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稚川山水 文翻注译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参考资料: 1、 戴文进著.《戴叔伦诗文集笺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第276页 2、 汪娟主编.《唐诗三百首》: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02:第159页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松下茅亭:放眼亭外。
凉:传达了给人以舒畅之感汀沙:指靠近水边的沙洲。
云树:高大的树木.苍苍:深青色,幽暗。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思:指的是思乡的感情。
参考资料: 1、 戴文进著.《戴叔伦诗文集笺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第276页 2、 汪娟主编.《唐诗三百首》: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02:第159页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
松下茅亭:放眼亭外。
凉:传达了给人以舒畅之感汀沙:指靠近水边的沙洲。
云树:高大的树木.苍苍:深青色,幽暗。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思:指的是思乡的感情。
参考资料: 1、 戴文进著.《戴叔伦诗文集笺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第276页 2、 汪娟主编.《唐诗三百首》: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02:第159页
送人游岭南 文翻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少时离开家乡去做万里旅游,岭南的风景到了深秋还是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路两旁有绿竹红花,就是猿猴长啸,听起来也会感到幽静。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客夜与故人偶集 /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文翻注译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秋月又一次盈满,城中夜色深浓。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你我在江南相会,我怀疑是梦中相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
晚风吹动树枝,惊动了栖息的鸟鹊。
秋草披满霜露,伴随着悲吟的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你我客居他乡,应该畅饮以排遣愁闷,留你长饮叙旧,只担心天晓鸣钟。
参考资料: 1、 刘建勋.唐诗三百首便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226 2、 宝怀隽.唐诗三百首解析.北京:同心出版社,2011:238 3、 左均如.唐诗三百首辞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237 4、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52-253 5、 蘅塘退士 等.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长沙:岳麓书社,2004:95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天秋:谓天行秋肃之气;
时令已值清秋。
唐李白《秋思》诗:“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城阙(què):宫城前两边的楼观,泛指城池。
《诗经·郑风·子衿》:“佻兮达兮,在城阙兮。
”孔颖达疏:“谓城上之别有高阙,非宫阙也。
”千重:千层,层层迭迭,形容夜色浓重。
《后汉书·马融传》:“群师叠伍,伯校千重。
”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会:聚会。
翻疑:反而怀疑。
翻:义同“反”。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
风枝:风吹拂下的树枝。
宋曾慥《高斋漫录》:“南唐有画,黄头子数十枚集于风枝上。
”惊暗鹊:一作“鸣散鹊”。
露草:沾露的草。
唐李华《木兰赋》:“露草白兮山凄凄,鹤既唳兮猿复啼。
”泣寒蛩(qióng):指秋虫在草中啼叫如同哭泣。
寒蛩:深秋的蟋蟀。
唐韦应物《拟古诗》之六:“寒蛩悲洞房,好鸟无遗音。
”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羁(jī)旅:指客居异乡的人。
《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
”郑玄注:“羁旅,过行寄止者。
”长:一作“常”。
相留:挽留。
晓钟:报晓的钟声。
唐沈佺期《和中书侍郎杨再思春夜宿直》:“千庐宵驾合,五夜晓钟稀。
” 参考资料: 1、 刘建勋.唐诗三百首便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226 2、 宝怀隽.唐诗三百首解析.北京:同心出版社,2011:238 3、 左均如.唐诗三百首辞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237 4、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52-253 5、 蘅塘退士 等.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长沙:岳麓书社,2004:95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秋月又一次盈满,城中夜色深浓。
天秋:谓天行秋肃之气;
时令已值清秋。
唐李白《秋思》诗:“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城阙(què):宫城前两边的楼观,泛指城池。
《诗经·郑风·子衿》:“佻兮达兮,在城阙兮。
”孔颖达疏:“谓城上之别有高阙,非宫阙也。
”千重:千层,层层迭迭,形容夜色浓重。
《后汉书·马融传》:“群师叠伍,伯校千重。
”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你我在江南相会,我怀疑是梦中相逢。
会:聚会。
翻疑:反而怀疑。
翻:义同“反”。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
晚风吹动树枝,惊动了栖息的鸟鹊。
秋草披满霜露,伴随着悲吟的寒虫。
风枝:风吹拂下的树枝。
宋曾慥《高斋漫录》:“南唐有画,黄头子数十枚集于风枝上。
”惊暗鹊:一作“鸣散鹊”。
露草:沾露的草。
唐李华《木兰赋》:“露草白兮山凄凄,鹤既唳兮猿复啼。
”泣寒蛩(qióng):指秋虫在草中啼叫如同哭泣。
寒蛩:深秋的蟋蟀。
唐韦应物《拟古诗》之六:“寒蛩悲洞房,好鸟无遗音。
”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你我客居他乡,应该畅饮以排遣愁闷,留你长饮叙旧,只担心天晓鸣钟。
羁(jī)旅:指客居异乡的人。
《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
”郑玄注:“羁旅,过行寄止者。
”长:一作“常”。
相留:挽留。
晓钟:报晓的钟声。
唐沈佺期《和中书侍郎杨再思春夜宿直》:“千庐宵驾合,五夜晓钟稀。
” 参考资料: 1、 刘建勋.唐诗三百首便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226 2、 宝怀隽.唐诗三百首解析.北京:同心出版社,2011:238 3、 左均如.唐诗三百首辞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237 4、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52-253 5、 蘅塘退士 等.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长沙:岳麓书社,200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