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问间醒眼是何人?

冷风吹灭了香炉中的残烟,燃尽的烛灰早已不再温热,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孤单的影子。

我情愿喝得酩酊大醉,借着醇酒来麻醉自己,大声质问苍天谁是这世间清醒不醉之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为何能与知己畅饮的盛宴总是相逢难,离别易,而人去宴散后,只能对着满桌的空杯搔首长叹。

闲愁萦怀,难以派遣,我还是用美酒和梦乡来逃避它吧。

但只怕醒来之后,满腔的愁思就会让我又一次来到酒杯的面前。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集 》:陕西出版集团,2008年:第132页 2、 纳兰信德著;

闵泽平译.《纳兰信德全集 02 词集 》:新世界出版社,2014 :95页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问间醒眼是何人?

炉烟:熏炉或香炉之烟。

残灺(xiè):烧残的烛灰。

判:情愿、甘愿、不惜之意。

清尊(zūn):酒器,借指清醇之酒。

判教句:意谓情愿喝得酩配大醉,借清酒来麻醉自己。

唐皇甫冉《曾山送别诗》:“凄凄游子苦飘蓬,明日清尊只暂同。

”醒眼:清醒之眼光。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花间酒:谓美景良辰时之酒宴。

搔(sāo)首:以手搔头。

焦急或有所思貌。

尊前:酒樽之前。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集 》:陕西出版集团,2008年:第132页 2、 纳兰信德著;

闵泽平译.《纳兰信德全集 02 词集 》:新世界出版社,2014 :95页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问间醒眼是何人?

冷风吹灭了香炉中的残烟,燃尽的烛灰早已不再温热,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孤单的影子。

我情愿喝得酩酊大醉,借着醇酒来麻醉自己,大声质问苍天谁是这世间清醒不醉之人。

炉烟:熏炉或香炉之烟。

残灺(xiè):烧残的烛灰。

判:情愿、甘愿、不惜之意。

清尊(zūn):酒器,借指清醇之酒。

判教句:意谓情愿喝得酩配大醉,借清酒来麻醉自己。

唐皇甫冉《曾山送别诗》:“凄凄游子苦飘蓬,明日清尊只暂同。

”醒眼:清醒之眼光。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为何能与知己畅饮的盛宴总是相逢难,离别易,而人去宴散后,只能对着满桌的空杯搔首长叹。

闲愁萦怀,难以派遣,我还是用美酒和梦乡来逃避它吧。

但只怕醒来之后,满腔的愁思就会让我又一次来到酒杯的面前。

花间酒:谓美景良辰时之酒宴。

搔(sāo)首:以手搔头。

焦急或有所思貌。

尊前:酒樽之前。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集 》:陕西出版集团,2008年:第132页 2、 纳兰信德著;

闵泽平译.《纳兰信德全集 02 词集 》:新世界出版社,2014 :95页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词首第一句以冷风、残烟、烛灰、孤影交织而成一幅孤寂凄凉的室内独居图景。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冷风吹灭了香炉中的残烟,燃尽的烛灰早已不再温热;

陪伴他的,只有孤单的影子。

他既是自感忧愁如此,漫漫长夜该如何打发。

  词的第二句写词人无法派遣忧愁,只能通过借酒来消愁。

“判教狼藉醉清樽”,即是说我情愿喝得酩酊大醉,借着醇酒来麻醉自己。

“判教”、“狼藉”,都是决绝之语,感情色彩极为强烈,说明词人愁痛深入骨髓。

否则他也不会大声质问苍天,问谁是这世间清醒不醉之人。

“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出自《楚辞-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句质问,似也点明了词人满腔郁闷忧愁的原因。

  词的第三句写借酒消愁、时光短暂。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为何能与知己畅饮的盛宴总是相逢难、离别易,而人去宴散后,只能对着满桌的空杯搔首长叹。

“空搔首”写出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对离别的无可奈何。

  词的尾句写出了虽然借酒消愁,但担心醒时又会继续喝酒的心理。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既然闲愁萦怀,难以派遣,词人只能用美酒和梦乡来逃避它。

但词人又害怕醒来之后,满腔的愁思就会让他又一次来到酒杯的面前。

“总”字写出了词人的怀疑,“恐”字写出了词人的害怕和担心。

  全词迂回曲折,写出了词人从孤独到借酒销愁,再到对酒产生怀疑,心中担忧酒醒后又会继续喝酒逃避的心理活动,和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类似。

参考资料: 1、 梦远.《纳兰词全解 超值彩图白金版 》: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262页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夕阳西下,渔人收起鱼竿准备回家。

连秋风都是温柔的,不肯让荷花凋谢了。

烟水蒙蒙,渔人悠闲自得,听短笛的旋律,被秋风吹进芦花荡的深处。

参考资料: 1、 汪政,陈如江编注.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词: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08:第123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291页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夕阳西下,渔人收起鱼竿准备回家。

连秋风都是温柔的,不肯让荷花凋谢了。

烟水蒙蒙,渔人悠闲自得,听短笛的旋律,被秋风吹进芦花荡的深处。

纶(lún)竿:钓竿。

落照:即夕阳。

宁(nìng):犹乃。

芙蓉:荷花。

剪:作吹动解。

“吹入”句:谓悠扬的短笛声飘入芦花丛中。

参考资料: 1、 汪政,陈如江编注.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词: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08:第123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291页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桃花并非无情地死去,在这春阑花残之际,艳丽的桃花被东风吹落,飞入窗棂,陪伴着伤情的人共度残留的春光。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有谁来怜惜我这像沈约般飘零殆尽、日渐消瘦的身影,为春残而懊恼,感到慵懒无聊。

虽比不上芙蓉花,但它的一片幽香在清冷处却显得更加浓重。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5-27页 2、 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1-2页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ào)侬(nóng)。

采桑子:《百名家词钞》作“罗敷媚”。

娇红:嫩红,鲜艳的红色。

这里指花。

懊侬(:烦闷。

这里指烦闷的人。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yōng)。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东阳:指南朝梁沈约。

因其曾为东阳太守,故称。

唐朝初期,著名的史学家姚思廉和他的父亲姚察在所著史籍《梁书·沈约传》中,高度赞誉了他的人品和文品,评价他“高才博洽、一代英伟。

”姚思廉在《梁书·沈约传》中记载:“沈约,永明末出守东阳……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

”沈约操劳过度,日渐消瘦后,被世人以“东阳销瘦”、“东阳瘦体”称之。

春慵:春天的懒散情绪。

芙蓉:荷花,或以为指芙蓉镜。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相国李公下第游蜀,遇一老妪。

言:郎君明年芙蓉镜下及第。

明年,果然状头及第。

”幽情:《草堂嗣响》作“幽香”。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5-27页 2、 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1-2页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ào)侬(nóng)。

桃花并非无情地死去,在这春阑花残之际,艳丽的桃花被东风吹落,飞入窗棂,陪伴着伤情的人共度残留的春光。

采桑子:《百名家词钞》作“罗敷媚”。

娇红:嫩红,鲜艳的红色。

这里指花。

懊侬(:烦闷。

这里指烦闷的人。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yōng)。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有谁来怜惜我这像沈约般飘零殆尽、日渐消瘦的身影,为春残而懊恼,感到慵懒无聊。

虽比不上芙蓉花,但它的一片幽香在清冷处却显得更加浓重。

东阳:指南朝梁沈约。

因其曾为东阳太守,故称。

唐朝初期,著名的史学家姚思廉和他的父亲姚察在所著史籍《梁书·沈约传》中,高度赞誉了他的人品和文品,评价他“高才博洽、一代英伟。

”姚思廉在《梁书·沈约传》中记载:“沈约,永明末出守东阳……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

”沈约操劳过度,日渐消瘦后,被世人以“东阳销瘦”、“东阳瘦体”称之。

春慵:春天的懒散情绪。

芙蓉:荷花,或以为指芙蓉镜。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相国李公下第游蜀,遇一老妪。

言:郎君明年芙蓉镜下及第。

明年,果然状头及第。

”幽情:《草堂嗣响》作“幽香”。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5-27页 2、 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1-2页

采桑子·严宵拥絮频惊起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严宵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

斜汗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

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

数盏残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梅花落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春色凤城来,寒梅逼岁开。

条风初入树,缥雪渐侵苔。

粉逐莺衣散,香黏蝶翅回。

陇头人未返,急管莫频催

浣溪沙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

黄花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

不知征战几人还。

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采桑子·白衣裳凭朱栏立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白衣裳凭朱栏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浣溪沙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

年来强半在天涯。

魂梦不离金屈戍,画图亲展玉鸦叉。

生怜瘦减一分花。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

夜已三更。

一阕悲歌泪暗零。

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

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21222324 共2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