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董园

作者: 陈与义 朝代: 宋代

西园可散发,何必赋远游。

地旷多雄风,叶声无时休。

幸有济胜具,枯藜支白头。

平生会心处,未觉身淹留。

散坐青石床,松意淡欲秋。

薄雨青众卉,深林耿微流。

一凉天地德,物我俱夷犹。

东北方用武,六有事戈矛。

甲裳无乃重,腐儒故多忧。

珍禽叫高树,且复寄悠悠。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作者: 陈与义 朝代: 宋代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游葆真池上

作者: 陈与义 朝代: 宋代

墙厚不盈咫,人间隔蓬莱。

高柳唤客游,我辈御风来。

坐久落日尽,澹澹池光开。

白云行水中,一笑三徘徊。

鸭儿轻岁月,不受急景催。

试作弄篙惊,徐去首不回。

无心与境接,偶遇信悠哉。

再来知何似,有句端难裁。

中牟道中二首

作者: 陈与义 朝代: 宋代

雨意欲成还未成,归云却作伴人行。

依然壤郭中牟县,千尺浮屠管送迎。

承知府待制诞生之辰辄广善怀菩萨故事成古诗

作者: 陈与义 朝代: 宋代

岁星欲吐芒不开,昴星避次光低回。

麒麟鸑鷟纷夹侍,善怀菩萨当重来。

仙公风流今几岁,再托高门瑞当世。

买香趁浴惊众聋,要识此僧今我是。

金粟后身何足言,释迦亲送非虚传。

稽首西来大菩萨,住世小劫须千年。

宰官说法聊应会,余事文章亦三昧。

世间底物堪寿公,本自金刚无可坏。

红葵

作者: 陈与义 朝代: 宋代

恐是牡丹重换紫,又疑芍药再飞红。

妖娆不辨桑间女,蔽芾深迷苧下翁。

襄邑道中

作者: 陈与义 朝代: 宋代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 ,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 .《唐宋诗鉴赏辞典》:崇文书局 ,2005 .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yú)堤(dī)半日风。榆堤:栽满榆树的河堤。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不知:不知道。俱东: 俱: 一起 指一起向东。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 .《唐宋诗鉴赏辞典》:崇文书局 ,2005 .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yú)堤(dī)半日风。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榆堤:栽满榆树的河堤。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 ,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不知:不知道。俱东: 俱: 一起 指一起向东。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 .《唐宋诗鉴赏辞典》:崇文书局 ,2005 .

咏牡丹

作者: 陈与义 朝代: 宋代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参考资料: 1、 张海鸥主编 .宋名家诗导读 .广东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年 .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

一自:自从。

胡尘:指金兵。

入汉关:指入侵中原。

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

《国语·周语》云:“昔伊洛竭而复之。

”因此,“伊洛”既指诗人的故乡洛阳,又暗寓他亡国的悲痛。

青墩(dūn)溪畔(pàn)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

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参考资料: 1、 张海鸥主编 .宋名家诗导读 .广东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年 .

春寒

作者: 陈与义 朝代: 宋代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

料峭的春寒还未结束,给园林的花木带来了灾难,叫人担心害怕!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巴陵:古郡名,今湖南岳阳市。

园公:诗人自注:“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

” 海棠不惜胭(yān)脂(zhī)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胭脂:一种红色颜料。

也泛指红色。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这首绝句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

说到咏海棠,自然忘不了苏轼的《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其实,这两首海棠诗都是借海棠写自己。

苏轼笔下的海棠圣洁、幽寂,是他贬官黄州时的写照;

陈与义笔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时的写照。

因此,头两句的“风”“寒”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寒,更主要的是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山河破碎风飘絮”,诗人则“身世浮沉雨打萍”,怎不感到“怯”?

后两句诗人用类似于刻划松、梅、菊、竹的手法来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

海棠的风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现。

诗人点化杜甫的“林花着雨胭脂湿”,别创意境,不但更具风致,而且更具品格。

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品格、雅致融入对海棠的描写中,使这首诗成为咏物上乘之作,这就是咏物诗创作的诀窍。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送人归京师

作者: 陈与义 朝代: 宋代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日落时分山村中仍旧幽梦不断。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已是亡国奴的我就是能回故乡也是颇为犯愁的事。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12345 共54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