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子弟
有一富家子弟,诈称秀才,被聘为家庭教师。
一日,学生向老师请教《桓公杀子纠》一章怎么解。
此人不知是 书上句子,只当是件人命案,便连声大叫道:“这是人命关天的大 事,老师我怎么知道实情。
”
呜呼!
一个书生文理不通,写文章时乱用“呜呼”这个词。
他的一个朋 友在他的一篇文章上批道: “起呜呼,终呜呼,中间独自尽呜呼;
长呜呼,短亦呜呼,说来说 去总呜呼,呜呼复呜呼,呜呼连呜呼,恐君不久亦呜呼!
”
死错了人
有个人老岳母死了,他到村里请求私塾先生替他写一篇祭文。
私塾先生就找出他的本子,从里面翻到一篇祭奠岳父的文章,便逐 字逐句地抄下来交给那人。
那人拿去半天之后又转回来了,说他请别人看过,祭文写错 了。
私塾先生一听,非常生气地说:“什么人说我写错了、把我的这 个本子拿去叫他看看,我连一个字都没有抄错。
要不,那就是你们 家死错了人!
”
一生读别字
两人为“太行山”的“行”字起了纠纷,一个说读音是“航”,另一 个不服,说读“形”。
两人相持不下,便决定赌一个东道,一同去问一 个学究,由他评判。
谁知学究见了读别字的便窝火,打发他们道:“太‘形’山,你对 了。
”另一位怨学究不公道,学究回答说: “你输一次东道,叫他读一生别字,谁的损失大呢?
”免费
写招牌
从前,有个商人在镇上新开了一个店铺卖酒;
为了标榜酒美, 招徕顾客,特奉厚礼请来几个秀才,准备写一个招牌,挂在酒店前。
甲秀才挥笔写出:“此处有好酒出售”七个大字。
店家见了,点 头赞许。
乙秀才指出:“这七个字过于罗嗦,应该把‘此处’两字删 去。
”店家细想,也觉得有理,丙秀才又说:“‘有好酒出售’中的 ‘有’字多余,删去更为简约。
”店家也觉干脆。
可是丁秀才又振振有 词道:“酒好与坏,顾客尝后自有评价,......更多
粗心人
有一粗心人过年,门前横批上写着“春光明媚”四字,随后完 婚,又写“五世其昌”四字贴在上面,因纸裁小,露出“媚”字女旁,凑 成了“五世其娼”四字,贻笑大方,粗心人往往如此。
倒转写字
看台上,两个素不相识的球迷争了起来。
“甲队准赢。
说错了,就把我的姓倒写!
” “甲队准输。
否则,把我的姓横写。
” “你贵姓?
” “姓田。
你呢?
” “姓王。
”
白日有别
有个食品店经理,中秋时节挂出了一块出售月饼的大招牌,可 惜他把“月饼”写成了“日饼”,引得人们议论纷纷。
一位热心人找到经理,指着招牌说:“你写月饼的‘月’字,写的 是个白字呀!
” 经理反过来笑话人家:“你再看看,这哪里是‘白字’,‘白’字头 上还有一撇呢!
”免费
买猪千口
从前,有个县官写字很潦草。
这天他要请客,便写了一张字条 叫差役买猪舌。
谁知“舌”字写得太长,分得太开,差役误以为叫他 买猪“千口”。
这可忙坏了那位差役,跑遍了城里,又到四乡去购买, 好容易买到五百口猪。
他一想交不了差,便向老爷求情,希望少买 五百口。
县官生气地说:“我叫你买猪舌,准叫你买猪千口呢?
” 差役听了,应声道:“还好还好!
不过以后请老爷注意,若要买 肉,千万写得短些,不要写成买‘内人’。
”
论耍光棍
有个人姓卜,名不详,另一个姓冢,名不消,两人结拜为异姓兄 弟。
有一天,把兄冢不消对把弟卜不详说:“我俩姓名非常奇特,我 的姓更加少见。
你看,‘冢’字的形状像‘家’字,却少了一点;
像 ‘蒙’字,又没有头,仿佛摘了顶带的官员一样。
现在跟把弟商量商 量,请你把‘卜’字腰间的一点搬到我的‘冢’字头上,让我成了 ‘家’,光彩光彩,不是很好吗?
” 把弟回答道:“这一点借给你成‘家’当然无所谓,只是你成了 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