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清江引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野兴樵夫觉来山月底,钓叟来寻觅。

你把柴斧抛,我把鱼船弃。

寻取个稳便处闲坐地。

绿蓑衣紫罗袍谁是主,两件儿都无济,便作钓鱼人,也在风波里。

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山禽晓来窗外啼,唤起山翁睡。

恰道不如归,又叫行不得。

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天之美禄谁不喜?

偏则说刘伶醉,毕卓缚瓮边,李白沉江底。

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楚霸王火烧了秦宫室,盖世英雄气。

阴陵迷路时,船渡乌江际。

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林泉隐居......更多

【大石调】青杏子_悟迷世事饱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悟迷世事饱谙多,二十年漂泊生涯。

天公放我平生假,剪裁冰雪,追陪风月,管领莺花。

【归塞北】当日事,到此岂堪夸,气概自来诗酒客,风流平昔富豪家,两鬓与生华。

【初问口】云雨行为,雷霆声价,怪名儿到处里喧驰的大。

没期程,无时霎,不如一笔都勾罢。

【怨别离】再不教魂梦反巫峡,莫燃香休剪发,柳户花门从潇洒,不再蹅,一任教人道情分寡。

【擂鼓体】也不怕薄母放讶掐,谙知得性格儿从来织下,颠不剌的相知不绻他,被莽壮儿的......更多

【双调】湘妃怨_和卢疏斋《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和卢疏斋《西湖》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

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

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

可喜杀睡足的西施。

采莲湖上画船儿,垂钓滩头白鹭鸶。

雨中楼阁烟中寺,笑王维作画师。

蓬莱倒影参差。

薰风来至,荷香净时。

清洁煞避暑的西施。

金卮满劝莫推辞,已是黄柑紫蟹时。

鸳鸯不管心事,便白头湖上死。

爱园林一抹胭脂,霜落在丹枫上,水飘着红叶儿。

风流煞带酒的西施。

人家篱落酒旗儿,雪压寒梅老......更多

【双调】夜行船_酒病花愁何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酒病花愁何日彻,劣冤家省可里随斜。

见气顺的心疼,脾和的眼热,休没前程外人行言说。

【幺】但有半米儿亏伊天觑者,图个甚意断恩绝。

你既不弃旧怜新,休想我等闲心趄,合受这场抛撇。

【鸳鸯煞】据他有魂灵宜赛多情社,俺心合受这相思业。

牵惹情杯,愁恨千叠,唱道但得半米儿有担擎底九千纸教天赦。

怕有半米儿心别,教不出的房门化做血。

拨不断·酒杯深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

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

醉和醒争甚?

拨不断·叹寒儒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

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

且看了长安回去!

落梅风·实心儿待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实心儿待,休做谎话儿猜。

不信道为伊曾害。

害时节有谁曾见来?

瞒不过主腰胸带。

落梅风·人初静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人初静,月正明。

纱窗外玉梅斜映。

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

天净沙·冬

作者: 白朴 朝代: 元代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在一个冬天的黄昏,城门一声轻响,一轮新月挂在半空,带着雪的山前水流缓缓。

竹子做的篱笆和篱笆内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详的和谐。

参考资料: 1、 吴昌恒 等.古今汉语实用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2、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361

一声画角谯(qiáo)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画角:古代军中用以昏晓报警的号角。

谯门:建有望楼的城门,古代为防盗和御敌,京城和州郡皆在城门建有望楼。

水滨:靠近水的场所。

淡烟:轻淡的烟雾。

参考资料: 1、 吴昌恒 等.古今汉语实用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2、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361

一声画角谯(qiáo)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在一个冬天的黄昏,城门一声轻响,一轮新月挂在半空,带着雪的山前水流缓缓。

竹子做的篱笆和篱笆内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详的和谐。

画角:古代军中用以昏晓报警的号角。

谯门:建有望楼的城门,古代为防盗和御敌,京城和州郡皆在城门建有望楼。

水滨:靠近水的场所。

淡烟:轻淡的烟雾。

参考资料: 1、 吴昌恒 等.古今汉语实用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2、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361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这首小令运用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构成了诗的意境。

王夫之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白朴的这首小令,在情、景之间,正追求着“妙合无垠”的境界。

  此曲选择一个黄昏的城郊作为描绘冬景的具体环境。

冷月黄昏,雪山水滨,已是清寒凛冽;

淡烟衰草,茅舍孤村,又显寂寥冷落,更有谯门一声寒角,平添一分悲凉,空气中弥漫的是孤寂和无助的忧伤。

它与《天净沙·秋》的写法上相近。

其一,都是字字写景,全未直接抒发、陈述作者的情感。

作品所要表现的情绪意蕴,是在对景物的描述中透露、折射出来的。

其二,也都是通过一组自然景物的意象组合,来构成一幅富有特征的画面。

另外,这支曲子所表现的情感,也不是一时一地有特定具体内容的情感,它所传达的,是一种情调,一种意绪,一种内心状态。

从时序上说,《天净沙·秋》写了落日残霞,而这首曲子写的是落日已经隐没山后,新月已经现于天际。

从“秋”到“冬”,从“情”到“景”,都是从寥落、凄清进一步发展为悲凉和无望的孤寂。

人们或许可以把《天净沙》四首,不仅理解为对季节更替的描绘,而且进一步理解为对情感和人生体验,从欢快而明净到寥落、孤寂之间的发展。

这样,这四支曲子所构成的便是内部情感联系的整体了。

参考资料: 1、 么书仪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73-174

驻马听·吹

作者: 白朴 朝代: 元代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

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

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笛声像裂石穿云一样高亢,笛子横吹,音调就更雅正了。

就像下了霜的天气里的大漠,连鹧鹕也想要飞舞了。

凤凰台上黑云遮盖,梅花竟被惊动,化为黄昏的雪花。

人声都没了,笛子的声音把江楼上的月亮都吹落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

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裂石穿云:形容笛声高亢。

玉管:笛的美称。

横:横吹。

清更洁:形容格调清雅纯正。

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西南角,六朝宋时所建。

相传建前该处有凤凰飞集,故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

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笛声像裂石穿云一样高亢,笛子横吹,音调就更雅正了。

就像下了霜的天气里的大漠,连鹧鹕也想要飞舞了。

凤凰台上黑云遮盖,梅花竟被惊动,化为黄昏的雪花。

人声都没了,笛子的声音把江楼上的月亮都吹落了。

裂石穿云:形容笛声高亢。

玉管:笛的美称。

横:横吹。

清更洁:形容格调清雅纯正。

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西南角,六朝宋时所建。

相传建前该处有凤凰飞集,故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4142434445 共420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