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後山妾薄命之意 文赏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
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
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
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
人间事,何堪说。
向南阳阡上,满襟有血。
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
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
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
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
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
人间事,何堪说。
向南阳阡上,满襟有血。
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
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王夫人名为清惠,是宋朝后宫中的昭仪。
南宋灭亡时,她跟随宋恭帝作为俘虏北上,在汴京驿壁上题词《满江红》。
文天祥囚居金陵 ,偶然读到这词,认为词中“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可以商酌,写了这首和词。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
”燕字暗指作者自己被囚于燕京的岁月。
回忆起年轻时中状元出仕宋王朝的青年美事 ,正如美人乘鸾上仙阙。
几年牢狱生涯,生活突遭变化,肌玉暗消,以泪洗面,为了国家,品尝这青灯独对的苦味。
高台曲池二句,借用桓谭《新论》所载雍门周说孟尝君的话:“千秋万岁后,高台既已倾,曲池又已平 。
”高台曲池的变灭,却是王朝覆亡的缩影,但自己对祖国不渝的忠贞,恰如美人向旧主的墓阡中倾泻千行的斑斑血泪。
汉代原涉自署墓道为“南阳阡 ”。
这词是自己拟定于《妾薄命》的。
所在乃是:“ 世态便如翻覆雨 ,妾身元是分明月”,在沦桑变化以后 ,不少人侍奉新朝,而天祥却精忠不事二主,在元朝的淫威之下,宁折不弯。
乐昌公主由陈入隋,因破铜镜,终与附马徐德言“破镜重圆”。
事见唐人韦述《 两京新记 》、孟棨《本事诗》。
但是对那般像乐昌公主一样逞风流的新贵们,文天祥只能投以轻蔑的目光,破镜虽得重圆,但已不复为原镜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和缓的语气中,透出一股凛然正气,不可侵犯。
动人的美人形象,表现出昂扬的爱国热情,形象而生动。
作为豪放派词人的文天祥,这首“ 婉约 ”的词风,显示了其艺术风格的多变。
古代诗词中常以美人香草寄托国家大事,天祥此词,就是蕴含此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指南录后序 文翻注译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文赏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轮嗣布。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轮嗣布。
这是宋末著名文学家文天祥(1236--1283)回复董提举的一封书函。
从题目看,董提举给文天祥先送了请柬,请文天祥中秋赴宴,从此文的内容看,文天祥欣然应允,并表示了游赏的兴致。
文中骈偶行文,多使掌故,词情中肯,表意简明,很有特色。
同时,我们还可在这篇短文中看到当时文人过中秋的风俗习惯。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晓起 文
安序宋吏部来牧衡阳某将指联事好也会以便郡 文
酹江月(南康军和苏韵) 文
庐山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
空翠睛岚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
雁过孤峰,猿归危嶂,风急波翻雪。
乾坤未老,地灵尚有人杰。
堪嗟漂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
南浦闲云过草树,回首旌旗明灭。
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
夜深悉听,胡笳吹彻寒月。
赠闾丘相士 文
白沟河 文
昔时张叔夜,统兵赴勤王。
东都一不守,羸马迁龙荒。
适过白沟河,裂眦须欲张。
绝粒不遄死,仰天扼其吭。
群臣总奄奄,一土垂天光。
读史识其他,抚卷为凄凉。
我生何不辰,异世忽相望。
皇图遘阳刀,天堑满飞堭。
引兵诣阙下,捧土障澜狂。
出使义不屈,持节还中郎。
六飞独南海,金钺将煌煌。
武侯空威心,出狩惊四方。
吾属竟为虏,世事吁彼苍。
思公有奇节,一死何慨慷。
江淮我分地,我欲投沧浪。
沧浪却不受,中原行路长。
初登项籍宫,次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