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开元寺戏题壁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

尚为妻奴守俸钱,至今未得休官去。

三月开元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

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

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酲须五斗。

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亦何有。

泛海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一切艰难险阻,在我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而天空的颜色,是洁净湛蓝的。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夜深人静时,我思考着国家的命运,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尽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涛一般。

我将乘天地之正气,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艰难险阻的挑战。

参考资料: 1、 根据百家讲坛《传奇王阳明》系列讲座04(锦衣卫的追杀)整理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xī)下天风。

飞锡:锡杖,即和尚的禅杖。

多指和尚云游,作者借此表达他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天风:天地之正气的意思。

参考资料: 1、 根据百家讲坛《传奇王阳明》系列讲座04(锦衣卫的追杀)整理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一切艰难险阻,在我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而天空的颜色,是洁净湛蓝的。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xī)下天风。

夜深人静时,我思考着国家的命运,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尽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涛一般。

我将乘天地之正气,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艰难险阻的挑战。

飞锡:锡杖,即和尚的禅杖。

多指和尚云游,作者借此表达他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天风:天地之正气的意思。

参考资料: 1、 根据百家讲坛《传奇王阳明》系列讲座04(锦衣卫的追杀)整理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泛海》这首诗意态潇洒,有一股正义的豪情,表达了王阳明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哲学思想家和教育家,由他主张的“心学”和开创的阳明学派在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王阳明的学说打破了当时理学家们对于“人”的钳制,解放了一大批人的心灵世界,渐渐成为思想界的一种风尚。

  诗歌头两句“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原”说明人世一切的艰难挫折,诗人原本就不放在心中,万物的变化只不过如同浮云掠过太空一样,在心中留不下任何痕迹。

尽管这海上风云变色、巨浪滔天,只要我心不为所动,这大浪又算得了什么?

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王守仁坚毅无畏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王守仁的哲学观:“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能达到心灵的纯明境界。

  在诗歌的三、四两句中,诗人更进一步地描写了自己心中此时的感受:“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说在这“静谧”而辽阔的大海上,自己就好像手拿着锡杖(高僧手持的一种法器),驾着天风,在月光下飞越“海涛三万里”,这惊涛骇浪中命悬一线的惊险航程,在诗人笔下竟成了如此富有诗意的一次旅行。

说到“静”字,还有一个故事:唐代禅宗高僧惠能有一次听两人辩论说风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惠能却说,都不是,是你们的心在动。

王守仁的“心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他说,“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

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

  从《泛海》的创作背景看,《泛海》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以及诗歌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哲理。

章太炎评价王阳明心学时曾说过四个字“自尊无畏”,这四字从《泛海》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参考资料: 1、 根据百家讲坛《传奇王阳明》系列讲座04(锦衣卫的追杀)整理

三山晚眺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南望长沙杳霭中,鹅羊只在暮云东。

天高双橹哀明月,江阔千帆舞逆风。

花暗渐惊春事晚,水流应与客愁穷。

北飞亦有衡阳雁,上苑封书未易通。

九华山下夜泊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维舟谷口傍烟霏,共说前冈石径微。

竹杖穿云寻寺去,藤匡采药带花归。

诸生晚佩联芳杜,野老春霞缀衲衣。

风咏不须沂水上,碧山明月更清辉。

宿净寺(二首)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常苦人间不尽愁,每拚须是入山休。

若为此夜山中宿,犹自中宵煎百忧。

百战西江方底定,六飞南甸尚淹留。

何人真有回天力,诸老能无取日谋。

闻曰仁买田霅上携同志待予归(二首)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月色高林坐夜沉,此时何限故园心。

山中古洞阴萝合,江上孤舟春水生。

百战自知非旧学,三驱犹愧失前禽。

归期久负云门伴,独向幽溪雪后寻。

元夕二首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故园的今天正是元宵节,我却在荒村独坐寂寞冷清。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好在有剩下的经书可以作伴,也高兴没有车马经过相邀出游。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春天到来时草阁的梅花率先开放,月亮照着空旷的庭院积雪尚未消溶。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第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去年的今天还住在京城,元宵节的铜鼓声隐约如滚地的雷响。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月儿依傍着苑楼灯影暗淡,风中传来阁道上来回的马蹄声。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在万里炎荒之地频频回首往事,夜深时听见百姓的笛声使人徒自悲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还记得先朝许多快乐的事情,孝宗皇帝曾经为两宫开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liáo)。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虚庭:空空的庭院。 堂上花灯诸(zhū)第集,重闱(wéi)应念一身遥。花灯:即灯花。诸弟:指在余姚家乡的兄弟。重闱:父母居室。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xiāo)隐地雷。卧燕台:住在京城。燕台,指燕京。隐地雷:隐隐的雷声。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阁道:古宫苑中架木通车的复道。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qiāng)笛三更谩自哀。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此处借指龙场苗族百姓吹奏的乐器。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孝皇:指明朝的孝宗皇帝。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liáo)。故园的今天正是元宵节,我却在荒村独坐寂寞冷清。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好在有剩下的经书可以作伴,也高兴没有车马经过相邀出游。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春天到来时草阁的梅花率先开放,月亮照着空旷的庭院积雪尚未消溶。虚庭:空空的庭院。 堂上花灯诸(zhū)第集,重闱(wéi)应念一身遥。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第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花灯:即灯花。诸弟:指在余姚家乡的兄弟。重闱:父母居室。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xiāo)隐地雷。去年的今天还住在京城,元宵节的铜鼓声隐约如滚地的雷响。卧燕台:住在京城。燕台,指燕京。隐地雷:隐隐的雷声。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月儿依傍着苑楼灯影暗淡,风中传来阁道上来回的马蹄声。阁道:古宫苑中架木通车的复道。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qiāng)笛三更谩自哀。在万里炎荒之地频频回首往事,夜深时听见百姓的笛声使人徒自悲哀。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此处借指龙场苗族百姓吹奏的乐器。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还记得先朝许多快乐的事情,孝宗皇帝曾经为两宫开禁。孝皇:指明朝的孝宗皇帝。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每逢佳节倍思亲,元霄之夜,诗人自然是要怀念亲人的,而在这种时候,远离亲人的游子更会感到寂寞冷清,回忆往事也是十分自然的了。作者把这种感受如实写来,更加显得真挚、深沉。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春晴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

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林下春光明媚风儿渐渐平和,高山上的残雪已经不多。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垂吊在空中的蛛丝冉冉飘动花枝静谧,远远的看见白鸟从石板路上面飞过。

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

忽而在山中怀念起旧时的朋友,多少回梦到洞口雾气缭绕的藤萝。

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衣服沾满尘土最终要换下呵,好到湖边采荷花与菱角。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游丝:漂浮在空中的蛛丝。

冉冉:柔软下垂的样子。

如曹植《美女篇》:“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青壁:此处指雪后光滑的石板路。

旧时驿道多为石板辅成。

迢迢:形容遥远。

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

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芰荷(jì hé):芰,菱。

荷,荷花。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林下春光明媚风儿渐渐平和,高山上的残雪已经不多。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垂吊在空中的蛛丝冉冉飘动花枝静谧,远远的看见白鸟从石板路上面飞过。

游丝:漂浮在空中的蛛丝。

冉冉:柔软下垂的样子。

如曹植《美女篇》:“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青壁:此处指雪后光滑的石板路。

旧时驿道多为石板辅成。

迢迢:形容遥远。

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

忽而在山中怀念起旧时的朋友,多少回梦到洞口雾气缭绕的藤萝。

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衣服沾满尘土最终要换下呵,好到湖边采荷花与菱角。

芰荷(jì hé):芰,菱。

荷,荷花。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

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诗中记叙了初春风和日丽的景色,诗人抓住和风、残雪、冉冉飘动的蛛丝、静谧的花枝、远处飞过的鸟儿等景物极力烘托出初春的温馨,但诗人的本意并不在于赏春,而是通过对春日风光的咏赞,排遣被贬谪后的抑郁情怀。

这首诗表面写景,实为表现诗人复杂的心情,在诗的最后,诗人从内心发出“客衣尘土终须换”的感叹,便是希望尽快的结束贬谪生活的心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谪居履在陈,从者有温见。

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

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

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

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

遗穗及乌雀,贫寡发余羡。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谪居履在陈,从者有温见。

谪居龙场呵遇到孔子在陈绝粮般的困境,我的随从们都有不满的表现。

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

好在这到处的荒坡亦可开荒垦田,农具也还容易筹办。

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

当地的农人多是刀耕火种,学习模仿也很方便。

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

趁现在春天还没有过去,赶快种好这几亩田。

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

难道仅仅是为吃口饱饭,待丰收了还要用它请客设宴。

遗穗及乌雀,贫寡发余羡。

收割遗下的颗粒就留给乌雀吧,多余下来的粮食散发给穷困人家。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明天早晨就的带着农具去垦荒,山间寒冷易结冰霜莫误了时光。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谪居履在陈,从者有温见。

在陈:语出《论语》“在陈绝粮”,后人以“在陈”作为绝粮的代称。

温见:温,不满、愤怒的样子。

见,同现。

意思是表现出不满。

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

钱镈(jiǎ bó):古时的农具。

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

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

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

遗穗及乌雀,贫寡发余羡。

发余羡:发,散发。

余羡,多余的,富足的。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霰:雪珠。

如白居易《秦中呤》“夜深烟火灭,霰雪落纷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沅水驿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辰阳南望接沅州,碧树林中古驿楼。

远客日怜风土异,空山惟见瘴云浮。

耶溪有信从谁问,楚水无情只自流。

却幸此身如野鹤,人间随地可淹留。

12345 共5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