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代

暝色沉孤屿,秋声入远林。

飞鸿频顾影,独客易伤心。

相识无知己,交游少信音。

未能酬壮志,沽酒且长吟。

山中作寄城中诸友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代

山深无行踪,蹊路土华长。

白云忽飞来,令人起遐想。

松间微风奏,石罅幽泉响。

坐久怀抱空,悠然会清赏。

在山虽无荣,出山有何好?

清流混潢污,远志成小草。

松柏本贞固,蒲柳易枯槁。

扰扰路旁儿,知止不如鸟。

白云开林峦,黑雾漫城郭。

出门道路违,蠢蠢都不觉。

游蚁上枯槎,归鸟隐丛薄。

寄语远行人,莫待风雨恶。

漫兴 其一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代

白雾黄烟惨百蛮,长年不见鹤书还。

江河万里归沧海,山岭千重走剑关。

白首词臣空堕泪,青春才子强回颜。

旧愁新恨知多少?

都在闲花野草间。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二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代

白露下亭皋,绿叶飒已槁。

弱质不自贵,却怨秋风早。

□□征雁鸣,游子在远道。

如何鹿皮翁,忘言对芳草。

漫兴 十二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代

干戈犹未定,鼙鼓岂堪闻?

忧国心如醉,还家梦似云。

关山千里远,吴楚一江分。

朋旧俱零落,空嗟白鸟群。

折桂令·九日

作者: 张可久 朝代: 元代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游子思念故家。

忆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

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回头看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对青山强整乌纱:化用孟嘉落帽故事:晋桓温于九月九日在龙山宴客,风吹孟嘉帽落,他泰然自若,不以为意。

归雁横秋:南归的大雁在秋天的空中横排飞行。

翠袖殷勤:指歌女殷勤劝酒。

化用宋晏几道《鹧鸪天》词句“彩袖殷勤捧玉钟”意。

翠袖:此处借指女子或妓女。

金杯错落:各自举起酒杯。

金杯:黄金酒杯。

错落:参差相杂,一说酒器名。

玉手琵琶:谓歌女弹奏琵琶助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

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

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

这是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

这种感情,正如晋代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写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样。

张可久的一生是在时隐时仕、辗转下僚中度过的。

他自己所说的“半纸虚名,万里修程”(《上小楼·春思》),是很形象的概括。

此时,已逾古稀之年的他,早已厌倦官场的倾轧,望着南归的大雁,内心感到无限惆怅。

  接下来,“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诗人由写眼前景转为对昔日生活的回忆,其中“翠袖”“金杯”“玉手”就是诗人忆往昔欢乐生活时浓缩而成的意象。

这里化用了宋代词人晏几道《鹧鸪天》中的“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写尽了宴客场景的繁华热闹。

昔日官场生活,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是多么热闹,这里用的是以乐景写哀的反衬之法,与前面的“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凸见诗人此时的孤寂心境。

  七八两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化用了苏轼的诗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由于添加了“西风白发”这一意象,因而在意境上更胜一筹;

同时,倒装加对偶的句式,韵律和谐,也可以看出诗人的匠心。

这也是这首曲中的名句,是诗人有感于眼前之景,有思于今非昔比的境况而发出的深沉感慨:西风吹着满头白发,突然省悟到,人终有衰老之时,花亦有凋败之日,面对已凋谢的黄花,连蜂蝶都要发愁,何况人呢。

人生易老,好景不常,游子不要留恋他乡。

  末三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这里又化用宋词人秦观的《满庭芳》的诗句“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诗人在此以景结情,写出眼前的凄凉景象:回首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这是景语,又是情语;

这既是实景,又是作者大半生人生路途的写照。

苍凉微茫的景色,反映出诗人漂泊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

  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

诗人由眼前实景写起,触景生情,忆往昔欢乐事,更添此刻思乡之愁,最后,以景结情,回顾漫漫天涯路,抒迟暮思归之情。

语言清丽,对仗工整,特别是巧妙地引前人诗词入曲,清雅自然,具有典雅蕴藉之美,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塞鸿秋·春情

作者: 张可久 朝代: 元代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

一行写入相思传。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疏疏的星,淡淡的月,冷冷清清秋千院,愁如云,恨似雨,布满芙蓉般的脸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寂寞伤心,深情在燕足上系红线,对镜照芳容,形影孤单好烦恼,百无聊赖摇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

看香炉里烟气低沉,池塘中落花成片。

一行写入相思传。

这些景物都像一行行字句写入了相思传。

参考资料: 1、 张文珍注析,元曲三百首,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05,第249页

水仙子·怀古

作者: 张可久 朝代: 元代

秋风远塞皂雕旗,明月高台金凤杯。

红妆肯为苍生计,女妖娆能有几?

两蛾眉千古光辉:汉和番昭君去,越吞吴西子归。

战马空肥。

秋风远塞皂雕旗,明月高台金凤杯。

红妆肯为苍生计,女妖娆能有几?

两蛾眉千古光辉:汉和番昭君去,越吞吴西子归。

战马空肥。

在萧瑟秋风中王昭君跟着打皂雕旗的人到塞外去;

明月高照时西施常常在姑苏台上端起金凤杯侍候吴王。

一个女子能为人民的利益着想,这样的美女古往今来能有几人?

两个美女的事迹千百年来都闪耀着光辉:汉元帝与匈奴和亲时昭君出塞,越国攻灭吴国以后西施才回越国来。

养肥了的战马也就无用了。

参考资料: 1、 冯树纯.元明清词曲百首[M].新蕾出版社,1986年07月,第99-101页 2、 王季思 洪柏昭等.中国古典文学普及读物 元散曲选注[M].北京出版社,1981年06月,第226页 3、

秋风远塞皂雕旗,明月高台金凤杯。

红妆肯为苍生计,女妖娆能有几?

两蛾眉千古光辉:汉和番昭君去,越吞吴西子归。

战马空肥。

在萧瑟秋风中王昭君跟着打皂雕旗的人到塞外去;

明月高照时西施常常在姑苏台上端起金凤杯侍候吴王。

一个女子能为人民的利益着想,这样的美女古往今来能有几人?

两个美女的事迹千百年来都闪耀着光辉:汉元帝与匈奴和亲时昭君出塞,越国攻灭吴国以后西施才回越国来。

养肥了的战马也就无用了。

皂雕旗:绘有黑色大雕的旗,这是古代匈奴人用的一种旗帜。

秋风远塞皂雕旗:这句指昭君出塞和亲。

高台:这里指姑苏台,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姑苏山上。

金凤杯:雕刻有凤凰的金酒杯。

明月高台金凤杯:该句指夫差很宠爱西施,时常和她在姑苏台上喝酒。

红妆:妇女的盛妆,借指美女。

下面的“女妖娆”、“蛾眉”也指美女。

苍生:百姓。

番:旧时对西北各族的称呼,这里指匈奴。

和番:与匈奴人和亲。

越吞吴西子归: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献美女西施求和,后来吴终于被越所灭,西施也回到吴国。

这句指此事。

空:白白地。

战马空肥:是说统治者依靠美色而卫国,战马得以闲置而肥。

参考资料: 1、 冯树纯.元明清词曲百首[M].新蕾出版社,1986年07月,第99-101页 2、 王季思 洪柏昭等.中国古典文学普及读物 元散曲选注[M].北京出版社,1981年06月,第226页 3、

寨儿令·次韵怀古

作者: 张可久 朝代: 元代

  写旧游,换新愁,玉箫寒酒醒江上楼。

黄鹤矶头,白鹭汀洲,烟水共悠悠。

人何在七国春秋,浪淘尽千古风流。

隋堤犹翠柳,汉土自鸿沟。

休!

来往愧沙鸥。

人月圆·会稽怀古

作者: 张可久 朝代: 元代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

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

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林深藏却云门寺:云门寺深藏山林间。

云门寺: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云门山上。

若耶溪:在浙江省绍兴县南若耶山下,相传为越国西施浣纱处,故又称浣纱溪。

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

苎萝人去:指西施离开越国。

苎萝:即苎萝山,这里就是西施浣纱之处。

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

烧丹傍井:在井水旁炼丹。

试墨临池:浙江省永嘉故县积谷山的脚下,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守永嘉时,常临池写字,池水因此变黑,宋朝米芾为池题辞,写下“墨池”二字。

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

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

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会稽怀古》中的云门寺是一座名寺,但作者仅用“林深藏却”四个字,将其环境一笔点出,使人遐想。

第二句“回首若耶溪”,展现出另一幅画图:当你置身古寺时,在山脚下看到一片开阔的溪水。

接下来便由现实回溯历史,想到了西施、王羲之的逸事。

全曲给人以闲适放达之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4142434445 共420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