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四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峰前千涧玉潺潺,落日层层树里山。

一段胜情谁领略,幽人虚阁俯沧湾。

菊花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老旧园子里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清露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有多少远在他方为客的未归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故园:古旧的林苑,也借指故乡。三径:借指归隐者的家园。幽丛:幽幽的花丛,这里指菊花。玄霜:清露。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lí)落看秋风。篱落:即篱笆。柳宗元《田家》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老旧园子里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清露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故园:古旧的林苑,也借指故乡。三径:借指归隐者的家园。幽丛:幽幽的花丛,这里指菊花。玄霜:清露。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lí)落看秋风。有多少远在他方为客的未归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篱落:即篱笆。柳宗元《田家》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没有什么艰涩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浅近直白。诗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诗词中属于香草美人笔法。首联诗人先描写故园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开得并不张扬,而是淡淡的幽然的开放,而且开得那么突然,所以颔联写它就好像是一夜的霜降后从天空坠落一般。写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质,不铺排张扬,但是却内涵丰沛,在单淡然中凸现其品质。后两句是诗人的托物起行,以菊花自比。颈联写到多少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估计诗人自己也在内吧,尾联写尽借篱落看秋风,篱落是指篱笆,记的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篱落,“日长篱落无人问”。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从这篱笆里面的开放的秋菊中看尽了浓浓衰飒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渊明以来,菊花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就是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梦仙图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池塘春涨碧溶溶,醉卧香尘浅草中。

一梦熟时鸥作伴,锦衾何必抱轻红。

山水图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潦凈泉声涩,秋高木影疏。

天涯来旅雁,江上有鲈鱼。

牡丹图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故事开元重牡丹,沉香亭北冷泉南。

如今颜色还依旧,风雨江东月润三。

相逢行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相逢狭邪间,车窒马不旋。

虽言异乡县,岂非往世缘。

脱毂且卷鞭,高揖问君廛。

女弟新承宠,阿大李延年。

何以结欢爱,渠碗出于阗。

女梦与青松,本是当缠绵。

清溪松阴图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长松百尺荫清溪,倒影波间势转低。

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

登吴王郊台作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昔人筑此不论程,今日牛羊向上行。

吴儿越女齐声唱,菱叶荷花无数生。

南山含雨眉俱润,西湖映日掌同平。

本由万感销非易,讵言哀乐过群情。

菊花图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佳色含霜向日开,余香冉冉覆莓苔。

独怜节操非凡种,曾向陶君径里来。

画鸡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参考资料: 1、 朱丽云.中国古诗一百首 (汉英对照插图本):大象出版社,2000.02:255页 2、 孙红松.国学经典诗文拔萃1:青岛出版社,2006.04:33页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平生:平素,平常。轻:随便,轻易。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一:一旦。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参考资料: 1、 朱丽云.中国古诗一百首 (汉英对照插图本):大象出版社,2000.02:255页 2、 孙红松.国学经典诗文拔萃1:青岛出版社,2006.04:33页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平生:平素,平常。轻:随便,轻易。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一:一旦。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参考资料: 1、 朱丽云.中国古诗一百首 (汉英对照插图本):大象出版社,2000.02:255页 2、 孙红松.国学经典诗文拔萃1:青岛出版社,2006.04:33页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画鸡》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的形象,赞颂了轻易不鸣,鸣则动人的品格,也表现了诗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怀。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承句“满身雪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是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诗人拟鸡为人揭开了它一生中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呜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它一声呜叫,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平身不敢轻言语”,诗人的诗路急转,说公鸡一生不敢随便啼叫,此句的气色收敛,还很低调,尤其“不敢”一词,用的很贴切,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铺垫,并对下句有反衬效果。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清晨报晓的情景,动静结合,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使两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树立了雄鸡高伟的形象,表现了公鸡具备的美德和权威。   这首诗,诗人表达含蓄又不失些许豪放之情,借助诗中的雪白大公鸡表达了自己渴望成为时代先驱者的远大志向。 参考资料: 1、 米治国 周惠泉 陈桂英.元明清诗文选: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04:50页 2、 范文玲 戴宪生.儿童一周一诗:重庆出版社,1985.12:29页 3、 张晨.中国题画诗分类鉴赏辞典:辽宁美术出版社,1992.06:221页
12345 共28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