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云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停云》这首诗,是为思念亲友而作。酒樽里盛满了澄清的新酒,后园内排列着初绽的鲜花,可是我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叹息无奈,忧愁充满我的胸怀。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阴云密密布空中,春雨绵绵意迷蒙。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举目四顾昏沉色,路途阻断水纵横。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东轩寂寞独自坐,春酒一杯还自奉。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良朋好友在远方,翘首久候心落空。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空中阴云聚不散,春雨迷蒙似云烟。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举目四顾昏沉色,水阻途断客不前。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幸赖家中有新酒,自饮东窗聊慰闲。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思念好友在远方,舟车不通难相见。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东园之内树成行,枝繁叶茂花纷芳。 竞用新好,以怡余情。春树春花展新姿,使我神情顿清朗。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平时常听人们言,日月如梭走时光。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安得好友促膝谈,共诉平生情意长。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鸟儿轻轻展翅飞,落我庭前树梢头。 敛翮闲止,好声相和。收敛翅膀悠闲态,呜声婉转相唱酬。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世上岂无他人伴,与君情意实难丢。 愿言不获,抱恨如何!思念良朋不得见,无可奈何恨悠悠。 参考资料: 1、 袁行霈.中国文学作品选注(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92 2、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
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停云:凝聚不散的云。罇(zūn):同“樽”,酒杯。湛(chén):没,有盈满之意。醪(láo):汁滓混合的酒,即浊酒,今称甜酒或醒糟。这一句说酒罇之中斟满新酿之醪。列:排列。初荣:新开的花。愿:思念。言:语助词,无意义。从:顺。不从:不顺心,不如愿。弥(mí):满。襟:指胸怀。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霭(ǎi)霭:云密集貌。濛(méng)濛:微雨绵绵的样子。时雨:季节雨。这里指春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八表:八方以外极远的地方。泛指天地之间。伊:语助词。阻:阻塞不通。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寄:居处(chū),托身。轩: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抚:持。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悠邈:遥远。搔首:用手搔头,形容等待良朋的焦急情状。延伫(zhù):长时间地站立等待。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平陆:平地。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靡(mǐ):无,不能。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载:始。荣:茂盛。 竞用新好,以怡余情。新好:新的美好景色,指春树。怡:一作“招”。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于:语助词。征:行,这里指时光流逝。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促席:彼此坐得很近。促:迫近。席:坐席。说:同“悦”。彼:语助词。平生:平时,这里指平生的志趣、素志。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翩翩:形容飞鸟轻快飞舞的样子。柯:树枝。 敛翮闲止,好声相和。翮(hé):鸟的翅膀。敛翩:收敛翅膀。止:停留。相和(hè):互相唱和。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子:您,古代男子的尊称,这里指朋友。 愿言不获,抱恨如何!如何:意为无可奈何。 参考资料: 1、 袁行霈.中国文学作品选注(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92 2、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
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停云》这首诗,是为思念亲友而作。酒樽里盛满了澄清的新酒,后园内排列着初绽的鲜花,可是我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叹息无奈,忧愁充满我的胸怀。停云:凝聚不散的云。罇(zūn):同“樽”,酒杯。湛(chén):没,有盈满之意。醪(láo):汁滓混合的酒,即浊酒,今称甜酒或醒糟。这一句说酒罇之中斟满新酿之醪。列:排列。初荣:新开的花。愿:思念。言:语助词,无意义。从:顺。不从:不顺心,不如愿。弥(mí):满。襟:指胸怀。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阴云密密布空中,春雨绵绵意迷蒙。霭(ǎi)霭:云密集貌。濛(méng)濛:微雨绵绵的样子。时雨:季节雨。这里指春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举目四顾昏沉色,路途阻断水纵横。八表:八方以外极远的地方。泛指天地之间。伊:语助词。阻:阻塞不通。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东轩寂寞独自坐,春酒一杯还自奉。寄:居处(chū),托身。轩: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抚:持。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良朋好友在远方,翘首久候心落空。悠邈:遥远。搔首:用手搔头,形容等待良朋的焦急情状。延伫(zhù):长时间地站立等待。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空中阴云聚不散,春雨迷蒙似云烟。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举目四顾昏沉色,水阻途断客不前。平陆:平地。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幸赖家中有新酒,自饮东窗聊慰闲。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思念好友在远方,舟车不通难相见。靡(mǐ):无,不能。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东园之内树成行,枝繁叶茂花纷芳。载:始。荣:茂盛。 竞用新好,以怡余情。春树春花展新姿,使我神情顿清朗。新好:新的美好景色,指春树。怡:一作“招”。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平时常听人们言,日月如梭走时光。于:语助词。征:行,这里指时光流逝。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安得好友促膝谈,共诉平生情意长。促席:彼此坐得很近。促:迫近。席:坐席。说:同“悦”。彼:语助词。平生:平时,这里指平生的志趣、素志。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鸟儿轻轻展翅飞,落我庭前树梢头。翩翩:形容飞鸟轻快飞舞的样子。柯:树枝。 敛翮闲止,好声相和。收敛翅膀悠闲态,呜声婉转相唱酬。翮(hé):鸟的翅膀。敛翩:收敛翅膀。止:停留。相和(hè):互相唱和。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世上岂无他人伴,与君情意实难丢。子:您,古代男子的尊称,这里指朋友。 愿言不获,抱恨如何!思念良朋不得见,无可奈何恨悠悠。如何:意为无可奈何。 参考资料: 1、 袁行霈.中国文学作品选注(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92 2、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
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此诗从首句中摘取二字为题,题目与诗的内容无关。这首诗的内容,就是序中所说“思亲友也”。诗中运用比兴的手法和复沓的章法,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烘托描写,和不能与好友饮酒畅谈的感慨,充分抒发了诗人对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诗歌全篇贯穿了陶渊明因不能和友人共享美好的抱恨之意,这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热肠,和希望与友人共享美好的深情。无论是“良朋悠邈,搔首延儜”的烦急,还是“愿言怀人,舟车靡从”的无奈,无论是“安得促席,说彼平生”的愿望,还是 “岂无他人,念子寔多”的担忧,无不尽显诗人的火热心肠和深情厚意。   正因为对友人的一片热肠和一往情深,而使诗人陷入寂寞孤独:“竞用新好,以怡余情。”—— 始发新芽的东园之树,都竞相用发着嫩芽的枝叶让我快慰,这正是因寂寞孤独而生幻觉,或聊以自慰。因为寂寞孤独,诗人才羡慕那“翩翩飞鸟”的“好声相和”,而益发“抱恨”了。   诗中“八表同昏”等诗句,表面看是写天气,而用夏天雷雨前或冬天雪前的景象来形容春季的天色,似乎形容过量,显然,这里是暗喻国政时局被封建贵族、军阀争夺中央政权而搞得天昏地暗,暗寓着诗人关怀世难的忧心。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

饮酒·其八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青翠的松树生长在东园里,荒草埋没了它的身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等到寒霜凝结的时候,其他植物都枯萎了,这才显现出它卓尔不群的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在一片树林中人可能还不觉得,单独一棵树的时候人们才称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我提着酒壶抚弄寒冬中的树干,有时候又极目远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我生活的世界就是梦幻一样,又何必被俗世的尘嚣羁绊住脚步呢。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558-559页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青翠的松树生长在东园里,荒草埋没了它的身姿。

没其姿:掩没了青松的英姿。

其:一本作奇。

凝霜殄(tiǎn)异类,卓然见高枝。

等到寒霜凝结的时候,其他植物都枯萎了,这才显现出它卓尔不群的高枝。

殄:灭尽。

异类:指众草。

卓然:特立的样子。

这两句是说经霜之后,众草凋零,而青松的枝干却格外挺拔。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在一片树林中人可能还不觉得,单独一棵树的时候人们才称奇。

连林:松树连成林。

人不觉:不被人注意。

独树:一株、独棵。

众乃奇:众人认为奇特。

奇:一本作知。

提壶抚寒柯(kē),远望时复为。

我提着酒壶抚弄寒冬中的树干,有时候又极目远眺。

寒柯:指松树枝。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jī)。

我生活的世界就是梦幻一样,又何必被俗世的尘嚣羁绊住脚步呢。

何事:为什么。

绁:系马的缰绳,引申为牵制。

尘羁:犹尘网。

这句和上句是说人生如梦幻,富贵功名把人束缚够了,为什么还要受它的羁绊?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558-559页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经过孔子的这一指点,松柏之美,便象征着一种高尚的人格,而成为中国文化之一集体意识。

中国诗歌亦多赞叹松柏之名篇佳作。

尽管如此,陶渊明所写《饮酒》第八首“青松在东园”,仍然是极有特色。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青松之姿,挺秀而美。

生在东园,却为众草所掩没。

可见众草之深,其势莽莽。

青松之孤独,也不言而喻。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殄者,灭绝也。

,异类,指众草,相对于青松而言。

枝者,谓枝干。

岁寒,严霜降临,众草凋零。

于是,青松挺拔之英姿,常青之秀色,乃卓然出现于世。

当春夏和暖之时节,那众草也是青青之色。

而况草势甚深,所以能一时掩没青松。

可惜,众草究竟经受不起严霜之摧残,终于是凋零了。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倘若青松多了,蔚然连成松林,那么,它的与众不同,便难以给人以强烈印象。

只是由于一株青松卓然独立于天地之间,人们这才为之诧异了。

以上六句,构成全诗之大半幅,纯然出之以比兴。

正如吴瞻泰《陶诗汇注》所说,是“借孤松为己写照。

”青松象征自己坚贞不渝之人格,众草喻指一班无品无节之士流,凝霜则是譬比当时严峻恶劣之政治气候,皆容易领会。

唯“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两句,意蕴深刻,最是吃紧,应细心体会。

一株卓然挺秀之青松,诚然令人惊诧。

而其之所以特异,乃在于众草不能有青松之品质。

倘园中皆是青松,此一株自不足为奇了。

一位人格高尚之士人,自亦与众不同。

其实,这也是由于一班士人自己未能挺立人格。

若士流能如高士,或者说人格高尚蔚然而为一代士风,则高士亦并非与众不同。

依中国文化传统,“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人人都具备着挺立人格的内在因素。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人人都可以挺立起自己的主体人格。

可惜士人往往陷溺于私欲,难能“卓然见高枝”。

正如朱熹所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

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

”(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附录引)渊明少无适俗韵,晚抱固穷节,自比青松,当之无愧。

最后四句,直接写出自己。

“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

”寒柯,承上文“凝霜”而来。

下句,陶澍注:“此倒句,言时复为远望也。

”说得是。

渊明心里爱这东园青松,便将酒壶挂在松枝之上,饮酒、流连于松树之下。

即使不到园中,亦时常从远处来瞻望青松之姿。

挂壶寒柯,这是何等亲切。

远望松姿,正是一往深情。

渊明之心灵,分明是常常从青松之卓然高节,汲取着一种精神上的滋养。

庄子讲的“与物有宜”,“与物为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分别见《庄子·大宗师》、《德充符》、《天下》篇),正是此意。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结笔两句,来得有点突兀,似与上文无甚关系,实则深有关系。

梦幻,喻人生之短暂,翻见得生命之可珍惜。

绁者,捆缚也。

尘羁即尘网,谓尘世犹如罗网,指的是仕途。

生命如此有限,弥可珍惜,不必把自己束缚在尘网中,失掉独立自由之人格。

这种坚贞高洁的人格,正有如青松。

这才是真正的主体品格。

  渊明此诗之精神境界与艺术造诣,可以喻之为一完璧。

上半幅纯用比兴,赞美青松之高姿。

下半幅纵笔用赋,抒发对于青松之知赏,以及珍惜自己人格之情怀。

全幅诗篇浑然一体,实为渊明整幅人格之写照。

全诗句句可圈可点,可谓韵外之致味之而无极。

尤其“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二句,启示着人人挺立起高尚的人格,则高尚的人格并非与众不同,意味深远,极可珍视。

《诗·小雅·裳裳者华》云:“唯其有之,是以似之。

”只因渊明坚贞高洁之人格,与青松岁寒不凋之品格,特征相似,所以此诗借青松为自己写照,境界之高,乃是出自天然。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558-559页

饮酒 其五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辨 通:辩)

饮酒 其七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饮酒·其三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儒道衰微近千载,人人自私吝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有酒居然不肯饮,只顾世俗虚浮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所以珍贵我自身,难道不是为此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一生又能有多久,快似闪电令心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忙碌一生为名利,如此怎能有所成!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儒道衰微近千载,人人自私吝其情。

道丧:道德沦丧。

道指做人的道理,向:将近。

惜其情:吝惜陶渊明的感情,即只顾个人私欲。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有酒居然不肯饮,只顾世俗虚浮名。

世间名:指世俗间的虚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所以珍贵我自身,难道不是为此生?

一生复能几,倏(shū)如流电惊。

一生又能有多久,快似闪电令心惊。

复能几:又能有多久。

几,几何,几多时。

倏:迅速,极快。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忙碌一生为名利,如此怎能有所成!

鼎鼎:扰扰攘攘的样子,形容为名利而奔走忙碌之态。

此:指“世间名”。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今日天气多美好,管乐清吹鸣琴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感慨柏下长眠者,人生怎能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清歌一曲发新声,新酒使人开笑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以殚。

未知明日生死事,快意当前且尽欢。

参考资料: 1、 孟二冬 .《陶渊明集译注》 :昆仑出版社 ,2008-01 .第30页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诸人:众人。

周家墓:据《晋书·周访传》载:陶侃(kǎn)当初乡居未显达时,遭父母丧,将要下葬,家中忽失一牛。

陶侃寻牛时遇一老父,老父说:“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

”又指一山说:“此亦其次,当出二千石。

”于是陶侃葬父母于前一山。

将另一山指示给周访,访葬其父,果为刺史。

陶、周两家世婚。

陶渊明这次所游之地,也许就是周访家墓。

清吹:指管乐器。

鸣弹:指弦乐器。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感:感悟,有感于。

柏下人:指葬在柏树下的墓中人。

安得:怎能。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清歌:清亮的歌声。

散:发出。

绿酒:新酒。

刚酿出来的酒呈绿色,故称。

开:启。

芳颜:美好的容颜。

指笑逐颜开。

未知明日事,余襟(jīn)以殚(dān)。

明日事:指将来之事,包括生死之忧。

襟:心怀。

良:甚。

殚:竭尽。

参考资料: 1、 孟二冬 .《陶渊明集译注》 :昆仑出版社 ,2008-01 .第30页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今日天气多美好,管乐清吹鸣琴弹。

诸人:众人。

周家墓:据《晋书·周访传》载:陶侃(kǎn)当初乡居未显达时,遭父母丧,将要下葬,家中忽失一牛。

陶侃寻牛时遇一老父,老父说:“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

”又指一山说:“此亦其次,当出二千石。

”于是陶侃葬父母于前一山。

将另一山指示给周访,访葬其父,果为刺史。

陶、周两家世婚。

陶渊明这次所游之地,也许就是周访家墓。

清吹:指管乐器。

鸣弹:指弦乐器。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感慨柏下长眠者,人生怎能不为欢?

感:感悟,有感于。

柏下人:指葬在柏树下的墓中人。

安得:怎能。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清歌一曲发新声,新酒使人开笑颜。

清歌:清亮的歌声。

散:发出。

绿酒:新酒。

刚酿出来的酒呈绿色,故称。

开:启。

芳颜:美好的容颜。

指笑逐颜开。

未知明日事,余襟(jīn)以殚(dān)。

未知明日生死事,快意当前且尽欢。

明日事:指将来之事,包括生死之忧。

襟:心怀。

良:甚。

殚:竭尽。

参考资料: 1、 孟二冬 .《陶渊明集译注》 :昆仑出版社 ,2008-01 .第30页

停云 其四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

敛翮闲止,好声相和。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

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停云 其三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

竞用新好,以招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荣木 其二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采采荣木,于兹托根。

繁华朝起,慨暮不存。

贞脆由人,祸福无门。

匪道曷依,匪善奚敦!

荣木 其三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嗟予小子,禀兹固陋。

徂年既流,业不增旧。

志彼不舍,安此日富。

我之怀矣,怛焉内疚。

12345 共7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