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

作者: 元稹 朝代: 唐代

莺涩余声絮堕风,牡丹花尽叶成丛。

可怜颜色经年别,收取朱阑一片红。

夜雨

作者: 元稹 朝代: 唐代

水怪潜幽草,江云拥废居。

雷惊空屋柱,电照满床书。

竹瓦风频裂,茅檐雨渐疏。

平生沧海意,此去怯为鱼。

题漫天岭智藏师兰若僧云住此二十八年

作者: 元稹 朝代: 唐代

僧临大道阅浮生,来往憧憧利与名。

二十八年何限客,不曾闲见一人行。

奉和权相公行次临阙驿,逢郑仆射相公归朝,

作者: 元稹 朝代: 唐代

帝下赤霄符,搜求造化炉。

中台归内座,太一直南都。

黄霸乘轺入,王尊叱驭趋。

万人东道送,六纛北风驱。

栈阁才倾盖,关门已合繻。

贯鱼行逦迤,交马语踟蹰。

去速熊罴兆,来驰虎豹夫。

昔怜三易地,今讶两分途。

别路环山雪,离章运寸珠。

锋铓断犀兕,波浪没蓬壶。

区宇声虽动,淮河孽未诛。

将军遥策画,师氏密訏谟。

汉上坛仍筑,褒西阵再图。

公方先二虏,何暇进愚儒。

行宫

作者: 元稹 朝代: 唐代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空旷冷落的古旧行宫,只有宫花寂寞地艳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谈论唐玄宗。

参考资料: 1、 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1:330-331页

寥(liáo)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寥落:寂寞冷落。

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

这里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

宫花:行宫里的花。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白头宫女: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些宫女天宝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

说:谈论。

玄宗:指唐玄宗。

参考资料: 1、 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1:330-331页

寥(liáo)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空旷冷落的古旧行宫,只有宫花寂寞地艳红。

寥落:寂寞冷落。

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

这里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

宫花:行宫里的花。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谈论唐玄宗。

白头宫女: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些宫女天宝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

说:谈论。

玄宗:指唐玄宗。

参考资料: 1、 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1:330-331页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的这首《行宫》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这首短小精悍的五绝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隽永的诗味,倾诉了宫女无穷的哀怨之情,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从诗的内容上看,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在末尾一句“闲坐说玄宗”。

说者前句已经点明是“白头宫女”,时间地点则是在荒凉冷寞的古行宫,红花盛开,正是一年春好处之时。

从天宝至贞元,过了半个世纪左右,漫长的岁月,风雨的侵蚀,古行宫早变得荒败不堪了,而当年入宫的红颜少女,也在寂寞孤独中苦熬了几十个春秋,如今早已是白发苍颜了。

她们的青春在此葬送,她们悲怨的泪水在此流淌,她们面对着怒放的红花在感叹嘘唏。

透过纯朴的字面,我们分明听到了她们痛苦的心音。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写道:“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白诗直截了当地道出了年老宫女的幽怨,元诗则点染寥落的环境,以红色宫花和白头宫女相互衬托的笔法,通过形象对比来揭示宫女的悲惨生活和心理活动。

二诗相比,一具体,一概括,一以感情的热烈淋漓见长,一以境界的深沉隽永取胜。

  这里,寥落古行宫中的白头宫女,还是唐玄宗时代历史的见证人。

唐玄宗在其继位后期,宠幸杨贵妃,终日沉溺在淫乐酒色之中,把政务全部委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朝纲紊乱,谄佞当道,终于酿成安史之乱。

乱后,玄宗被迫退位,赫赫不可一世的大唐王朝亦从此一蹶不振,日益走向下坡路。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曾深致感慨说:“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四句诗,已形象地概括出玄宗昏愦好色与亡国致乱的历史因由,其讽刺与揭露是十分深刻的。

元稹这首短诗当然不可能象白诗那样铺张扬厉,极尽渲染之能事,他只能采取对照、暗示点染等方法,把这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高度浓缩,加以典型化的处理,从而让人回味咀嚼。

寥落的古行宫,那在寂寞之中随岁月更替而自生自落的宫花,那红颜少女的变为白发老人,都深深地带有时代盛衰迁移的痕迹。

白头宫女亲历开元、天宝之世,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人,“闲坐说玄宗”的由治而乱。

这本是诗篇主旨所在,也是诗人认为应引以为戒的地方,却以貌似悠闲实则深沉的笔调加以表现,语少意多,有无穷之味。

  从表现手法上来看,诗人塑造意境,艺术上主要运用了两种表现手法。

一是以少总多。

这首诗具有举一而反三,字少而意多的特点。

四句诗,首句指明地点,是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

次句暗示环境和时间,宫中红花盛开,正当春天季节;

三句交代人物,几个白头宫女,与末句联系起来推想,可知是玄宗天宝末年进宫而幸存下来的老宫人;

末句描写动作,宫女们正闲坐回忆、谈论天宝遗事。

二十个字,地点、时间、人物、动作,全都表现出来了,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的画面。

这个画面触发读者联翩的浮想:宫女们年轻时都是月貌花容,娇姿艳质,这些美丽的宫女被禁闭在这冷落的古行宫之中,成日价寂寞无聊,看着宫花,花开花落,年复一年,青春消逝,红颜憔悴,白发频添,如此被摧残,往事不堪重省。

然而,她们被禁闭冷宫,与世隔绝,别无话题,却只能回顾天宝时代玄宗遗事,此景此情,令人凄绝。

“寥落”、“寂寞”、“闲坐”,既描绘当时的情景,也反映诗人的倾向。

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盛衰的感慨,二十个字描绘出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深刻的意思。

  另一个表现手法是以乐景写哀情。

我国古典诗歌,其所写景物,有时从对立面的角度反衬心理,利用忧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气氛之间的矛盾,以乐景写哀情,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也运用了这一手法。

诗所要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但却着意描绘红艳的宫花。

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场面,烘托欢乐情绪的,但在这里却起了很重要的反衬作用: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

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

红花美景与凄寂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

红花,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都是利用好景致与恶心情的矛盾,来突出中心思想,即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谓“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也可以说是以乐写哀。

不过白居易的写法直接揭示了乐景写哀情的矛盾,而元稹《行宫》则是以乐景作比较含蓄的反衬,显得更有余味。

  这首绝句语言平实,但很有概括力,精警动人,也很含蓄,给人以想象的天地,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寓意深刻,自来评价很高。

王建的《宫词》,白居易的《长恨歌》,元稹的《连昌宫词》,都是长达千字左右的宏篇巨制,详尽地描述了唐玄宗时代治乱兴衰的历史过程,感叹兴亡。

总结教训,内容广博而深刻。

元稹这首小诗总共不过二十个字,能入选《唐诗三百首》,与这些长篇巨作比美,可谓短小精悍,字字珠玑。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946-948页 2、 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1:330-331页

松树

作者: 元稹 朝代: 唐代

华山高幢幢,上有高高松。

株株遥各各,叶叶相重重。

槐树夹道植,枝叶俱冥蒙。

既无贞直干,复有罥挂虫。

何不种松树,使之摇清风。

秦时已曾种,憔悴种不供。

可怜孤松意,不与槐树同。

闲在高山顶,樛盘虬与龙。

屈为大厦栋,庇荫侯与公。

不肯作行伍,俱在尘土中。

杏花

作者: 元稹 朝代: 唐代

常年出入右银台,每怪春光例早回。

惭愧杏园行在景,同州园里也先开。

古决绝词

作者: 元稹 朝代: 唐代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见,相见故心终不移。

那能朝开暮飞去, 一任东西南北吹。

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

对面且如此, 背面当可知。

春风撩乱伯劳语,况是此时抛去时。

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

君情既决绝,妾意已参差。

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

噫春冰之将泮,何予怀之独结。

有美一人,于焉旷绝。

一日不见,比一日于三年,况三年之旷别。

水得风兮小而已波,笋在苞兮......更多

酬乐天劝醉

作者: 元稹 朝代: 唐代

神曲清浊酒,牡丹深浅花。

少年欲相饮,此乐何可涯。

沉机造神境,不必悟楞伽。

酡颜返童貌,安用成丹砂。

刘伶称酒德,所称良未多。

愿君听此曲,我为尽称嗟。

一杯颜色好,十盏胆气加。

半酣得自恣,酩酊归太和。

共醉真可乐,飞觥撩乱歌。

独醉亦有趣,兀然无与他。

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

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

君今劝我醉,劝醉意如何。

寄赠薛涛

作者: 元稹 朝代: 唐代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锦江滑腻峨眉山秀丽,变幻出卓文君和薛涛(这样的才女)。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言语巧妙好像偷得了鹦鹉的舌头,文章华丽好像分得了凤凰的羽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擅长文词的人都纷纷停下了自己的笔,公侯们个个想像王浚梦刀升迁那样离开那里。

(他们都自愧弗如。

)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分别后远隔烟水无限思念,这思念就像庭院里菖蒲花开那样盛,像天上祥云那样高。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网友梁炜录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梁炜录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1617181920 共49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