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字叠韵诗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后牖有榴柳。

梁王长康强。

偏眠船舷边。

载匕每碍埭。

六斛熟鹿肉。

嗼苏姑枯卢。

东飞伯劳歌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伯劳东飞燕子西去,黄姑和织女时而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门前是谁家的女儿蹲坐住门前,她的美丽倩影投照在里屋。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皎浩的月光透过窗牖,照耀在女子的帷帐上,屋内飘散着脂粉的芳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女子今年将要十五六岁,身材窈窕,容颜如玉,洁白美丽,无与伦比。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但三春已经过去,日暮时分花朵都已凋零,女儿虽然可爱,但尚没有夫家,这般美丽又有谁爱怜呢?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典爱情诗歌选注 》 - 张岗选注 2011年 第117页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这首诗前两句是比:“伯劳”,亦称博劳,又名鵙,是一种健壮的益鸟。“黄姑”是河鼓的转音,即牵牛星。以东来西去的鵙与燕,以隔河相对的牵牛与织女,比喻彼此常常相见却不得相亲相近的情景。   接下来的四句,是作者以诗中男子的立场,即目即事所作的实景描写:"对门居住的是谁家的女儿呀?那张笑脸和乌亮的头发照亮了整个儿闾里。那女儿容光焕发,无论她是站在南窗内还是北牖下,都想象似在那挂一个明亮的小太阳,且连那罗帐和细绫制的绣帘都溢散着脂粉的芳香。那姑娘年仅十五六岁,窈窕无双,面如美玉,堪称绝代佳人。“   诗的最后两句,是由此引起的兴叹:“哎,如此隔街相望下去,一旦那佳丽三春已暮,花从风落,岂不空留下一片可怜!那时她又将随何人而去?”   此诗以“实理实心”描写了一位男子对一位少女的恋慕之情。肝胆剖露,不事浮饰。因而后来唱和者甚广:上起萧衍的儿子梁简文帝萧纲,下至唐代李暇,仅《乐府诗集》就以同名同题收列了十首之多。然而论起造诣,却无后来居上之感,大多不及萧衍这首朴实大方。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 》 - 吕晴飞 1990年.第690页-第691页

有所思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谁言生离久。

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

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带。

梦为同心结。

常恐所思露。

瑶华未忍折。

拟青青河畔草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幕幕绣户丝。

悠悠怀昔期。

昔期久不归。

乡国旷音辉。

音辉空结迟。

半寝觉如至。

既寤了无形。

与君隔平生。

月以云掩光。

叶以霜摧老。

当途竞自容。

莫肯为妾道。

子夜四时歌 春歌 三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朱日光素冰。

朝花映白雪。

折梅待佳人。

共迎阳春月。

子夜歌 一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恃爱如欲进。

含羞未肯前。

朱口发艳歌。

玉指弄娇弦。

子夜四时歌 夏歌 二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闺中花如绣。

帘上露如珠。

欲知有所思。

停织复歭{止屠}。

子夜四时歌 秋歌 一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绣带合欢结。

锦衣连理文。

怀情入夜月。

含笑出朝云。

子夜四时歌 春歌 四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花坞蝶双飞。

柳堤鸟百舌。

不见佳人来。

徒劳心断绝。

子夜四时歌 秋歌 四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当信抱梁期。

莫听回风音。

镜中两入髻。

分明无两心。

12345 共10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