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文翻译
步深幽。
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
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
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
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
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
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
为唤狂吟老监,共赋消忧。
步深幽。
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
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
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
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
步入幽深盘曲的小路,正是云黄天淡,残雪的寒意未休。
一曲澄澈镜湖,映衬出水浅澎寒的槽瘦,墙垣破败的兰亭,茂林修竹丛生衰草,尽笼在轻烟的凄柔,—仰一俯之间,千古岁月悠悠。
年岁已晚,飘零的足迹越行越远,不知何处是尽头。
能有谁与我,远遁人世的离乱,同泛五湖的一叶扁舟?
古老的石级旁,倒挂枯松的斜悠,山崖背阴处布满苍苔斑驳的老朽,一片凄清的景色,引起唏嘘感慨的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
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
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
为唤狂吟老监,共赋消忧。
回首事,孤身飘泊天涯,家乡小路,只在魂魄牵系的归梦中,几回魂飞西浦几番泪洒东州。
可如今归来故国的山河故园的思念像王粲登楼的悲哀感受。
惹人爱怜的是秦望山如美人秀髻对镜湖弄妆洗梳,江山如此美好,却蹂躏于他人之手,旧地重游为什么偏在这个时候!
噢,为我唤来那镜湖边的疏狂酒徒,我要与他一起吟诗纵饮消解一怀深重的烦忧。
参考资料: 1、 伍心铭编译.宋词三百首鉴赏:时事出版社,2004年12:第557页
步深幽。
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
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
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
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
步入幽深盘曲的小路,正是云黄天淡,残雪的寒意未休。
一曲澄澈镜湖,映衬出水浅澎寒的槽瘦,墙垣破败的兰亭,茂林修竹丛生衰草,尽笼在轻烟的凄柔,—仰一俯之间,千古岁月悠悠。
年岁已晚,飘零的足迹越行越远,不知何处是尽头。
能有谁与我,远遁人世的离乱,同泛五湖的一叶扁舟?
古老的石级旁,倒挂枯松的斜悠,山崖背阴处布满苍苔斑驳的老朽,一片凄清的景色,引起唏嘘感慨的清愁。
步:登上。
鉴曲:鉴湖一曲。
《新唐书·贺知章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镜湖即鉴湖。
茂林:指兰亭。
王羲之《兰亭序》:“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俯仰:又作“俛仰”。
《兰亭序》“俛仰之间,已为陈迹。
”五湖舟:范蠡事,见《国语·越语》。
磴(dèng):指山路,石级。
崖阴:山边。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
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
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
为唤狂吟老监,共赋消忧。
回首事,孤身飘泊天涯,家乡小路,只在魂魄牵系的归梦中,几回魂飞西浦几番泪洒东州。
可如今归来故国的山河故园的思念像王粲登楼的悲哀感受。
惹人爱怜的是秦望山如美人秀髻对镜湖弄妆洗梳,江山如此美好,却蹂躏于他人之手,旧地重游为什么偏在这个时候!
噢,为我唤来那镜湖边的疏狂酒徒,我要与他一起吟诗纵饮消解一怀深重的烦忧。
几:几度,几次。
西浦、东州:作者自注:“阁在绍兴,西浦、东州皆萁地。
”王粲登楼:王粲于东汉末年避乱荆州作《登楼赋》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负:辜负。
秦鬟(huán):指形似发髻的秦望山,在今绍兴东南。
乐府《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妆镜:指镜湖。
狂吟老监:即指贺知章。
《旧唐书·贺知章传》:“知章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检,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
”此言安得有如贺监其人者,与之吟咏销忧;
表示怀念友人的意思,亦是虚说。
李白有《对酒忆贺监》,诗二百首,又有《重忆》诗。
其《重忆》云:“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
”本句意略同。
参考资料: 1、 伍心铭编译.宋词三百首鉴赏:时事出版社,2004年12:第557页
西塍废圃 文赏
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这是一首新颖别致的抒情小诗。
肃杀悲凉的秋色,凄清哀怨的蟋蟀和鸣蝉声,不知引发了多少诗人心中的惆怅。
岳飞的“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使多少人闻之而潸然泪下。
但是,周密却反其意而用之,由此引发出许多兴致。
洁白如玉的玉簪花,虽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火红的色彩,却有郁馥的缕缕幽香,即使花落野塘,却没有“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喟叹,而给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闲情逸致。
因而,诗人笔锋陡转,画出了一幅《荷塘夕照图》的写意画:夕阳照在像伞一样的荷叶上,鱼儿在荷叶的保护下,自由自在地游着,其间蕴含着多少诗情画意。
所以诗人忍不住要发出“得其所哉,得其所哉”的赞叹,并劝一劝园主,千万不要把秋荷的枯叶折掉,从而破坏了这一和谐宁静的幽境。
虽然以“伞”喻荷并非周密首创,《楚辞》中早有“荷盖”遮雨之喻,但“遮阳伞”之喻,“算是小小翻新”,钱钟书先生言之有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观潮 文翻注译赏
齐天乐·清溪数点芙蓉雨 文翻赏
闻鹊喜·吴山观涛 文
玉京秋·烟水阔 文翻注译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烟水阔。
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
碧碪度韵,银床飘叶。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
叹轻别。
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客思吟商还怯。
怨歌长、琼壶暗缺。
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
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
楚箫咽。
谁倚西楼淡月。
烟水阔。
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
碧碪度韵,银床飘叶。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
叹轻别。
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轻烟笼罩,湖天寥廓,一缕夕阳的余光,在林梢处暂歇,宛如玩弄暮色。
晚蝉的叫声悲凉呜咽。
画角声中吹来阵阵寒意,捣衣砧敲出闺妇的相思之切。
井边处飘下梧桐的枯叶。
我站在梧桐树下,任凭凉露沾湿衣鞋,采来一枝芦花,不时吟咏这白茫茫的芦花似雪。
我感叹与她轻易离别,满腔的幽怨和哀痛,台阶下的蟋蟀仿佛在替我低声诉说。
客思吟商还怯。
怨歌长、琼壶暗缺。
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
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
楚箫咽。
谁倚西楼淡月。
客居中吟咏着秋天,只觉得心情寒怯。
我长歌当哭,暗中竟把玉壶敲缺。
如同夏日的团扇已被捐弃抛撇,如同鲜艳的荷花枯萎凋谢,一切芳景都已消歇。
我在萧瑟的秋风中傲然独立,心中无比怨恨,白白虚度了这清凉的时节。
远处传来箫声悲咽,是谁在凭倚西楼侧耳倾听,身上披着一层淡月。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烟水阔。
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
碧碪度韵,银床飘叶。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
叹轻别。
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晚蜩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蜩,蝉。
碧砧句:有青苔的石砧传来有节奏的捣衣声,井旁落满枯黄的桐叶。
银床,井上辘轳架。
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作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庾肩吾《九日传宴》诗:“玉醴吹岩菊,银床落井桐。
”凉花:指菊花、芦花等秋日开放的花,此地系指芦花。
陆龟蒙《早秋》诗:“早藕擎霜节,凉花束紫梢。
”秋雪:指芦花,即所采之凉花。
砌蛩:台阶下的蟋蟀。
客思吟商还怯。
怨歌长、琼壶暗缺。
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
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
楚箫咽。
谁倚西楼淡月。
吟商:吟咏秋天。
商,五音之一,《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音商。
”琼壶暗缺:敲玉壶为节拍,使壶口损缺。
翠扇恩疏:由于天凉,主人已捐弃扇子。
红衣句:古代女子有赠衣给情人以为表记的习俗;
屈原《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楚箫咽:相传为李白所写《忆秦娥》词:“箫声咽,秦娥楚断秦楼月。
”谁倚:各本作“谁寄”,此从《词综》卷十九、知不足斋丛书本《苹洲渔笛谱》。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烟水阔。
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
碧碪度韵,银床飘叶。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
叹轻别。
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轻烟笼罩,湖天寥廓,一缕夕阳的余光,在林梢处暂歇,宛如玩弄暮色。
晚蝉的叫声悲凉呜咽。
画角声中吹来阵阵寒意,捣衣砧敲出闺妇的相思之切。
井边处飘下梧桐的枯叶。
我站在梧桐树下,任凭凉露沾湿衣鞋,采来一枝芦花,不时吟咏这白茫茫的芦花似雪。
我感叹与她轻易离别,满腔的幽怨和哀痛,台阶下的蟋蟀仿佛在替我低声诉说。
晚蜩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蜩,蝉。
碧砧句:有青苔的石砧传来有节奏的捣衣声,井旁落满枯黄的桐叶。
银床,井上辘轳架。
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作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庾肩吾《九日传宴》诗:“玉醴吹岩菊,银床落井桐。
”凉花:指菊花、芦花等秋日开放的花,此地系指芦花。
陆龟蒙《早秋》诗:“早藕擎霜节,凉花束紫梢。
”秋雪:指芦花,即所采之凉花。
砌蛩:台阶下的蟋蟀。
客思吟商还怯。
怨歌长、琼壶暗缺。
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
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
楚箫咽。
谁倚西楼淡月。
客居中吟咏着秋天,只觉得心情寒怯。
我长歌当哭,暗中竟把玉壶敲缺。
如同夏日的团扇已被捐弃抛撇,如同鲜艳的荷花枯萎凋谢,一切芳景都已消歇。
我在萧瑟的秋风中傲然独立,心中无比怨恨,白白虚度了这清凉的时节。
远处传来箫声悲咽,是谁在凭倚西楼侧耳倾听,身上披着一层淡月。
吟商:吟咏秋天。
商,五音之一,《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音商。
”琼壶暗缺:敲玉壶为节拍,使壶口损缺。
翠扇恩疏:由于天凉,主人已捐弃扇子。
红衣句:古代女子有赠衣给情人以为表记的习俗;
屈原《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楚箫咽:相传为李白所写《忆秦娥》词:“箫声咽,秦娥楚断秦楼月。
”谁倚:各本作“谁寄”,此从《词综》卷十九、知不足斋丛书本《苹洲渔笛谱》。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扫花游·九日怀归 文翻
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
孤蛩暗语。
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
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
恨无据。
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
心事曾细数。
怕水叶沉红,梦云离去。
情丝恨缕。
倩回文为织,那时愁句。
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
暗凝伫。
近重阳、满城风雨。
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
孤蛩暗语。
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
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
恨无据。
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
早过了经霜开花时候,洲渚边已没有一片花如锦的江蓠了。
孤零零的蟋蟀暗自呜叫。
正是长安木叶飘零,万户夜晚捣衣的时候。
在京都很长久,衣裳尘污黑了,却没有遇到知己,没有人顾念倦于行旅的天涯游子。
想回去,但又未能,只有惆怅地极目望江上远远归去的船只和天边烟树。
心事曾细数。
怕水叶沉红,梦云离去。
情丝恨缕。
倩回文为织,那时愁句。
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
暗凝伫。
近重阳、满城风雨。
心事萦绕,无可排遣,只怕美好的往事将如沉红梦云,一逝难返。
所有的情事总结成一缕。
请你像晋代苏蕙织成锦字回文诗一样,将当时的离愁别绪,写成诗章或书信。
即使书信也讲不了多少相思情,装不下许多愁。
暗自凝眸伫立看重阳景象,一到近重阳节,只是满城风雨。
参考资料: 1、 刘文忠,张燕瑾选释.宋词精品选释:研究出版社,2005.10:第370页
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文翻注译
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
淡然春意。
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
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
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
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
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净、沉烟熏翠袂。
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
淡然春意。
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
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
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这水仙花,就是潇湘妃子无疑。
我初见时,她在江边伫立,默默无语,清泪滴滴。
她那淡淡的春意,似有缕缕的哀思。
她争个儿在东风里摇曳,满腔春情向谁寄?她步履轻盈地走来,带着萧瑟冷寂的秋意。
只要是她经过的地方,便有袅袅清香飘起。
曾记得汉宫里,那金铜仙人捧着承露盘,亭亭玉立在明月底。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
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
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净、沉烟熏翠袂。
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琵琶吟怨更多情,它能道尽水仙的幽怨无极。
诗人枉自赞美芳香幽雅的兰芷,却不把高洁的水仙提及。
有谁叹赏她的国香风味?
谁谁理解她的渺远幽思?
我将与她相伴相依,共同度过严寒的冬日。
明净的小窗里,我为她燃起沉香熏素衣。
每当幽梦醒来,见她一身清露涓涓滴,娉娉婷婷在灯影里。
参考资料: 1、 [清]朱祖谋,季南.宋词三百首注释[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230. 2、 钟礼平.新编宋词三百首全译本[M].广东:海天出版社,2013(8):331.
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
淡然春意。
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
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
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楚江:楚地之江河,此处应指湘江。
湄:河岸,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湘娥:湘水女神湘妃,舜二妃娥皇、女英 。
相传二妃没于湘水 ,遂为湘水之神。
此处喻水仙花。
乍见:忽然看见;
猛一见。
芳思:美好的情思。
凌波:本指起伏的波浪,多形容女子走路时步履轻盈,借指其人。
语出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谩:徒,空。
汉宫仙掌:汉武帝刘彻曾在建章宫前造神明台,上铸铜柱、铜仙人,手托承露盘以储甘露。
亭亭:直立的样子;
独立的样子。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
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
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净、沉烟熏翠袂。
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冰弦 :指筝 。
《长生殿·舞盘》;
“冰弦玉柱声嘹亮,鸾笙众管音飘荡 。
”此处喻水仙。
骚人:指屈原,其有《离骚》赞兰芷芬芳。
后亦泛指诗人,文人。
芷(zhǐ):草本植物,开白花,有香气。
国香:指极香的花,一般指兰、梅等。
亦用于赞扬人的品德黄庭坚《次韵中玉水仙花》:“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
此指水仙。
岁寒:指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
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
沉烟:指点燃的沉香。
翠袂(mèi):喻水仙叶。
幽梦:隐约的梦境。
涓涓:细水缓流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清]朱祖谋,季南.宋词三百首注释[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230. 2、 钟礼平.新编宋词三百首全译本[M].广东:海天出版社,2013(8):331.
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
淡然春意。
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
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
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这水仙花,就是潇湘妃子无疑。
我初见时,她在江边伫立,默默无语,清泪滴滴。
她那淡淡的春意,似有缕缕的哀思。
她争个儿在东风里摇曳,满腔春情向谁寄?她步履轻盈地走来,带着萧瑟冷寂的秋意。
只要是她经过的地方,便有袅袅清香飘起。
曾记得汉宫里,那金铜仙人捧着承露盘,亭亭玉立在明月底。
楚江:楚地之江河,此处应指湘江。
湄:河岸,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湘娥:湘水女神湘妃,舜二妃娥皇、女英 。
相传二妃没于湘水 ,遂为湘水之神。
此处喻水仙花。
乍见:忽然看见;
猛一见。
芳思:美好的情思。
凌波:本指起伏的波浪,多形容女子走路时步履轻盈,借指其人。
语出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谩:徒,空。
汉宫仙掌:汉武帝刘彻曾在建章宫前造神明台,上铸铜柱、铜仙人,手托承露盘以储甘露。
亭亭:直立的样子;
独立的样子。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
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
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净、沉烟熏翠袂。
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琵琶吟怨更多情,它能道尽水仙的幽怨无极。
诗人枉自赞美芳香幽雅的兰芷,却不把高洁的水仙提及。
有谁叹赏她的国香风味?
谁谁理解她的渺远幽思?
我将与她相伴相依,共同度过严寒的冬日。
明净的小窗里,我为她燃起沉香熏素衣。
每当幽梦醒来,见她一身清露涓涓滴,娉娉婷婷在灯影里。
冰弦 :指筝 。
《长生殿·舞盘》;
“冰弦玉柱声嘹亮,鸾笙众管音飘荡 。
”此处喻水仙。
骚人:指屈原,其有《离骚》赞兰芷芬芳。
后亦泛指诗人,文人。
芷(zhǐ):草本植物,开白花,有香气。
国香:指极香的花,一般指兰、梅等。
亦用于赞扬人的品德黄庭坚《次韵中玉水仙花》:“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
此指水仙。
岁寒:指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
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
沉烟:指点燃的沉香。
翠袂(mèi):喻水仙叶。
幽梦:隐约的梦境。
涓涓:细水缓流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清]朱祖谋,季南.宋词三百首注释[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230. 2、 钟礼平.新编宋词三百首全译本[M].广东:海天出版社,2013(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