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句:杜甫且为诗宰相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杜甫且为诗宰相。

樱桃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凤实落嶙峋,蟠根出俗尘。

子多将尽夏,花晚不争春。

上苑空枝後,荒岩满树新。

鸟含红映嘴,猿饱渍流唇。

溪寺初供佛,山斋已待宾。

升筵参李柰,入市附樵薪。

叶衬青舒槲,笼擎绿透筠。

泻盘能宛转,就酒益甘辛。

致养侔怀橘,投试等献芹。

齿酸虽欲罢,喉渴尚宜频。

溉水应无主,驱禽免废人。

栽培伤物性,髠接失天真。

自笑羹梅忝,谁知社栗神。

用堪登俎豆,生合委荆榛。

差小同谦退,饶先似屈伸。

叔孙如荐庙,朴野味弥纯。

和陈州田舍人留别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东风初暖酒难销,五马行春罢趁朝。

道畔棠阴同召伯,堦前蓂荚别唐尧。

下车正是尝新笋,得句何妨寄旧僚。

预想郡斋公宴处,桃花凝露柳垂条。

留别扬府池亭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竹遶亭台柳拂池,徘徊终恋郡斋西。

斜阳更上渔舟坐,明日红尘逐马蹄。

元日作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献岁在商州,依然想旧游。

前年捧玉册,此日对珠旒。

御酒尧樽畔,仙韶舜殿头。

自惭非贾傅,宣室讵重求。

吾志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

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

自为志得行,功业如臯夔。

既登俊秀科,又在清切司。

谏纸无直言,纶诰多愧辞。

黾勉为何事,亲老与妻儿。

一旦命执法,嫉恶寄所施。

丹笔方肆直,皇情已见疑。

斥逐深山中,穷辱何羸羸。

于张及不得,安用此生为。

射弩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蹷张见旧史,强弩亦古官。

如何壮夫事,今作儒者欢。

罚郡在僻左,时清政多闲。

戎装命宾侣,作此开愁颜。

吴弩号健捷,仆夫为吾弯。

正侯废已久,画纸为雕盘。

日晕生几重,挂壁何团团。

记筹鼓声急,中的酒量宽。

诚非军旅事,亦有堵墙观。

安得十万枝,长驱过桑乾。

射彼老上庭,夺取燕脂山。

不见一匈奴,直抵瀚海还。

北方尽纳款,献寿天可汗。

吾徒久不武,干禄为饥寒。

所得才升{左豆右斗},龌龊在朝班。

不如执戈士,意气登韩坛。

笑拥白......更多

和仲咸杏花三绝句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莫道商山节候犀,晓来帘外半空枝。

明朝落尽无蜂蝶,冷暖人情我最知。

赠虚己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溪边幽树好烟霞,别後春风几度花。

梦忆一岩红薜荔,心轻三事紫袈裟。

禅机悟了身无着,诗句高来鬓有华。

不还苏州韦应物,昼公篇什向谁夸。

清明日独酌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一个地方官清闲的职位唯有(团练)副使,一年之中清冷的节日只是清明节。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春去春来什么时候是尽头,闲恨闲愁所到之处就萌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燕子和黄鹂争相鸣叫,柳絮和树荚竞相飞扬。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脱去官服换来(隐士所居)商山的酒,独自笑吟《离骚》中的诗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一个地方官清闲的职位唯有(团练)副使,一年之中清冷的节日只是清明节。

冷节:寒食节。

在清明前一日。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春去春来什么时候是尽头,闲恨闲愁所到之处就萌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燕子和黄鹂争相鸣叫,柳絮和树荚竞相飞扬。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脱去官服换来(隐士所居)商山的酒,独自笑吟《离骚》中的诗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作者王禹偁(954—1001),北宋政治家、诗人、散文家。

因为官正直,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

这首诗为作者被贬商州(今属陕西商洛)任团练副使时所作。

  诗题点明诗意、诗境,透露出诗人的谪宦之苦。

  首联中“唯”写出了诗人的不满与无奈,“冷”写出了清明的时令特点,都表现了诗人的谪居之感。

  颔联表面上看是恼人的春,实际上是让诗人惊心的“闲”。

颈联的“夸”与“斗”两字生动传神,用拟人手法凸显春天的生趣,同时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表现出诗人被贬愁绪与眼前的大自然美景形成鲜明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希望回归自然、脱离世俗的愿望。

  尾联用了商山四皓、屈原《离骚》的典故,诗人情绪变得十分洒脱,既来之则安之,不如将满腔郁闷出之于“笑”,和着《离骚》饮酒赏春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整首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在被贬愁绪中自我排遣、寻求旷达洒脱并享受隐士生活的心境,言浅情深、意味深长。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12345 共54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