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

安陵盖夫子,十岁与天通。

悬河与微言,谈论安可穷。

能令二千石,抚背惊神聪。

挥毫赠新诗,高价掩山东。

至今平原客,感激慕清风。

学道北海仙,传书蕊珠宫。

丹田了玉阙,白日思云空。

为我草真箓,天人惭妙工。

七元洞豁落,八角辉星虹。

三灾荡璇玑,蛟龙翼微躬。

举手谢天地,虚无齐始终。

黄金满高堂,答荷难克充。

下笑世上士,沉魂北罗酆。

昔日万乘坟,今成一科蓬。

赠言若可重,实此轻华嵩。

放後遇恩不沾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天作云与雷,霈然德泽开。

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

独弃长沙国,三年未许回。

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

赠历阳褚司马 时此公为稚子舞故作是诗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北堂千万寿,侍奉有光辉。

先同稚子舞,更著老莱衣。

因为小儿啼,醉倒月下归。

人间无此乐,此乐世中稀。

登高丘而望远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登高丘,望远海。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登高丘,望远海。

登上高丘,向大海遥望。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那传说中的东海六鳌,已早成了如霜的白骨,那海上的三神山如今已漂流到哪里去了?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那东海中的神木扶桑可能早已摧折了吧,那里可是日所出的地方。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神话中的银台金甄,只有在梦中才会出现,秦始皇和汉武帝想成仙的愿望,只能是一场空梦啊。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精卫填海只能是空费木石,鼋鼍架海为梁的传说也没有什么证据。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君不见骊山陵中的秦始皇和茂陵中的汉武帝都已早成土灰了吗?

他门的陵墓任凭牧羊的孩子攀来登去,无人来管。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眼看着墓中的金珠宝玉已被盗贼劫夺一空,他们的精灵究竟有何能耐?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像这样的穷乓颊武、不管百姓死活的帝王,今天早该有如此之下场,他们怎可能会像黄帝那样在鼎湖乘龙飞仙呢?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10-112

登高丘,望远海。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六鳌”二句:六鳌三山的故事在《列子·汤问》中,是夏革讲给汤听的。

革曰“渤海之东,不知几千亿万里,有大壑焉。

其中有五山焉。

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

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

仙圣毒之,诉之于帝。

帝恐流于西极,失群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

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及五山之所。

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

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播迁者巨亿计。

”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扶桑:传说中的神木,长在日出的地方。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银台”二句:《史记·封禅书》:(齐)威、(齐)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

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

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

盖尝至者,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

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为宫阙。

未至,望之如云。

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

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去云。

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

始皇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

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

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

”《封禅书》又记:“今天子(汉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

遣方士入海中求蓬莱安期生之属。

”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精卫”句:谓“精卫填海”的故事不真实。

《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以堙于东海。

“鼋鼍”句:言三神山既不存在,鼋鼍一类的神物也就无处寄身。

仍言神物为虚幻。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君不见”二句:谓求神仙、寻找不死药的秦皇、汉武仍不免一死,至今其人已化为尘土,陵寝荒废。

秦始皇死葬骊山,汉武帝死葬茂陵。

《汉书·楚元王传》: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

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珍宝之臧,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

又多杀宫人,生埋工匠,计以万数。

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

项羽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

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其羊,失火烧其臧椁。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盗贼”句:盗贼是作者沿用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的称呼。

据《晋书·索靖传》记载,赤眉起义军曾取走汉武帝陵园中的一部分金银财宝。

精灵:指秦始皇、汉武帝的神灵。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穷兵黩武:好战不止。

鼎湖飞龙: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齐人公孙卿欺骗汉武帝说:“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

”古之黄帝与神通,且战且学仙,铸鼎于荆山,有龙下迎。

武帝对此深信不疑,且言:“嗟乎!

吾诚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

”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10-112

独酌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春草如有意,罗生玉堂阴。

东风吹愁来,白发坐相侵。

独酌劝孤影,闲歌面芳林。

长松尔何知,萧瑟为谁吟。

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

过此一壶外,悠悠非我心。

奔亡道中其四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函谷如玉关。

几时可生还。

洛阳为易水。

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

人多沙塞颜。

申包惟恸哭。

七日鬓毛斑。

古风其三十六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抱玉入楚国。

见疑古所闻。

良宝终见弃。

徒劳三献君。

直木忌先伐。

芳兰哀自焚。

盈满天所损。

沉冥道为群。

东海泛碧水。

(泛一作沉)西关乘紫云。

鲁连及柱史。

可以蹑清芬。

(此诗一作□来荆山客。

【竭立换去】谁为珉玉分。

良宝绝见弃。

虚持三献君。

直木忌先伐。

芬兰哀自焚。

盈满天所损。

沉冥道所群。

东海有碧水。

西山多白云。

鲁连及夷齐。

可以蹑清芬。

)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别鲁颂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

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

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

夫子还倜傥,攻文继前烈。

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

赠言镂宝刀,千岁庶不灭。

地藏菩萨赞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

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

五彩图圣像,悟真非妄传。

扫雪万病尽,爽然清凉天。

赞此功德海,永为旷代宣。

6667686970 共8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