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献汲公相国寿)

作者: 米芾 朝代: 宋代

暖日晴烘候小春。

际天和气与精神。

灵台静养千年寿,丹灶全无一点尘。

寿彭祖,寿广成。

华阳仙裔是今身。

夜来银汉清如洗,南极星中见老人。

中秋登楼望月

作者: 米芾 朝代: 宋代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用眼看尽淮海,漫漫海上像银子一样白,千万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修治,桂树枝就会一直长,会撑破月亮的。

参考资料: 1、 柏宏军 .中华传统节日诗词赏析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6年1月 :第197页 .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bàng)珍。

万道虹光:引用民间传说。

传说月圆之时,蚌才育珠。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修月户:传说月亮是由七宝合成的,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

参考资料: 1、 柏宏军 .中华传统节日诗词赏析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6年1月 :第197页 .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bàng)珍。

用眼看尽淮海,漫漫海上像银子一样白,千万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

万道虹光:引用民间传说。

传说月圆之时,蚌才育珠。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修治,桂树枝就会一直长,会撑破月亮的。

修月户:传说月亮是由七宝合成的,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

参考资料: 1、 柏宏军 .中华传统节日诗词赏析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6年1月 :第197页 .

水调歌头·中秋

作者: 米芾 朝代: 宋代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

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中秋的时候,捣衣声混杂着风声,蟠蟀好像在思索高爽的秋天。

我面对着这样的景象,是不会学宋玉去纾解悲愁的。

把凄凉的心意收拾起来,给每个酒樽里都倒上美酒,内心更加觉得抵不过这样的幽静。

明月挂在南楼正是我觉得充满情趣的地方所在。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

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怅惘这样的胸怀,于是拿起笛子吹奏,笛声的韵律悠悠扬扬。

在这清平之时,良美之夜,就把这块地方借给我让我痛饮。

看着这一天可爱的风景,我倚着曲曲折折的栏杆,宇宙在我眼里也只是小小的浮萍。

喝醉困乏了就靠着枕头临江而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醒来。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砧(zhēn)声送风急,蟠(pán)蟀(shuài)思高秋。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líng)醁(lù),倍觉不胜幽。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砧声:也作“碪声”,捣衣声。

元好问《短日》:短日碪声急,重云雁影深。

蟠蟀:蟋蟀的一种,宋代顾逢曾作《观鬭蟠蟀有感》。

高秋:天高气爽的秋天。

宋玉解悲秋: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兴况:情趣,意趣。

分付:分别付予,这里指给酒樽分别倒酒。

醽醁:古代的一种美酒。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

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ōu)。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lán)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欹(qī)枕卧江流。

清时:清平之时,也指太平盛世。

金瓯:酒杯的美称。

瓯,杯子。

阑干十二:曲曲折折的栏杆。

阑干,即栏杆。

十二,形容曲折之多。

欹:斜倚着,斜靠。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砧(zhēn)声送风急,蟠(pán)蟀(shuài)思高秋。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líng)醁(lù),倍觉不胜幽。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中秋的时候,捣衣声混杂着风声,蟠蟀好像在思索高爽的秋天。

我面对着这样的景象,是不会学宋玉去纾解悲愁的。

把凄凉的心意收拾起来,给每个酒樽里都倒上美酒,内心更加觉得抵不过这样的幽静。

明月挂在南楼正是我觉得充满情趣的地方所在。

砧声:也作“碪声”,捣衣声。

元好问《短日》:短日碪声急,重云雁影深。

蟠蟀:蟋蟀的一种,宋代顾逢曾作《观鬭蟠蟀有感》。

高秋:天高气爽的秋天。

宋玉解悲秋: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兴况:情趣,意趣。

分付:分别付予,这里指给酒樽分别倒酒。

醽醁:古代的一种美酒。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

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ōu)。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lán)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欹(qī)枕卧江流。

怅惘这样的胸怀,于是拿起笛子吹奏,笛声的韵律悠悠扬扬。

在这清平之时,良美之夜,就把这块地方借给我让我痛饮。

看着这一天可爱的风景,我倚着曲曲折折的栏杆,宇宙在我眼里也只是小小的浮萍。

喝醉困乏了就靠着枕头临江而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醒来。

清时:清平之时,也指太平盛世。

金瓯:酒杯的美称。

瓯,杯子。

阑干十二:曲曲折折的栏杆。

阑干,即栏杆。

十二,形容曲折之多。

欹:斜倚着,斜靠。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

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米芾,字元章,宋代大书画家。

据《挥麈后录》记其为人:“滑稽玩世,不能俯仰顺时”。

这首词就是借赏中秋之机,表白他为人的高洁。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

“砧声”、“蟋蟀”为秋天典型的象征景物。

砧上捣衣远寄征人,表明气候转寒了;

墙边蟋蟀鸣叫,也是一种触发人秋思的景象。

前一句为了突出“砧声”,增强秋的感觉,属倒装句,写词人先是听到急促的砧声,而后才觉仿佛是砧声送来了秋风。

同样,也是先听到蟋蟀鸣叫,而后才意识到时令已进入高秋季节。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名句,从此,“见落叶而悲秋”,便成为文人一种传统的心态和崇尚。

米芾一反宋玉伤感的秋景的幽雅,正显示出词人的高洁与旷达。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倍觉不胜幽。

”因为砧声和蟋蟀等秋声,毕竟会给人带来秋意,所以词人说,让酒杯里的好酒,把凄凉的情调收起来,就会感觉到这些景物加倍的幽雅。

  上片结句:“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就是说还有富于情致之处,就是一轮明月在楼的南边冉冉升起,以它皎洁的光辉,把宇宙幻化成银色的世界,使人从压抑沉闷的情绪中解放出来为之清爽。

  词的下片,侧重抒发词人向往隐居生活之意。

过片换头“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三句,写词人要把他胸中的忧思,用富有情韵笛声抒发出来。

接着“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二句,承上述忧伤意脉,于是想到要借此清时良夜,来一番吃酒浇愁的情致。

下面“可爱一天风物,遍倚栏干十二,宇宙若萍浮”三句,则是写词人面对诱人的风物,并不是惬心地去欣赏,而是倚遍阑干在深思。

最终悟出了,世界像浮萍一样的结论。

词的歇拍“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两句。

这是词人悟出了“宇宙若萍浮”的人生哲学之后的付诸行动,即要像李白那样“但愿长醉不愿醒”,“明朝散发弄扁舟”,而远离污浊的人世,去隐没江湖之中去。

以发泄他的不满,这正是米芾晚年学禅的思想基础。

  《宋史·米芾传》说:“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

……又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

”米芾这首中秋词,写法巧妙,除上片结拍点出“明月挂高楼”外,字面上再没有“月”字出现,然而却使人感到如置身在月光的整个银色世界之下的优美境界之中,写得清空而不质实,正体现了他“不蹈袭前人轨辙”的创新精神,表现了米芾的特有风格。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西江月(秋兴)

作者: 米芾 朝代: 宋代

溪面荷香粲粲,林端远岫青青。

楚天秋色太多情。

云卷烟收风定。

夜静冰娥欲上,梦回醉眼初醒。

玉瓶未耻有新声。

一曲请君来听。

望海楼

作者: 米芾 朝代: 宋代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

春风秋月两茫然。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高耸入云的铁瓮城已近青天,凌云的缥缈高楼似与天相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三峡的江声似乎流入我笔底,六朝的帆影好像映落我杯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几番呜咽的画角催落着红日,远处幽静的沧洲袅起了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

春风秋月两茫然。

忽忆起赏心美景究竟在何处?

往事如烟那春风秋月已茫然。

参考资料: 1、 王国钦编著 .唐宋诗词名家精品类编 云中谁寄锦书来:宋代合集卷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5年 :1331-132 . 2、 (清)廖元度选编. 楚风补校注 上.P821 3、 吴在庆编著 .新编宋诗三百首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年 :154-156 .

点绛唇(示儿尹仁尹智)

作者: 米芾 朝代: 宋代

莘野寥寥,渭滨漠漠情何限。

万重堆案。

懒更重经眼。

儿辈休惊,头上霜华满。

功名晚。

水云萧散。

漫就驿亭看。

浪淘沙(祝寿)

作者: 米芾 朝代: 宋代

祝寿庆生申。

德日维新。

期颐眉寿寿长春。

五福三灵禄永永,长寿仙人。

遐算等庄椿。

□德康宁。

年年欢会笑欣欣。

岁岁仰依□寿域,彭祖广成。

诉衷情(思归)

作者: 米芾 朝代: 宋代

劳生奔走因粗官。

揽镜鬓毛斑。

物外平生萧散,微宦兴阑珊。

寄胜处,每凭阑。

定忘还。

好山如画,水绕云萦。

无计成闲。

西江月·溪面荷香粲粲

作者: 米芾 朝代: 宋代

溪面荷香粲粲,林端远岫青青。

楚天秋色太多情。

云卷烟收风定。

夜静冰娥欲上,梦回醉眼初醒。

玉瓶未耻有新声。

一曲请君来听。

渔家傲·昔日丹阳行乐里

作者: 米芾 朝代: 宋代

昔日丹阳行乐里。

紫金浮玉临无地。

宝阁化成弥勒世。

龙宫对。

时时更有天花坠。

浩渺一天秋水至。

鲸鲵鼓鬣连山沸。

员峤岱舆更贔屓。

无根蒂。

莫教龙伯邦人戏。

1234 共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