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镜
江心镜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g xīn jìng1.唐代扬州进贡的铜镜。因每年五月五日铸于江心,故名。宋代翰苑进撰端午帖子,多用江心镜典故。参阅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
端节
端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duān jié端午。
经筵
经筵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yán1.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而明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清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于仲秋仲春之日进讲。
緑蒲节
緑蒲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lǜ/lù pú jié1.即端午节。民俗于端午节在门户上插绿色菖蒲与艾以祓除不祥,故称。
线符
线符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n fú1.旧俗端午日以五彩线篆符置户牖帐屏之间,以辟邪崇,其符称"线符"。
耍青
耍青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ǎ qīng1.踏青。明朝时北京人对端午郊游的俗称。
艾符
艾符的同义词反义词
ài fú1.古俗,端午日悬艾蒿于门户,并黏贴符箓以祛邪恶。
艾虎
艾虎的同义词反义词
ài hǔ艾虎1哺乳动物,背部棕黄色或淡黄色。昼伏夜出,捕食小动物,毛皮可制衣物。也叫地狗。 艾虎2 [àihǔ]用艾做成的像老虎的东西,旧俗端午节给儿童戴在头上,认为可以驱邪。
艾衣
艾衣的同义词反义词
ài yī1.古俗,端午日采艾叶合绵制衣,谓服之能祛毒。
艾酒
艾酒的同义词反义词
ài jiǔ1.古俗,端午日采艾浸酒,饮之以祛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