪(zào)林逾(yú)静,鸟鸣山更幽。噪:许多鸟或虫子乱叫。逾:同“愈”,更加。幽:宁静、幽静。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归念:归隐的念头。长年悲倦游:诗人多年以来就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以此而悲伤。倦游:厌倦仕途而思退休。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等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9(2011.11重印) :1137-1138 .
艅(yú)艎(huáng)何泛泛,空水共悠悠。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艅艎:舟名。大船。泛泛:船行无阻。空:指天空。水:指若耶溪。 阴霞生远岫(xiù),阳景逐回流。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阴霞:山北面的云霞。若耶溪流向自南而北,诗人溯流而上,故曰“阴霞”。远岫:远处的峰峦,这里指若耶山、云门山、何山、陶晏岭、日铸山等隐现的高山。阳景:指太阳在水中的影子;“景”是“影”的本字。回流:船向上游行进时岸边倒流的水。 蝉噪(zào)林逾(yú)静,鸟鸣山更幽。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噪:许多鸟或虫子乱叫。逾:同“愈”,更加。幽:宁静、幽静。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这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归念:归隐的念头。长年悲倦游:诗人多年以来就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以此而悲伤。倦游:厌倦仕途而思退休。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等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9(2011.11重印) :1137-1138 .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这首诗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     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人用一“生”字写云霞,赋予其动态,用一“逐”字写阳光,仿佛阳光有意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把无生命的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诗意盎然。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像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首创。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本诗写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见所闻,并于含长久长久羁留他乡的思归之念。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蜀道难

作者: 阴铿 朝代: 南北朝

王尊奉汉朝。

灵关不惮遥。

高岷长有雪。

阴栈屡经烧。

轮摧九折路。

骑阻七星桥。

蜀道难如此。

功名讵可要。

151152153154155 共16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