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释名:小杨、杨柳。气味:柳华:苦、寒、无毒。柳叶:苦、寒、无毒。枝及根白皮:苦、寒、无毒。 主治:柳华:  1、吐血咯血。用柳絮烙过,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2、刀伤血出。用柳絮包敷即可。  3脸上脓疮。用柳絮、腻粉等分,调灯油涂搽。  4、走马牙疳。用杨花烧存性,加麝香少许涂搽。  5、大风疬。用杨花四两,捣成饼,贴壁上,干后取下,泡淘米水中一时,取出焙干,研为末,取二两,加白花蛇、乌蛇各......更多

艾 释名:冰台、医草、黄草艾蒿。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1、流行伤寒(头痛。大烧,脉盛等)。用干艾叶三程式,加水一斗,煮成一程式,一次服完。出汗为好。  2、妊中作寒(大烧,发斑一由红变黑溺血)。用艾叶一团,如鸡蛋大,加酒三升,煮成二升半,分两次服。  3、中风口歪。用五寸左右的小竹筒一根,一头插入耳内。  4、中风口噤。用熟艾灸承浆穴与颊车穴,各五壮。  5、咽喉肿痛。用嫩艾捣汁,细细咽下......更多

阿芙蓉

阿芙蓉 释名:名阿片。俗作鸦片气味:酸、涩、温、微毒。 主治:      1、久痢。用阿芙蓉如小豆大小,每日空心服一次,温水化下。忌食葱蒜等物。  2、赤白痢下。用阿芙蓉、木香、黄连、白术各一分,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壮者一分,老幼半分,空心服,米汤送下。忌食酸物、生冷、油腻、茶、酒、面。又方;罂粟花未开时,外有两片青叶包着。花开即落,收取研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赤痢用红花的包叶......更多

安息香

安息香 释名:气味:辛、苦、平、无毒。 主治:1、突然心痛。或时发时止。有安息香研为末,开水送服半钱。  2、小儿肚痛。用安息香酒蒸成膏,另用沉香、木香、丁香、霍香、八角茴香各三钱,香附子、缩砂仁、炙甘草各五钱,共研为末,以膏和炼蜜调各药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紫苏汤化下。此方名“安息香丸”。  3、关节风痛。用精猪肉四两,切片,裹安息香二两,另以瓶装一层灰。药放灰上,在大为上(火与瓶之间隔......更多

白薇

白薇 释名:亦名薇草、白幕、春草、 、骨美。气味:(根)苦、咸、平、无毒。 主治:1、肺实鼻塞,不知香臭。用白薇、款冬花、贝母各一两,百部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2、妇女遗尿(不拘胎前产后)。用白薇、芍药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3、血淋、热淋。治法同上。  4、妇女血阙(平时无病,突然昏倒,目闭口禁,过很久才醒悟过来,这种病叫“血阙”,也叫“郁冒”)。......更多

牵牛子

牵牛子 释名:黑丑、草金铃、盆甑草、狗耳草。气味:(子)苦、寒、有毒。 主治:1、大便不通。用牵牛子半生半熟,研为末。每服二钱,姜汤送下。又方:加大黄等分。又方:加生槟榔等分。  2、水盅胀满。用白牵牛、黑牵牛各取头末二钱,大麦面四两,和成烧饼,临星时烙熟食下,以茶送服。降气为验。  3、水肿尿涩。用牵牛研末,每服一匙,以小便通利为度。  4、浮肿气促,坐卧不安。用牵牛子二两,微炒,捣成末,浸乌牛......更多

白豆蔻

白豆蔻 释名:多骨。气味:(仁)辛、大温、无毒。 主治:1、胃冷恶心(进食即想吐)。用白豆蔻仁三枚捣细,温酒送服。数服以后,即见效。  2、突然恶心。取白豆蔻仁细嚼止吐。  3、小儿吐乳。用白豆蔻仁十四个、缩砂十四个、生甘草二钱、炙甘草二钱,共研为末,常抹入小儿口中。  4、反胃。用白豆蔻、缩砂仁各二两,丁香一两,陈为一升(黄土炒焦,去土),共研为末,加姜汁合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姜汤送下。......更多

白瓷器

白瓷器 释名:气味:平、无毒主治:1、鼻血不止。用定州白瓷细末,吹少计入鼻,血立止。  2、吐血不止。用上等白瓷研末二钱,皂荚子仁煎汤送下。三付即愈。  3、小便淋痛。用真定白瓷,煅过,研末二两,生、熟地黄末各一两,每服二钱,木通煎汤送下。  4、目生翳膜。用细料白瓷钟一个,放入大火中煅过,研末,纸筛筛过后,只留筛下极细的粉子,加雄黄二分共为末,早晚各点少计,不可多用。能用牛角簪拨出翳膜最好。如眼......更多

巴旦杏

巴旦杏 释名:八担杏、忽鹿麻。气味:甘、平、温、无毒。 主治:止咳下气,消心腹逆闷。

白附子

白附子 释名:气味:辛、甘、大温、有小毒。 主治:1、中风口,半身不遂。用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等分,生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2、风痰眩晕(头痛,胸隔不利)。用白附子(炮,去皮脐)半斤、朱砂二两二钱半,龙脑一钱,共研为末,加粟米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在。每服三十丸,饭后服,茶或酒送下。  3、赤白清真斑。用白附子、硫磺,等分为末,加姜汁调稀,以匣蒂蘸搽。一天可搽数次。  4、喉痹肿痛。用白附子......更多
12345 共7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