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 文翻注译赏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会山公意?
登高醉始回。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不是烟,也不是雾,它浓密地笼罩着楼台。
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
白鸟飞来,点破了野色的沉寂;
一道斜阳低低地照着,又仿佛一把剑,把它剖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它怎么愿随着芳草的消歇而寂灭远去?
我真怀疑,它正追随着那远远的白帆,渐渐到来。
谁会山公意?
登高醉始回。
有谁能知道山公的情趣,他天天登高远眺,沉湎野色之中,大醉方归。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6-17 2、 黄瑞云.宋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17-18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幂幂:浓密状。
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歇:消歇,消失。
谁会山公意?
登高醉始回。
山公:晋山简,曾镇守襄阳,喜酒,常常出外登山游览,尽醉而归。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6-17 2、 黄瑞云.宋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17-18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不是烟,也不是雾,它浓密地笼罩着楼台。
幂幂:浓密状。
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
白鸟飞来,点破了野色的沉寂;
一道斜阳低低地照着,又仿佛一把剑,把它剖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它怎么愿随着芳草的消歇而寂灭远去?
我真怀疑,它正追随着那远远的白帆,渐渐到来。
歇:消歇,消失。
谁会山公意?
登高醉始回。
有谁能知道山公的情趣,他天天登高远眺,沉湎野色之中,大醉方归。
山公:晋山简,曾镇守襄阳,喜酒,常常出外登山游览,尽醉而归。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6-17 2、 黄瑞云.宋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17-18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会山公意?
登高醉始回。
李白诗“芳草换野色”,杜甫诗“竹风连野色”,姚合诗“嫩苔粘野色”,这些诗句中的“野色”,都可以按郊野的景色理解。
然而,范仲淹这首诗里的“野色”,却别有所指,指一种具体的东西。
这东西,非烟非雾,可开可合,能歇能行,而又难以实指,不可名状,无法形容。
但是,春日郊行,诗人凝神四望,触目皆是这种东西,只见它在浮动,在荡漾,在闪烁;
它是空气,还是水汽,抑或是一种光的折射,单凭直觉,是很难分辨清楚的。
这东西本身已不好描绘,至于喝足了酒,醉眼朦胧所见到的这东西的模样,更是难以捉摸了。
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正是把这种看不清楚的东西清清楚楚地表现出来了。
即梅尧臣所说的“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范仲淹描摹野色:首先,他选定了春季这个最丰富多彩的季节作为背景,然后从春天的不可捉摸的氛围中提炼出有代表性的景象来作暗点陪衬,增加了野色的存在感,表现了野色的美好。
野色既然是无所不在,但又不是实体,诗人马上把它与烟雾这些流动虚幻、不能触摸的东西联系起来,说它不是烟,也不是雾,但如同烟雾一样,浓密地映照笼罩着楼台。
首句用的是否定中带有肯定的手法,野色与烟雾当然不是同样的东西,但有相近的性质,它占据了每一处视线与感觉所能到达的地方。
实际上,诗把烟雾也作为野色的一部分写了进去。
首联是通过同类作譬,又以楼台这一实物作参照,说明野色的存在,下面两联也都采用这一方法,继续铺写。
诗说白鸟在野地里飞,把野色给点破;
夕阳照着野外,把野色给剖开。
野色弥漫,它不愿随着芳草的消歇而减少消失,又好像追随着远处的船帆,渐渐逼近。
这两联用了一连串动词,使表面上看不见、不存在的东西,通过白鸟、残阳、芳草、远帆的动作与变化,有力地增加了野色的存在感。
这种写法,就好比写风而着力刻画草木摇动、落英缤纷,写月而极力描写飘浮的云一样。
末联“谁会山公意?
登高醉始回”,在朦胧之中翻进一层。
山公山简镇守襄阳时,经常至习家池饮酒,大醉而归。
作者以山简自况,说他登山喝酒,归时醉眼模糊,见到这种野色。
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是写老眼昏花,这里则是以醉酒眼花,来突出野色的迷离恍惚。
总之,无论是物,或者是人,都是为标现野色服务的,都是“虚者实之”的实体。
烘托野色的实体,并非实打实地端出来,不是照像式的再现,而是实中有虚,因而透过朦胧野色,一幅玲珑剔透、笔墨淋漓的山水画就展现出来:天上挂着红色的夕阳,空中飞着白色的鸟儿,烟岚笼罩着楼台,芳草连接着江边,帆影露出于江中,还有自远山醉归的主人。
这些景物与野色相映照,虚虚实实,藏头露尾,如同云中龙,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图画。
在这幅图画里,体现出作者豪爽的性格和旷达的情怀。
诗的用意正是要通过野色和这美丽的画面来表现作者的乐观精神。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59-60 2、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6-17
和章岷從事斗茶歌 文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牙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製,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
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蒲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轮同降将无穷耻。
于嗟天产石上英,......更多
严先生祠堂记 文翻注译赏
西湖筵上赠胡侍郎 文
西溪见牡丹 文
无题 文
西溪书事 文
萧洒桐庐郡十绝 文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 文
松桂有嘉色,不与众芳期。
金石有正声,讵将群响随。
君子著雅言,以道不以时。
仰止江夏公,大醇元小疵。
孜孜经纬心,落落教化辞。
上有帝皇道,下有人臣规。
邈与圣贤会,岂以富贵移。
谁言荆棘滋,独此生兰芝。
谁言蛙黾繁,独此蟠龙龟。
岂徒一时异,将为千古奇。
愿此周召风,达我尧舜知。
致之讽谏路,升之诰命司。
二雅正得失,五典陈雍熙。
颂声格九庙,王泽及四夷。
自然天下文,不复迷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