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羽龄倦簪履。

薄晚忝华奥。

闲沃尽地区。

山泉谐所好。

幸遇昌化穆。

惇俗罕惊暴。

四时从偃息。

三省无侵冒。

下车遽暄席。

纡服始黔灶。

荣辱未遑敷。

德礼何由导。

汩徂奉南岳。

兼秩典邦号。

疲马方云驱。

铅刀安可操。

遗惠良寂寞。

恩灵亦匪报。

桂水日悠悠。

结言幸相劳。

吐纳贻尔和。

穷通勖所蹈。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大江日夜奔流不息,骚客内心悲愤不已。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只是想到离京城路程已近,终于明白回西府道路更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秋夜星空已泛动微微曙色,水边寒渚还是那夜色苍茫。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借曙光伸长脖颈远望京城,城内宫墙正与我遥遥相望。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月光洒落在宫殿之上,星辰垂挂在宫殿下方。 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驰车来到京城南门之外,却想再看见荆州的太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飞转的太阳尚不可聚见,何况与众同僚分隔两乡。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风云之间鸟儿还能展翅飞翔,江汉阻隔却没有可走的桥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小鸟儿常怕遭受鹰隼的袭击,正像那秋菊怕严霜摧残一样。 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告诉那张网捕鸟的小人吧,我已经高飞到寥廓的天上。 参考资料: 1、 王友怀 魏全瑞.昭明文选注析:三秦出版社,2000年:289-290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未央:未尽。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关山:指京城近郊的山。 秋河曙(shǔ)耿(gěng)耿,寒渚夜苍苍。秋河:秋夜的银河。耿耿:明亮。 引领见京室,宫雉(zhì)正相望。引领:伸颈。宫雉:宫墙。 金波丽鳷(zhī)鹊,玉绳低建章。金波:月光。丽:附着,照耀。鳷鹊:汉观名,借指金陵宫殿。玉绳:星名。建章:汉宫名,亦是借指金陵宫殿。 驱车鼎(dǐng)门外,思见昭丘阳。鼎门:相传周成王定鼎于郏鄏(今河南洛阳西),名南门为定鼎门。这里借指金陵南门。昭丘:楚昭王墓。在荆州当阳县东。阳:太阳。 驰晖(huī)不可接,何况隔两乡?驰晖:指太阳。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梁:桥梁。 常恐鹰隼(sǔn)击,时菊委严霜。鹰隼:两种猛禽。这里比喻谗佞邪恶势力。委:枯萎,凋零。 寄言罻(wèi) 罗者,寥廓已高翔。罻罗者:张设罗网的人。指恶语中伤者。寥廓:指广阔的天空。 参考资料: 1、 王友怀 魏全瑞.昭明文选注析:三秦出版社,2000年:289-290

入朝曲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江南有一块富饶美丽的地方,它曾经被很多帝王作为主要都城。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弯弯的河道中有带着青苔的绿水流过,高峻的山峰中有红楼隐现。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气势轩昂的屋脊夹着皇帝专用的道路,杨柳的柳荫盖住流经宫苑的河道。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舒缓的笳声,轻而密的鼓声送着我坐的华丽车辆。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我立身朝堂,进献的忠言被采纳,功名利禄都可以得到。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819页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金陵:东吴、东晋、刘宋都曾建都金陵,故称之为“帝王州“。

金陵,又称建康、建业,今南京市。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逶迤:形容水流弯曲。

带:环绕。

迢递:高峻巍峨貌。

朱楼:红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飞甍(蒙):凌空欲飞的屋脊。

甍,屋脊。

驰道:专供皇帝行走的御道。

御沟:流经宫苑的河道。

崔豹《古今注》:“长安御沟谓之杨沟,谓植高杨于其上也。

”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凝笳:舒缓的笳声。

翼:送。

高盖:高高的车盖。

此指高车。

叠鼓:轻而密的鼓声。

华辀(zhōu周):华丽的车辆。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献纳”句:谓立身朝堂,进献的忠言被采纳。

献纳,建言以供采纳。

云台,汉宫高台名。

汉光武帝曾以南宫云台作为召集群臣议事之所,后遂用以借指朝廷。

表,臣下向皇帝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819页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江南有一块富饶美丽的地方,它曾经被很多帝王作为主要都城。

金陵:东吴、东晋、刘宋都曾建都金陵,故称之为“帝王州“。

金陵,又称建康、建业,今南京市。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弯弯的河道中有带着青苔的绿水流过,高峻的山峰中有红楼隐现。

逶迤:形容水流弯曲。

带:环绕。

迢递:高峻巍峨貌。

朱楼:红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气势轩昂的屋脊夹着皇帝专用的道路,杨柳的柳荫盖住流经宫苑的河道。

飞甍(蒙):凌空欲飞的屋脊。

甍,屋脊。

驰道:专供皇帝行走的御道。

御沟:流经宫苑的河道。

崔豹《古今注》:“长安御沟谓之杨沟,谓植高杨于其上也。

”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舒缓的笳声,轻而密的鼓声送着我坐的华丽车辆。

凝笳:舒缓的笳声。

翼:送。

高盖:高高的车盖。

此指高车。

叠鼓:轻而密的鼓声。

华辀(zhōu周):华丽的车辆。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我立身朝堂,进献的忠言被采纳,功名利禄都可以得到。

“献纳”句:谓立身朝堂,进献的忠言被采纳。

献纳,建言以供采纳。

云台,汉宫高台名。

汉光武帝曾以南宫云台作为召集群臣议事之所,后遂用以借指朝廷。

表,臣下向皇帝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819页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青年诗人以“颂藩德”为由头,满怀激昂的政治热情和积极的功名事业心,纵笔描绘金陵帝都的富丽堂皇和繁荣昌盛,气势轩敞,格调高昂,雅为后人所称道。

  首联总揽形势,虚笔入篇。

“江南”句言地理形势,“金陵”句言历史变迁。

当时扬州,辖有江南广大土地,山川秀丽,物产富饶,统称江南。

金陵即今南京市,为春秋时楚武王所置。

秦始皇时,即有望气者称“金陵有王者之气”。

而从三国孙吴到南朝萧齐,也有四朝建都于此。

可见金陵作为帝王之州,历史悠久。

所以,诗人饱含激情,热烈赞颂当朝都城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江南佳丽之地,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帝都历史。

这两句,一从空间横面着墨,描绘都城建业的地理形势;

一从时空纵面措笔,概览金陵帝都历史迁延,笔触间闪烁着显赫、辉煌的气派,富于气势。

  中间三联承“帝王州”写来,具体描绘当今“帝王州”的形势。

诗人特别注重视角的变化。

沿巍峨帝都顺势望去,但见城墙环绕着蜿蜒曲折的护城河,绿波荡漾,风光旖旎;

抬头远眺,又见层层高楼,鳞次栉比,在日光照耀之下,显得灿烂辉煌。

这是二联,是写远眺。

三联则取近观。

驰道,天子所行之道,常人不可步入。

驰道两旁,矗立着威仪棣棣的皇宫高院,甍宇齐飞,舛互迢递,一望无际。

随着视野的延伸,驰道越远越窄,渐渐被飞甍合成一片,所以猛然看去。

好像是“夹”住了驰道一样。

一个“夹”字,以主观感受状写客观物象,写出了境界。

所以,“垂杨荫御沟”完全是实写。

杨柳婆娑,婀娜多姿,茂茂密密长满了御沟两旁。

总起来看这四句,诗人应着视角的变换,层次分明地写出了帝都的形象。

“逶迤带绿水”、“飞甍夹驰道”以河水的蜿蜒曲折和道路的绵绵延伸,挖掘出诗境的远近纵深感;

“迢递起朱楼”、“垂杨荫御沟”以高楼的嵯峨入云和杨柳的婀娜多姿,拓展出诗境的上下层次感。

同时,还注重色彩的描绘,绿水朱楼,红绿相映;

琉璃飞甍,葱葱杨柳,青黄相间,五色缤纷,气象非凡。

这祥写来,诗境便显得阔大、气派,富于色彩。

静景的描绘而能臻于此境,堪称高妙。

但诗人并不满足。

他似乎觉察到了静态刻画容易流于呆板单调的不足,所以再紧跟“凝笳”二句,以驷马飞驰,车盖摩云,极写道路的繁华;

又以华輈画舫,从容优游,极写河流的胜景,运动物于静景,景境全活。

而且,车驰舟驶,声鼓动地(笳声徐引谓之“凝”,轻鼓小击谓之“叠”),更加突出了场景的繁华、壮观。

皇京帝都的辉煌气派,渲染至极。

  最后一联收束全篇。

古人旧例,功成名就,登台受赏。

所以最后诗人出此豪言为祝颂。

从帝都的富丽、繁华中,他没有想到醉生梦死,而是心心系念着功名事业。

“功名良可收”,虽是对幕主的预祝,但也反映了青年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入朝曲》在乐府诗中属《鼓吹曲辞》。

而《鼓吹曲辞》多为军中歌乐和宫廷宴乐,歌功颂德,鲜有佳品。

谢朓此诗写帝京气象,虽不出“颂藩德”樊篱,格调却非同一般。

气势高敞,语言鲜丽,对句工整。

反映了青年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文选》卷二十八“乐府”中,在十首《鼓吹曲》中仅选此一篇,可说是很具慧眼的。

参考资料: 1、 陈君慧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 古诗三百首》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3.01 :第250页 .

游东田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戚然无欢,邀友一同游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登上云雾笼罩中的高高楼榭,顺着山势眺望远处的菌形台阁。 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远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烟霭迷离的景象。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游鱼嬉戏,触动水中新荷;飞鸟辞树,枝上余花散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春酒虽美,还是停杯对景,眺望青山。 参考资料: 1、 范能船,朱晓松.《游览诗一百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12 2、 张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2 3、 彭振刚.《钟山风韵》.南京:南京出版社,1996:11-12 4、 林之亭,朱梅福.《两汉魏晋南北朝诗导读》.合肥:黄山书社,2010:222 5、 曹鼎.《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诗传·齐梁体诗传(中)》.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32 6、 郑春山,李学文.《千古绝唱:中国古典文学赏析·卷二》.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1341 7、 吴功正.《山水诗注析》.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33 8、 周期政.《古诗英华解读》.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196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戚戚(qī):忧愁的样子。悰(cóng):快乐。行乐:游玩。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寻云:追寻云霞的踪迹,指登高。陟(zhì):登,上。《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累榭(xiè):重重叠叠的楼阁。榭,台上有屋叫榭。随山:顺着山势。菌阁:华美的楼阁。王褒《九怀》有句:“菌阁兮蕙楼”,用菌、蕙等香草来形容楼阁的华美。 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暧(ài):昏暗,不明晰。阡阡(qiān):同“芊芊”,茂盛的样子。生烟:指新生之烟。谢灵运《撰征赋》:“睹生烟而知墟。”漠漠:弥漫,散布。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荷:荷花。余花:残余的花朵。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不对:不面对着,这里指不饮酒。芳春酒:芳香的春酒,这里指美酒。青山郭:靠近青山的城郭。郭,外城。 参考资料: 1、 范能船,朱晓松.《游览诗一百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12 2、 张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2 3、 彭振刚.《钟山风韵》.南京:南京出版社,1996:11-12 4、 林之亭,朱梅福.《两汉魏晋南北朝诗导读》.合肥:黄山书社,2010:222 5、 曹鼎.《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诗传·齐梁体诗传(中)》.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32 6、 郑春山,李学文.《千古绝唱:中国古典文学赏析·卷二》.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1341 7、 吴功正.《山水诗注析》.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33 8、 周期政.《古诗英华解读》.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196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戚然无欢,邀友一同游乐。戚戚(qī):忧愁的样子。悰(cóng):快乐。行乐:游玩。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登上云雾笼罩中的高高楼榭,顺着山势眺望远处的菌形台阁。 寻云:追寻云霞的踪迹,指登高。陟(zhì):登,上。《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累榭(xiè):重重叠叠的楼阁。榭,台上有屋叫榭。随山:顺着山势。菌阁:华美的楼阁。王褒《九怀》有句:“菌阁兮蕙楼”,用菌、蕙等香草来形容楼阁的华美。 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远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烟霭迷离的景象。暧(ài):昏暗,不明晰。阡阡(qiān):同“芊芊”,茂盛的样子。生烟:指新生之烟。谢灵运《撰征赋》:“睹生烟而知墟。”漠漠:弥漫,散布。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游鱼嬉戏,触动水中新荷;飞鸟辞树,枝上余花散落。 荷:荷花。余花:残余的花朵。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春酒虽美,还是停杯对景,眺望青山。不对:不面对着,这里指不饮酒。芳春酒:芳香的春酒,这里指美酒。青山郭:靠近青山的城郭。郭,外城。 参考资料: 1、 范能船,朱晓松.《游览诗一百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12 2、 张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2 3、 彭振刚.《钟山风韵》.南京:南京出版社,1996:11-12 4、 林之亭,朱梅福.《两汉魏晋南北朝诗导读》.合肥:黄山书社,2010:222 5、 曹鼎.《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诗传·齐梁体诗传(中)》.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32 6、 郑春山,李学文.《千古绝唱:中国古典文学赏析·卷二》.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1341 7、 吴功正.《山水诗注析》.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33 8、 周期政.《古诗英华解读》.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196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诗的第一、二句说自己心中不乐(悰,乐),故与朋友携手来游东田。次二句写登上耸入云霄的层层台榭,随山势望去,只见楼阁华美无比(菌阁)。接着四句继续描写远近景色,远处树木苍翠茂密,山间烟霭缭绕弥漫,“阡阡”、“漠漠”两个叠音词将树木的葱茏和云烟的氤氲表现得非常生动。接着,诗人目光稍稍收回,只见水面上荷叶颤动,于是推想一定有游鱼在水下嬉戏,又见栖息着的鸟雀一飞而散,留在枝条上的残花纷纷飘落下来。诗人在“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二句中将鱼、荷、鸟、花结合起来写。由荷动可推知鱼戏,此以实写虚也;“鸟散”是瞬间的景象,稍纵即逝,而“余花落”相对和缓些,诗人用“余花落”这一细致的动态描写来表现飞鸟散去后由动人静的一瞬间,显得余韵悠悠,体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的心境。“新荷”、“余花”也点出了时节正是初夏。诗的最后两句写不去饮酒取乐,而是凝神眺望城郭边的青山,诗人陶醉于自然景色中流连忘返的形象跃然纸上,诗开始时的苦闷至此已荡然无存了。   全诗写景既有全景式的概括描写,显得视野开阔;又有局部细腻的生动刻画,精警工丽,富有思致。这样写景避免了冗长的铺排,同谢灵运的某些写景铺排过多相比有了进步,显得流丽清新。 参考资料: 1、 王钟陵.《古诗词鉴赏》.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182

玉阶怨·夕殿下珠帘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夜殿窗外的帘儿已垂下,她隔帘久立,见那帘外的流萤闪闪;它们飞着飞着,直至夜深而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长夜漫漫,不寐的她仍在独自缝制罗衣,心中幽深的思念哪有尽头。 参考资料: 1、 王云五.第二集七百种谢宣城诗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06月:20 2、 刘永生.两晋南北朝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05月:172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夜殿窗外的帘儿已垂下,她隔帘久立,见那帘外的流萤闪闪;它们飞着飞着,直至夜深而息。玉阶:皇宫的石阶。夕殿:傍晚的宫殿。流萤:萤火虫。息:停止。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长夜漫漫,不寐的她仍在独自缝制罗衣,心中幽深的思念哪有尽头。罗:一种丝织品。何极:哪有尽头。 参考资料: 1、 王云五.第二集七百种谢宣城诗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06月:20 2、 刘永生.两晋南北朝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05月:172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首句点明地点是宫殿,时问是傍晚。“夕殿下珠帘”,写出了日夕时分冷宫偏殿的幽凄情景。“殿”字照应题名“玉阶”,交代出宫中的特定环境。“夕”字点出当时正是暮色降临之时。黄昏本是一天之中最令人惆怅的时候,对于宫嫔们来说,又是决定她们今夜有无机缘得到君王恩宠的时刻。然而殿门的珠帘已悄悄放下。这意味着君王的履迹不会再经过这里,那一晚又将是一个和愁苦度过的不寐之夜。首句既是以富丽之笔写清冷之景,又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和不幸处境。截取深宫夜景的一隅,令人从全诗展示的画面中体味抒情主人公的命运和愁思,显得兴象玲珑,意致深婉。   诗的第二句“流萤飞复息”,以动景烘托环境之静,让读者沉浸在一片寂静的气氛中。点点闪烁的萤火在串串晶莹的珠帘外飘流,不但融和成清幽的意境,而且使华美的殿宇和凄清的氛围形成对照,令人想到被幽禁在这里的女子纵然能享受奢华的物质生活,也无法填补精神生活的空虚,更何况她们处在被冷落、遭遗弃的境遇之中。其次,萤火虫多在夏秋之交出现。流萤飞舞是初秋夜景的特征,这就进一步点明时令,补足了首句的意思。流萤透露出秋的消息,难免会使本来就无限怨怅的主人公更觉惊心,又添一层时不待人、朱颜将凋的忧虑。同时,“飞复息”三字还暗示了人从日夕到夜半久久不能入眠的漫长过程。连流萤都停息了飞舞,那么珠帘内的人也该安歇了,这就自然引出了第三句“长夜缝罗衣”的主人公。   诗的第三句,“长夜”顶住“飞复息”,点出已到夜深,又不露痕迹地将笔锋从帘外的飞萤转到帘内的人影。此处着意选择自缝罗衣这一细节,还包含着希望邀得君王恩宠的一层深意。如果主人公是一个从未得到过恩幸的宫女,她穿着精心缝制的罗衣,或者能有偶然的机会引起君王的眷顾。那么,她在罗衣里缝入的便是借此改变命运的一丝幻想,这就愈见出她处境的可怜。谢诗之妙却在它没有点明主人公究竟是由于哪一类原因被冷落的,唯其如此,才给人留下了较大的想象余地,也才能在更广的范围内概括出所有深宫女子共同的不幸命运。“长夜缝罗衣”的动作暗含着主人公希求获宠的幻想。   诗的第四句,“思君此何极”就是她内心愁思的直接流露了。但从诗中所表现的今夜的情景来看,“此何极”又与“长夜”相应,夜有多长,思也就有多长。对于一个不寐的女子来说,这长夜似乎是没有尽头的,因此她的愁思也是无尽无极的。这种思本身就意味着怨。寓怨于思,含而不露。 参考资料: 1、 殷海国.山水诗奇葩——谢灵运谢朓诗选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05月:106 2、 钟蝶.诗品注释:齐鲁书社,1986年07月:193

和何议曹郊游诗 二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江皋倦游客。

薄暮怀归者。

扬舲浮大川。

惆怅至日下。

靃靡青莎被。

潺湲石溜泻。

寄语持笙簧。

舒忧愿自假。

归途岂难涉。

翻同江上夏。

和何议曹郊游诗 一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春心澹容与。

挟弋步中林。

朝光映红蕚。

微风吹好音。

江垂得清赏。

山际果幽寻。

未尝远离别。

知此惬归心。

流泝终靡已。

嗟行方至今。

和宋记室省中诗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落日飞鸟还。

忧来不可极。

竹树澄远阴。

云霞成异色。

怀归欲乘电。

瞻言思解翼。

清扬婉禁居。

秘此文墨职。

无叹阻琴尊。

相从伊水侧。

和刘中书绘人琵琶峡望积布矶诗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昔余侍君子。

顾舐游荆汉。

山川隔旧赏。

朋僚多雨散。

图南矫风翮。

曾非息短翰。

移疾觏新篇。

披衣起渊翫。

惆怅怀昔践。

彷佛得殊观。

頳紫共彬驳。

云锦相凌乱。

奔星上未穷。

惊雷下将半。

回潮渍崩树。

轮囷轧倾岸。

岩筱或傍翻。

石菌芜修干。

澄澄明浦媚。

衍衍清风烂。

江潭良在目。

怀贤与累叹。

岁暮不我期。

淹留绝岩畔。

和王主簿季哲怨情诗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掖庭聘绝国。

长门失欢宴。

相逢咏蘼芜。

辞宠悲团扇。

花丛随机数蝶。

风帘入双燕。

徒使春带赊。

坐惜红妆变。

平生一顾重。

宿昔千金贱。

故人心尚尔。

故心人不见。

12345 共19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