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柳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

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

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

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

别薛华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很多艰难的路,匆匆忙忙只有一人去寻路。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在千里的行途中悲凉失意,寂寞冷落会摧垮人生不过百年的身体。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们的生活同样凄苦辛酸。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不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会是对方梦中出现的人。

参考资料: 1、 赵建莉 .初唐诗歌赏析 .南宁市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0年 :8-9页 . 2、 杨佐义 .全唐诗精选译注 上 .长春市 :长春出版社 ,2000年 :22页 .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很多艰难的路,匆匆忙忙只有一人去寻路。

穷路:即穷途末路之意,喻世途艰难。

遑遑(huáng):惊恐不安貌;

匆忙貌。

问津:问路。

津:渡口。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在千里的行途中悲凉失意,寂寞冷落会摧垮人生不过百年的身体。

千里道:极言道路长远,非指实里数。

凄断:悲痛欲绝。

百年:极言时间之长;

亦指人的一生。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们的生活同样凄苦辛酸。

心事:心中所思虑或期望的事情。

漂泊:随水漂流或停泊。

比喻行止无定所。

生涯:人生的极限。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不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会是对方梦中出现的人。

去与住:即去者与住者,指要走的薛华与留下的自己。

梦中人:睡梦中的人,意即梦中相见,或前途未卜。

参考资料: 1、 赵建莉 .初唐诗歌赏析 .南宁市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0年 :8-9页 . 2、 杨佐义 .全唐诗精选译注 上 .长春市 :长春出版社 ,2000年 :22页 .

圣泉宴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山路很陡,一路敞着衣襟登山,终于抵达山顶;

席地而坐,俯瞰淙淙流过的圣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美酒香味醇厚,如兰气般弥漫山间,饮着美酒,酒不醉人人自醉;

耳边松涛阵阵,仿佛大自然奏响了旋律,为人们伴奏助兴。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树叶从枝头飘然而下,落入水中,水中的倒影也随之忽高忽低,飘飘悠悠,好像要飘起来;

落花悄然而下,没入土中,它的香气却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散。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而兴犹未尽;

环顾四周,只见云烟四起,远方重峦叠嶂被笼罩其中,迷迷蒙蒙一片。

参考资料: 1、 (唐)王勃 著,杨晓彩,姜剑云 解评.王勃集.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8:19-21 2、 (唐)王勃 倪木兴 选注.初唐四杰诗选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7-18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山路很陡,一路敞着衣襟登山,终于抵达山顶;

席地而坐,俯瞰淙淙流过的圣泉。

披襟(jīn):敞开衣襟,胸怀舒畅。

乘:登。

石磴(dēng):台阶。

列籍:依次而坐。

春泉:春天的泉水,指圣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美酒香味醇厚,如兰气般弥漫山间,饮着美酒,酒不醉人人自醉;

耳边松涛阵阵,仿佛大自然奏响了旋律,为人们伴奏助兴。

山酌:山野人家酿的酒。

韵:声音相应和。

野弦:在山野演奏的乐曲。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树叶从枝头飘然而下,落入水中,水中的倒影也随之忽高忽低,飘飘悠悠,好像要飘起来;

落花悄然而下,没入土中,它的香气却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散。

垂叶:低垂的树叶。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而兴犹未尽;

环顾四周,只见云烟四起,远方重峦叠嶂被笼罩其中,迷迷蒙蒙一片。

兴洽:兴致和谐融洽。

林塘:树林池塘。

重岩:高峻、连绵的山崖。

夕烟:傍晚时的烟霭。

参考资料: 1、 (唐)王勃 著,杨晓彩,姜剑云 解评.王勃集.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8:19-21 2、 (唐)王勃 倪木兴 选注.初唐四杰诗选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7-18

春日还郊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

最近“我”心情闲散,寂寞不语,于是就携带着手杖去观赏山水。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芳草萋萋,碧绿如带,榆荚成串而缀,远远看去,像串串古钱。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捕鱼的围栏插入临岸的江水中,大鸟展翅高飞,直入云烟。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我”要像张衡那样写《归田赋》,这时田野里满树繁花,春色正浓。

参考资料: 1、 杨晓彩,姜剑云 解评 .王勃集 .山西 :山西古藉出版社 ,2008 :33-34 . 2、 倪木兴 选注 .初唐四杰诗选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32 .

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此诗首尾绾合,章法整然。

前六句写景,描绘了一派春日的田园景色,岩泉、绿草、榆钱,所见并未超出常人所及。

后两句表现主题,从诗题的“还郊”而想到了张衡的《归田赋》,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不胜欣羡之情。

  首联写明还郊的原因,开笔点题。

嘿语,《周易·系辞》:“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嘿,通“默”。

岩泉,山水。

这里的“兼嘿语”暗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志向道合者,希望寄情山水,在山水中得到精神安慰。

  次联选择植物传神写照,富含情思。

草绿萦新带,《太平御览》九九四引《三齐略记》:“不其城东有郑玄教授山,山下生草,如薤叶,长尺馀,坚韧异常,士人名作‘康成书带’。

”榆青缀古钱,榆荚形状像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这两句诗观察、描写独具悟解,景象玲珑,清新隽永。

  第三联转为描写动物的活动,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

用动感极强的词“侵”、“人”来形容鱼、鸟在春天旺盛的生命力,表现万物的勃勃生机,提炼得生动准确。

  第二、三联描绘出“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光图,表现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并且融情人景,情景交融,设想灵巧,表达新颖,体现出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尾联与开头照应,组织得当。

这里用张衡作《归田赋》的典故暗寓诗人想要回归田圆的愿望。

参考资料: 1、 杨晓彩,姜剑云 解评 .王勃集 .山西 :山西古藉出版社 ,2008 :33-34 .

冬郊行望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桂密岩花白,梨疏林叶红。

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麻平晚行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

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

千里羁旅,多时离家,我禁不住回望故土,倦怠了游山玩水的兴致。

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

在山中寻找高高低低的戍道,远远近近可以听到泉水的声音。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山涧旁的草色丰富让人眼花,枝丫上的花朵繁多的让人叫不出名字。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但是即使在平麻,我的愁思何时才能停止。

只有清肃的晚风和青猿凄厉的啼叫。

参考资料: 1、 注释译文来源:《人民文学》 08年15期 《平麻晚行》诗校正与注解

仲春郊外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前往东园的小路,垂柳掩映;

西坝的渡口,落花缤纷。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好风景已经连续多月了,这里的美景是周围所没有的。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鸟在村里飞翔,人们便感觉到天亮了;

鱼在水中嬉戏,人们便知道春天来了。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刚刚雨过天晴,山村的庭院里哪里会染上世俗尘杂呢。

参考资料: 1、 张超.名胜诗词经典赏析:线装书局,2007年:11页 2、 倪木兴.初唐四杰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27页 3、 王国安 王幼敏.初唐四杰与陈子昂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5-16页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东园:泛指园圃。

径:小路。

堰:水坝。

津:渡口。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物色:景色、景物。

连三月:即连月。

三,表示多数。

绝四邻:指这里的幽雅景致是周围四邻所没有的。

绝:《全唐诗》一作“绕”。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曙:破晓、天刚亮。

鱼戏:乐府古辞《江南曲》:“鱼戏莲叶间。

”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山院:山间庭院。

嚣(xiāo)尘:喧闹的俗尘。

参考资料: 1、 张超.名胜诗词经典赏析:线装书局,2007年:11页 2、 倪木兴.初唐四杰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27页 3、 王国安 王幼敏.初唐四杰与陈子昂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5-16页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前往东园的小路,垂柳掩映;

西坝的渡口,落花缤纷。

东园:泛指园圃。

径:小路。

堰:水坝。

津:渡口。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好风景已经连续多月了,这里的美景是周围所没有的。

物色:景色、景物。

连三月:即连月。

三,表示多数。

绝四邻:指这里的幽雅景致是周围四邻所没有的。

绝:《全唐诗》一作“绕”。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鸟在村里飞翔,人们便感觉到天亮了;

鱼在水中嬉戏,人们便知道春天来了。

曙:破晓、天刚亮。

鱼戏:乐府古辞《江南曲》:“鱼戏莲叶间。

”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刚刚雨过天晴,山村的庭院里哪里会染上世俗尘杂呢。

山院:山间庭院。

嚣(xiāo)尘:喧闹的俗尘。

参考资料: 1、 张超.名胜诗词经典赏析:线装书局,2007年:11页 2、 倪木兴.初唐四杰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27页 3、 王国安 王幼敏.初唐四杰与陈子昂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5-16页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这首诗描写了无处不在的春天,处处倾泻出活泼泼的生机,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抒发了诗人超尘出俗、思归田园的思想感情。

  首联描写诗人信步走到东园、走过西堰,发现处处春意盎然。

颔联诗人从时间长、空间广两方面写春光无处不在。

“连”表示时间持续不断,“绝”表示分布很广,用词精炼而准确。

颈联两句写细小的动态“鸟飞”、“鱼戏”,并夹杂了诗人的感受,“觉”、“知”非常细腻、逼真地传达出诗人面对大好春光时欣喜万分、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

尾联诗人笔锋一转,从另一个角度,即雨后天晴这一特定时段写春天山村里特有的静谧与洁净,扩大了春天的内涵,春天不仅生机勃勃,春光无限,而且还有明净与和谐。

  这是一首吟咏春天的诗,以诗人特有的感觉感受春天,以诗人特有的笔触瞄写春天,清新自然,生机无限。

尤其是第三联,“鸟飞村觉曙”与孟浩然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语意暗合。

“鱼戏水知春”联想到苏试的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但不同的是,作者王勃从诗人的感受写起,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惊喜意外,而苏轼的诗句却是从鸭的感受写起,鸭子最先感受到春天江水温度的变化,诗人只是作纯客观的描述。

  另外,诗人采取由面到点,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描写春天。

第一、二联是面,“东园”、“西堰”、“四邻”是从地域上写春满人间,“连三月”是从时间上写春光无限。

第三联是点,写“鸟飞”、“鱼戏”,把春意渲染得强烈浓郁、无处不在。

  最后一联即景抒怀,抒发了诗人“何处染嚣尘”的出尘脱俗之心态。

王勃面对色彩斑斓的春色,看到东园、西堰的花红柳绿,鱼鸟戏春,借“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的明净美景,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长期萌动的超尘出俗、思归田园的心态。

参考资料: 1、 杨晓彩 姜剑云.王勃集:三晋出版社,2008年:29-30页

临高台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

瑶轩绮构何崔嵬, 鸾歌凤吹清且哀。

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

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

高台四望同, 帝乡佳气郁葱葱。

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珑。

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

赤城映朝日,绿树摇春风。

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

朱轮翠盖不胜春, 叠榭层楹相对起。

复有青楼大道中,绣户文窗雕绮栊。

锦衾夜不襞,罗帷昼未空。

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

为君安宝髻,......更多

寻道观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忽梦游仙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仆本江上客,牵迹在方内。

寤寐霄汉间,居然有灵对。

翕尔登霞首,依然蹑云背。

电策驱龙光,烟途俨鸾态。

乘月披金帔,连星解琼珮。

浮识俄易归,真游邈难再。

寥廓沉遐想,周遑奉遗诲。

流俗非我乡,何当释尘昧。

12345 共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