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田院
(堂塔)养鳏寡孤独穷民之处也。
法论谓供父母为恩田,供佛为敬田,施贫为悲田。
后世谓养济院曰悲田院。
本此唐有悲田养病坊,见旧唐书。
俗作卑田院。
愚童持斋心
(术语)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二。
谓凡夫信世间因果之道理,知持斋之为善而行之也。
持斋者不过中食之法(过正午不为食),以之为善道者,为印度古来之风俗,无异于此方所谓仁义之道。
因而以之为人乘之住心。
大日经一曰:“愚童凡夫类,犹羝羊。
或时有一法想生。
所谓持斋,彼思惟此少分,发起欢喜,数数修习。
秘密主,是初种子善业发生。
复以此为因,于六斋日,施与父母男女亲戚,是第二芽种。
复以此施,授与非亲戚者,是第三[病-......更多
慈童女长者子
(人名)慈童女长者之子也,慈童女为长者之名,非为女人。
杂宝藏经一曰:“佛于过去世为一慈女,由事发愿,愿一切受苦者,尽集我身,命终生于兜率。
即教父母少为不善,则得大苦报,少为供养,则得无量福。
”
报恩田
(术语)三福田之一。
父母师长等有养育教诲之恩,报答之则自获无量之福,故名福田。
摩诃迦叶
(人名)Maha%ka%s/yapa,具曰摩诃迦叶波。
摩诃译曰大。
迦叶波译曰龟或饮光。
婆罗门种之一姓。
名毕波罗Pippala,彼父母祷于毕波罗树神而生,故名毕波罗。
为大富长者之子,能舍大财与大姓,修头陀之大行,为大人所识,故标大之名。
以别于十力,优楼频罗等之迦叶姓。
法华光宅疏一曰:“摩诃言大,迦叶是姓,此翻为龟也。
所以呼为大者,异于三小迦叶,故呼此人为大也。
”法华文句一曰:“摩诃迦叶,此翻大龟氏。
敬上慈下
(杂语)谓上于尊长恭敬供养,下于一切慈愍爱念也。
观无量寿经所谓:“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即其意也。
故净影观经疏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者,敬上之行,慈心不杀者,慈下之行。
”
文殊
(菩萨)Man^jus/ri^,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
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槃经曰妙德,无行经曰妙首,观察三昧经,大净法门经曰普首,阿目佉经、普超经曰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璎珞经曰敬首(已上旧译);
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
师利或室利,是头之义,德之义,吉祥之义也。
此菩萨与普贤为一对,常侍释迦如来之左,而司智慧(普贤在右司理,但当以右智左理,今违之,一......更多
无明父
(譬喻)无明与贪爱相和而生我,无明比父,贪爱譬母也。
楞伽经三曰:“贪爱名为母,无明则为父。
”四教仪曰:“永别无明父母,究竟登涅槃山顶。
”
早离速离
(传说)兄弟二人名。
以其早离父母,故名。
净土本缘经:“无数劫昔有国,名摩湿波吒。
有梵志名长那,妻名摩耶斯罗。
生二子,兄云早离,弟云速离。
兄七岁弟五岁时,母摩耶斯罗病死。
父娶后妻,时遇饥年,父入海求食。
继母在家欲害二子,欺二子,引之海岸,弃于绝岛而还。
二子在孤岛昼夜悲痛,遂发愿言:愿我常在此岛修菩萨行,利益十方之人,发如此一百愿而命终。
父自海来,求子不得,问之邻人,知弃于孤岛,遂往觅之,唯见白骨。
杂宝藏经
(经名)十卷,元魏吉迦夜译。
举王子以肉济父母等百二十一条之因缘。
劝人作福与持戒。